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讯丨王晨阳:中国特色非遗保护制度与实践

文摘   2024-10-30 09:01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年10月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项目平台主办的“敬文讲坛第16期”在主楼C区5049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主讲人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主讲的题目为“中国特色非遗保护制度与实践”。

讲座由民间文学研究所杨利慧教授主持,民间文学研究所康丽教授、彭牧教授、唐璐璐副教授、史玲玲老师和赖彦斌老师,以及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师生共30余人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杨利慧教授对王晨阳书记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其在非遗保护领域的贡献和背景,强调了王晨阳书记既具有学者的学理性思辨能力,又具有高度的站位和丰富的非遗保护实践,对中国特色非遗保护制度和实践有着深刻的理解。



王晨阳书记首先回顾了自己与北师大的合作经历,表达了对北师大在非遗保护领域所做工作的赞赏。他强调了中国特色非遗保护制度的建立是基于长期的实践探索,这些实践不仅推动了制度的形成,也体现了中国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创新和努力。



王晨阳书记详细介绍了中国非遗保护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如何快速响应并建立起自己的非遗保护体系。他提到了中国非遗保护的“中国速度”,指出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认识到实践的转变,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保护制度。王晨阳书记还讨论了非遗保护的社会制度属性,包括法律、规章、规划、计划等正式制度,以及习俗、仪式等非正式制度。他强调了这些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社会制度体系。他还强调了非遗保护制度具有的普遍性、稳定性和强制性,以及制度建设中包含的自觉性和预测性。他通过举例说明了中国非遗保护制度的特点,如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以及非遗传承人的认定等。王晨阳书记强调,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体现了中国对非遗保护的重视,也为国际非遗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经验。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王晨阳书记探讨了非遗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传承人的老龄化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创新和适应现代社会来保护和传承非遗。他分享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讲述非遗故事的经验,以及非遗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最后,王晨阳书记总结了中国特色非遗保护制度的特点,强调了继承与创新、动力与速度的重要性。他提出,非遗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适应社会变化和人民需求。王晨阳书记还讨论了非遗保护的未来方向,包括系统性保护和国际化战略,强调了非遗保护需要多元行动方的协同合作,强调了非遗保护在国家文化安全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杨利慧教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讲座内容。她认为,本次讲座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了非遗保护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并强调了中国特色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性。讲座为中国非遗保护制度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的具体表现提供了系统性总结。康丽教授从学科角度出发,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影响。她指出,非遗保护不仅是一场主体实践活动,也是需要多元行动方协同完成的伟大事业。康丽教授提到非遗保护与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建设的关系,并提出对系统性保护的理解问题。如何理解系统性保护与中国非遗保护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国家重大战略中融入非遗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王晨阳书记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强调了非遗保护的复杂性和实践性,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多元行动方共同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深入的讨论和实践,以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

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共同合影留念。



撰稿丨王午琦

摄影丨朱韵伊 李佳益

到民间去

顾       问:万建中

                  杨利慧

指导老师:唐璐璐

本期编辑:李佳益

投稿地址:mjwxyjs@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到民间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