两用欺骗:技术如何塑造国际合作?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学术   2024-10-10 10:10   上海  
编者荐语:

近年来,技术的双重性用途受到广泛讨论,军用武器与民用设备边界日趋模糊,加之人工智能的出现,技术成为国际关系合作前景的关键影响因素。洞悉技术双重“欺骗性”,有利于提高各国在军事控制中的应变与权衡能力。然而,学界并未系统阐述相关案例以证明这一观点,因此本文的突出贡献不是专注于一个小样本,而是通过分析浩瀚案例宇宙中的多项技术来测试其理论与普遍性,形成创新与多元性共存的定性研究路径。




因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关注+星标 “Political理论志” 

不错过社会科学前沿精彩信息哦

具体操作如右 →



两用欺骗:技术如何塑造国际关系中的合作

摘要

某种程度而言,几乎所有技术都有双重用途:既有民用用途,也有军事用途,这一特性给合作带来困境。文章认为,技术的双重性之所以构成挑战,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存在,而是因为它改变了对军备控制机构设计的信息约束方式。因此,本文沿着双重用途维度来描述技术变化:(1)区分军用和民用的便利性;(2)军工企业与民用经济的融合程度。总之,该维度会在国家尝试设计各种技术协议所面临的特定信息问题上产生期望值。文章引入一个新的定性数据集来评估这两个变量及其对现代军备技术合作的影响,进而指出控制新兴技术的努力应考虑双重用途属性的变化如何形成侦察和披露之间的紧张关系。


作者简介:

Jane Vaynman   美国天普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Tristan A. Volpe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国防分析系助理教授


文献来源

Vaynman J and Volpe T A(2023): Dual Use Deception: How Technology Shapes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77(3), 599-632.

本文作者 Jane Vaynman(左)       Tristan A. Volpe(右)



一、前言


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国家间竞争拓展至新边疆,例如各国正忙于军备竞赛,以建立军事平台,特别是太空领域的反卫星武器。因此,以新军备控制协议的形式设计国际机构,便于各国遏制对昂贵或危险武器的竞争但是,相同技术对于民间济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商业参与者也竞相将轨道系统用于和平目的。然而,许多民用设施看起来也很像军事装备,这就使得各国很难在不局限民用方面的情况下遏制军事应用。

此外,技术双重性困境也阻碍着其他方面的合作,各国经常担心,对手可能会利用这些技术的和平用途进行欺骗,从而获得军事优势。但这种担忧并不一定会使制定军控协议的努力付诸一炬,事实上,每一项现代军控协议都限制了军事资产在某种程度上的民用效用。然而,学界一直没有系统地分析双重用途技术的变化如何影响国际关系中合作的前景。技术如何影响国际成果这一普遍问题是整个学科的主要问题,而许多学者狭隘地关注技术的军事或经济影响。因此,本文着重回答的研究问题是:技术的双重用途如何影响合作前景?

基于此,在实证方面,文章引入一个新数据集,该数据集可评估双重用途维度及其对整个军备技术群体合作的影响。文章对技术的分类非常细致,主要有四种模式(1)可识别且利基技术(distinguishable and niche technology)对合作造成的检测或披露障碍最小。关于战略能力的军备控制协议,特别是远程弹道导弹会在这个领域落地。(2)难以区分且无处不在的技术(indistinguishab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y)会产生严重的信息问题。在这个死亡区域,从无人机和网络武器到太空能力,几乎所有技术都没有达成军备控制协议。(3)难以区分且利基技术(indistinguishable and niche technology)造成严重但通常可以克服的检测约束。(4)可区分且无处不在的技术(distinguishab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y)造成严重但可控的披露约束。

在文中以下章节,作者就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提出假设,详细阐述其研究设计,讨论实证结果,指出技术与合作研究的影响,以及新安全机构管理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的政策努力。


  二、概念界定


虽然政治因素确实影响军备控制,但忽略技术的独立影响阻碍我们对国际合作的理解。因此,文章避免对其他变量进行理论化,因为其目标是为技术属性开发单独效果的逻辑,因而相关概念与理论的阐述就尤为重要。

一)可区分性与检测约束
在双重用途方面,可区分性(Distinguishability)是区分一项技术是军事还是民用的难易程度。高可识别性使对手更难实施欺骗,因为军事资产不能轻易伪装成民用能力;另一方面,可识别性低的技术有助于欺骗,因其可以掩盖所谓的民用双重用途能力的真正目的。

文章围绕四个属性来描述可区分性:(1技术的物理特性,比如它的大小或其他检测特征,设定一个具体的基线。2技术的发展路径会影响各国打着和平幌子谋求军事应用的程度。3围绕特定技术的理论和部署决策可以为民用和军事用途创造可观察的行为模式。4转换速度反映对手将民用能力转化为军事资产的速度。我们将这些属性组合成高低区分度(见表1),这些属性是不同的,但在特定技术中可以相互关联,在这些情况下,我们评估每个属性的权重和相对重要性。

