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 | 《我与中国当代民间文学:刘锡诚口述》编后记

文摘   2024-08-28 15:00   湖北  

《我与中国当代民间文学:刘锡诚口述》编后记


丁红美









《我与中国当代民间文学:刘锡诚口述》

 刘锡诚口述,丁红美编,

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后称“中心”)决定策划编纂“民间文化新探书系”,以推动学科的合作交流。这一出版计划得到了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平台的经费支持。随后,中心向社会广泛征稿,并陆续收到国内外许多来稿。刘锡诚先生的《岁月风铃——文坛生涯60年访谈录》是其中的一部。


刘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他从1957年北大毕业后就进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后改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下称“中国民协”),投身于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编纂等相关工作,彼时正是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之时。虽然一度离开民研会和民间文学领域,但他的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献给了民间文学。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刘先生在主持中国民协工作时领导推动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和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调查等大规模民间文学调查活动,这些调研活动不仅摸索出大型甚至全国性田野作业的有效范式,而且为学界提供了非常精细的学术资料,在学界影响广泛而深远。此外,其民间文学等研究也独辟蹊径,颇具真知灼见。可以说,刘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文学学科的耕耘者和学科成长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刘先生提供给我们的文稿,最初约45万字,由24篇组成,集中反映了其在历史因缘下的人生际遇、职业辗转和学术成就等,同时也不乏人事纠葛和个人情感,内容丰富详实。爬梳刘先生的人生轨迹,大致能从中看出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脉象。由于原稿头绪较多,其中既大量描述了刘先生在中国民协(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时所做的工作,也涉及其在《人民文学》《文艺报》等文坛的亲历故事等,内容较为复杂;同时,文章体例也不尽统一,有个人回忆,有访谈,有评述等。中心的老师们经过讨论,认为要突出口述史这一特色,且专述刘先生在民间文学方面的经历、贡献及思考,以赋予书稿内在的统一性,使其更好地彰显刘先生的学术思想,并体现中国当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


考虑到刘先生年事已高,恐精力受限,中心委派我来编辑本书。经杨利慧老师提议并征求刘先生本人意见,我们决定大致以刘先生在民间文学不同领域的作为为主题串联全书,兼及其他。统观全稿后,从中遴选了八篇访谈文章。这八篇文章中,首篇是对刘先生的初步介绍,特别是对他如何走上民间文学研究道路进行了追根溯源;中间六篇重点讲述其核心学术思想、在民间文学学术编撰和田野考察等方面做出的开创性的探索以及在非遗保护、民间艺术等不同领域的理论建树;最后一篇是刘先生对民间文学研究使命的展望,希望通过此篇,使读者更加体察刘先生对民间文学的坚守与希冀,也算对全书做一个交代和总结。本书经刘先生审阅认可后定稿。


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文章由不同访谈者完成,不同文章之间难免牵涉同一问题,读来或偶有重复之感。为了保持每篇文章的完整性和原本面目,我们决定不对其加以斧凿,仅对部分文章的标题和内容进行修改调整,以突出重点,实现全书的总体协调。敬请读者谅解。


本书收入的绝大多数文章已发表。文章在收录时得到了访谈者的授权。除原文已有图片外,其他图片均由刘锡诚先生本人提供。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杨利慧老师事无巨细的悉心指导,万建中、康丽、彭牧、唐璐璐老师也给予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刘锡诚先生的家人马昌仪先生和刘方老师以及中国民协的冯莉、云南大学的张多等老师在沟通联络等方面提供了帮助。商务印书馆的李霞、龚婉洁、王屏老师为本书的早日面世付出很多辛劳。在此一并致谢。


民间文学中蕴藏着民众的生活态度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智慧,是我们生长于斯的精神上的家园。今天,我们要感谢民间文学给我们留下的文化传统,它带给我们生活的信心、勇气、才智和苦中作乐。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刘锡诚先生和其他诸多前辈,因为他们选择且坚持发掘曾被时代遗弃的民间文学的价值,并逐渐使它的社会意义得到显现。















图片来源:图片来自于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到民间去


顾       问:万建中

                 杨利慧

指导老师:唐璐璐

本期编辑:张一帆

投稿地址:mjwxyjs@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到民间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