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已通过20周年,这项国际文化治理行动持续影响着全球文化实践近20年。“非遗”不是凭空诞生的,在此之前,有保护“传统文化”“民间创作”“口头遗产”“无形文化财”等相关领域的国际或国家行动;“非遗”又是新的,它意味着在遗产治理领域,“人”的维度被重新考量,这是与此前不同的遗产保护范式。《非遗公约》与“非遗”是在复杂的学术思辨与政治辩论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它们也是过程性的,面临全球遗产实践的不同挑战。对《非遗公约》及其保护范式的学术反思,是《非遗公约》保持“活态性”的重要动力;这将有利于建立包容性的遗产对话机制,进而产生新的思考和行动方案。
——专栏主持人:唐璐璐副教授
主持人介绍
唐璐璐,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2016),剑桥大学考古系文化遗产方向联合培养博士(2015),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2014)、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批判遗产研究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访问学者。2016-2022年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产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遗产旅游等。著有《朝向未来的遗产共同体: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机制研究》(2020),译有《文化遗产的观念》(2018),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译文多篇。
作者介绍
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
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摘要
关键词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非遗公约》)在分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五大领域时,第一领域即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011年6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其第二条将“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作为第一领域,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下简称《国家级名录》)十大门类的第一类即为民间文学。回观二十年来中外非遗保护实践,国际名录与国家清单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距离感”愈发明显,具体表现为《〈非遗公约〉名录》与《国家级名录》在非遗领域分列与非遗门类划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
图1 纳斯列丁逸闻讲述雕塑
截至2021年6月,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3610个子项)中,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117项(含子项),约占民间文学门类非遗项目总数的46.61%,且无一例外地采用“某某传说”的命名方式进行推荐申报。在国际层面得以运行的“三重名录列入体系”中,仅见到两个传说类案例,一是2022年列入《代表作名录》的“有关纳斯列丁·霍加/毛拉·那斯尔丁/毛拉·艾凡提/阿凡提/阿凡提·阔扎纳斯尔/纳斯里丁·阿方提的逸闻讲述传统”(以下简称“纳斯列丁逸闻讲述传统”),二是以保护实践形态被遴选入《优秀保护实践名册》的“传说之地计划——促进和振兴克鲁努贝里地区的故事讲述艺术”(以下简称“传说之地计划”),因而通过对比《国家级名录》与《〈非遗公约〉名录》,可见二者对于民间传说这一散体述讲文类,从观念到取态再到保护方法都并不一致。因此,有必要立足20年来国际国内的非遗保护实践,厘清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保护重心所在。
一、保护的张力:民间文学“作品”
与活态讲述“过程”
二、四重国际合作机制:
重视交流与传承过程
三、作为文化政策工具的“故事讲述”
四、结语:回归故事讲述传统的路径选择
关于我们
到民间去
顾问:万建中、杨利慧
栏目主持:唐璐璐
指导老师:唐璐璐
本期编辑:杜蒙男
投稿地址:mjwxyj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