 表1 区分度属性

  

  可区分性对合作很重要,因为当技术模糊军事和民用之间的界限时,欺骗就更加容易。例如,一个表面上用于民用活动的设施,可能背后是秘密的军事活动。可识别性与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无关它只影响国家需要多少监控来检测违反协议的行为以控制技术。因此,作者转向另一个属性来理解技术如何形成安全风险,并在此过程中对合作施加披露约束。


  (二)整合与披露约束

  技术的双重用途会加剧军控检查带来的安全风险,作者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即整合性(integration是指视察员观察一项技术的特定军事或民用应用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融合程度反映一项技术在军事企业和民用经济中的应用广度有些技术表现出很少的集成,因为它们在任何领域中执行的任务都很少,有些技术则反之。每个领域内部更大程度的整合增加信息泄露的潜在损害——主要是对军事力量,但也对民用经济。


  整合性这一概念也有相关属性可以对其进行描述,如基于技术的普遍性和边际成本。一项技术的普遍性反映它在每个领域使用的范围和深度,而一项技术的边际成本影响其被广泛采用的倾向。经济学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用技术不断改进,因此开发和部署的单位成本越低,参与者就越容易采用这项技术。

 

整合度属性


  军民融合的程度不一定总是以上述方式变化。一项技术可能在一个领域有很多用途,但在另一个领域只有小众应用,例如,一些技术,如火炮和装甲车,与军事企业高度融合,但在民用经济中分别扮演着小众角色——雪崩控制和安全运输。然而,这些专门用途的相似装备却享有无处不在的民用用途化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已融入全球经济的许多部门。整合性构成合作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增加各国因允许核查人员观察特定武器或设施而面临的安全风险,高度集成技术的问题在于,它使间谍活动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整合性限制各国可用的合作监测选择,因为它增加了信息披露可能以及暴露军事或经济秘密的程度。尽管监测问题促使人们需要更多信息来应对欺骗的担忧,但即使在国家试图证明遵守军控协议时,这种披露挑战也会出现。


三、研究设计与实证结果

  

  本文引入一个新的定性数据集,评估双重用途维度及其对现代军备技术合作的影响。


  (一)研究假设

  文章将两个双重用途维度含义结合起来,指出关于技术如何影响各国在设计军备控制机构时所面临约束的四个假设(总结如表3)

表3 技术如何形成合作的信息约束


    H1最佳合作前景利基和可区分的技术niche and distinguishable technology可能对军控协议产生很少的检测或披露限制。


   H2最糟糕的合作前景:整合性和难以区分的技术integrated and indistinguishable technology可能会造成一个死区,在这一区域严重的探测和披露限制会破坏军备控制协议。


    H3:温和合作前景:利基和难以区分的技术niche and indistinguishable technology应加强检测约束,但使军控协议中的合作监测成为可能。各国可能会对范围狭窄的活动采取侵入性检查政策。


     H4:温和合作前景:可区分和集成技术distinguishable and integrated technology会加深信息披露问题,但会抑制双重用途检测挑战。各国可能会采取政策,通过保护敏感信息或限制检查的侵入性来管理监测带来的安全风险。


  (二)研究设计

  文章排除既不能成为独立武器也不能成为武器平台的技术:(1)只能构成较大武器或平台系统的组件技术,例如火箭中的微处理器或燃油泵;(2)使独立军备推进或隐身措施的性能得以实现或增强的技术;(3)只能执行支持或后勤功能的技术,例如通信和密码功能;(4)生产资料,如工业制造技术。


  为测量自变量,文章分析整个技术案例领域可观察特征的可区分性和整合性,并关注任何随时间变化的案例内部变化。对于可区分性,本文权衡每个属性的相对重要性,以确定低分与高分;对于整合度,本文分别对该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相对普遍性进行了评估。


  为测量因变量,作者研究军备控制机构设计中面临的约束状态指标。谈判限制军备努力的成功或失败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起点,因此作者确定签署或审议协定但最终失败的情况。此外,本文观察检测和披露问题是否影响各国可用的军备控制选择。最后,技术并不是影响军备控制的设计和可能性的唯一因素。

  (三)实证结果

  文章围绕表3中的四个预期结果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4是关于技术双重用途性质的变化如何影响合作前景的研究结果

