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丨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时代意义

文摘   2024-06-06 09:14   北京  

点击上方“到民间去”可以订阅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活动的时代意义

2024年6月3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项目平台主办的“敬文讲坛第13期”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时代意义”在主楼C区5049会议室顺利举办。


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先生主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杨利慧教授主持。民间文学研究所康丽教授、彭牧教授、唐璐璐副教授,以及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师生共30余人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杨利慧教授为刘魁立先生颁发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聘书,聘请刘魁立先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终生荣誉顾问”。



刘魁立先生首先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进行了历史溯源,从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经过约30年的努力,人们真正开始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优秀实践名册》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的出台与实践,可以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过去遗产保护存在问题的反思与完善的举措,不断修正我们在保护过程中的认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虽然也存在一些可以讨论的问题,比如定义、分类可以优化;但总体来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并形成广泛、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


接下来,刘魁立先生总结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关于物和非物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方式,从物到非物的方法是整个社会重新建立起来的思想方法,使我们关注新的内在核心,关注隐含在文化成品后的过程;

第二,非遗保护的主体性: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本质和主动力,过去对人的认识倾向于将传承人放在中心而忽视了受众,但其实没有受众的传承是没有意义的,当下传承人把自己的产品提供给受众的中介之一就是市场;

第三,用动态眼光看待传承和保护:人的传承是知识动态的、生命的传承,而传承和保护也意味着对传统进行分辨和取舍,刘魁立先生认为可以从“性质、功能、结构、形态、价值”五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的过去、今天和未来都纳入考量之中;

第四,关注空间性:多维度地体现、审视现实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群体、社区中存在、发展的,不能把它格式化、静态化和抽象化;

第五,关注实践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文化实践,也是实践哲学,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体现,实践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灵魂;

第六,关注价值取向和情感内涵: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们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它解决的是我们和自己的历史、群体和民族之间的关系与情感,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高宗旨。


最后,刘魁立先生强调学术研究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传播工作,旨在唤醒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爱护与尊重。他鼓励年轻学子从直观认识走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实质的研究。



刘魁立先生的分享结束后,杨利慧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的总结:刘魁立先生从多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出发做出的深度思考和评论切中要害,一如既往地带有哲学思辨的特色。在交流环节中,康丽教授认为刘魁立先生提出的“性质、功能、结构、形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框架和过去民间文学关注的要点是相契合的,启发我们深入思考传统本身的延续性问题;而先生所讲到的物和非物间的差别、从物到非物以及非物与物的结合,其中充满了比较的视野与张力。彭牧教授从受众角度出发,与刘魁立先生讨论了当原有社区边界被突破,进入到全球化语境后,受众的变化如何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唐璐璐副教授表达了从刘魁立先生所讲内容所得的收获,刘魁立先生从哲学问题出发进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之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践哲学,将有利于推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性的研究。硕士研究生杜雨倩从川江号子的案例研究中出发,提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问题。刘魁立先生对以上观点及问题一一做出回应和解答。



讲座最后,杨利慧教授感谢刘魁立先生为大家带来的深刻而精彩的分享,刘魁立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深刻思考总结出中国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时代意义和宝贵经验,极具启发性,也为我们未来的保护工作指引了方向。如刘先生所说,我们可以共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全人类的文化发展事业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共同合影留念。



撰稿丨朱韵伊

摄影丨张一帆 王婧依



到民间去


顾       问:万建中

                  杨利慧

指导老师:唐璐璐

本期编辑:朱韵伊


投稿地址:mjwxyjs@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到民间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