 表4军民两用技术属性与军控成果


      H1技术很少产生检测或披露约束

  为评估这一假设,文章考察以低整合水平控制高度可区分武器技术的努力:(1火箭1970-2020,特别是洲际弹道导弹(icbm)和空间运载火箭(slv),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明显,进入了这个允许区域;(2空间技术1957 - 1970,包括卫星和轨道武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得难以区分和无处不在,与预期一致,超级大国达成各种监督条款协议,以限制火箭和空间技术的军事用途。最近的研究认为,到20世纪70年代,卫星监视技术的进步使交易更加可行,超级大国可以依靠这些平台来更好地监督合规情况。然而,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可区分性的转变独立于监测技术的改进,这有效地消除了战略军备控制谈判中的双重用途问题。

       

      H2技术创造一个具有严重检测和披露限制的死区

  文章通过检查以高水平一体化控制难以区分的武器技术来评估这一假设。相关案例包含以下五个:(1网络武器1969-2020);(2无人机2006-2020);(3机动车辆1885-2020);(4生物技术1953-2020);(5外层空间技术1970-2020。尽管各相关国为谈判限制作出许多努力,但几乎所有这些技术都未能达成军备控制协议。


       H3技术创造一个严重但可以克服的检测约束

  为评估H3文章考察难以区分的利基技术。例如:(1分子生物学革命之前的生物技术1915-1953);(2早期火器技术(1520-1840);(3导弹平台成熟前的远程火箭1944-1970);(4化学技术,因为武器在军工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1850-2020);(5高超声速飞行器1981-2020);(6核技术1945-2020,特别是生产为原子武器爆炸核心提供燃料的裂变材料的能力。


  例如,核技术体现出难以区分的属性。第一,核武器依赖与原子能企业具有相同物理特征的生产设施;第二,追求核弹的发展道路与和平活动重叠,直到最后的武器化阶段;第三,武器项目可以效仿和平的裂变材料生产工厂;最后,随着裂变物质的积累,转化速度迅速提高。


       H4技术造成严重但可控的披露约束

  为评估这一最终假设,文章考察具有高集成度可区分技术的军备控制结果。许多常规军事能力与民用能力表现出这些双重用途特征——16种技术属于这一区域在许多情况下,各国达成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军事用途。飞艇、轨道车和鱼雷提供中立的支持,因为在战后对战败国实施军备控制的情况下,技术的作用很难孤立。但对其他案例核查措施的考察,揭示各国如何采取两项具体措施来管理信息披露带来的风险,从而为H4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首先,为避免核查人员披露信息,各国往往依靠自己的情报收集能力来核实合规情况。此外,当需要更大的监测措施时,各国根据地理位置或实际出入情况制定限制性的现场视察核查方案。


四、讨论


  军民两用技术常常给限制军事竞争的努力带来额外挑战,技术的二元性改变检测合规性所需的信息,而不会泄露更深层次的军事和商业机密。随着关键维度——军事和民用应用的区别以及与其他活动的整合的变化,合作的前景也在变化。

  

  过去许多关于技术在国际关系中的学术研究缺乏概念上的明确性和标准化,无法使技术属性成为发展和检验中的有用变量。本文的实质性贡献在于揭示军民两用技术属性如何限制建立合作机构的选择侦察和披露问题与影响军备控制结果的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例如,权力平衡无疑会影响国家是否以及如何达成协议但未来的研究应该评估这些变量是否取决于所涉及的技术。当技术几乎不构成限制时,权力平衡或国内政治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双重用途的担忧成为合作的最大障碍时,权力平衡或国内政治就会变得相对温和。


  展望当代新兴技术,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仅意味着控制人工智能AI的政策努力将面临难以克服的挑战,而且还阐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使人工智能在未来出现不同的军事用途,将这些军事系统与民用系统区分开来也需要很高的检测水平,例如访问人工智能系统的内部工作。然而,人工智能也准备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高度集成,作为许多其他能力的使能技术。因此,各国可能不愿披露人工智能算法,因为各国都担心即使是看似有限的信息,也可能让人得以洞悉其他敏感的军事力量或商业产品。这些技术因素的影响将阻碍军事人工智能应用的国际控制前景,而这些挑战来自不确定性、缺乏平等或对共同利益的分歧。


  文章发现的信息问题确实为未来几年管理新兴技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替代方案。当人工智能等技术落入军备控制的盲区时,如果各国更多地关注管理行为,而不是限制能力,它们可能会有一条更有希望的前进道路。这意味着需要观察行动的效果,而不是发展或拥有技术。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只有在损害已经造成之后,国家才能对违规行为做出反应。因此,当技术的双重用途性质使传统的军备控制协定无法核查时,应考虑发展国际机构的治理这一选择



编译 | 姚亚妮
审核 | 陈靖尧
终审 | 蒋文臣

©Political理论志






前沿追踪/理论方法/专家评论
ID: ThePoliticalReview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PoIiticaI理论志
搜索“理论志”,发现新学术:十余万社会学人、政治学人、国政学人、政经学人共同关注的学术平台。目前,我们主力追踪全球政治社会、国家理论与政经研究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