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谁也没想到,暑期档打响头阵的竟然是《默杀》。
3天票房破亿,预测最终票房也从4亿涨到了11亿。
导演柯汶利是马来西亚人,却是拍华语悬疑片的老手。
2019年,他的《误杀》拿下13亿票房,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票房破亿的马来西亚导演,之后还拍过网剧版《唐人街探案》。
《默杀》依旧是悬疑故事,但多了一些惊悚色彩。
聊电影之前,也特别提醒一句,电影海报上标注:“建议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看”。
这可不是宣传的噱头,片中的确有暴力、血腥,以及惊悚场面,不适合未成年。
与我同场次的,有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直接就被吓哭。
除了有些内容可能会对孩子留下阴影,还因为孩子尚未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其中某些过激的部分可能会引起好奇心,使他们想去尝试,体验快感,从而引发“恶”的蔓延。
分级制度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说回电影,目前《默杀》豆瓣6.9分。
这和我对它的感受很接近,就是有好有坏。
01
沉默会杀人
解读《默杀》的关键词,就在电影名字上:
默杀=沉默+杀人。
可以解读成“沉默着杀人”,也可以解读成“沉默会杀人”。
第一种解读,“沉默着杀人”,指向了凶手。
电影前半段,几个参与校园霸凌的学生,在惊恐之中,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用铁锤砸向她们脑袋的凶手,面目模糊。
这种杀人者在暗处,被杀者在明处的表现方式,很像惊悚片中的桥段,凸显了被杀者如待宰羔羊般的无助与恐惧。
等故事发展到最后,我们又会发现,原来真正的凶手,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而是始终保持着沉默,隐藏在幕后。
片名的第二种解读,“沉默会杀人”,则是电影最着重刻画,也最精彩的部分。
为了表现这一点,电影重复了三次校门口发传单的片段。
第一次,是慧君死后,父亲林在福在校门口发传单,试图寻找女儿死亡的真相。
但来往的家长、学生和校领导,全都沉默以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第二次,校园霸凌者失踪,失踪者的母亲,同样来到校门口发传单,想要获得知情者的帮助。
但面对她的,依旧是众人的沉默。
这个母亲惨吗?惨。
但她无辜吗?或许一点也不。
因为,第一次面对林在福的求助,面对别人失去女儿的痛苦,她同样保持了沉默与无视。
第三次,则是小彤失踪后,母亲李涵在校门口寻求众人的帮助,得到的依旧是巨大的沉默。
她同样不无辜。
因为她不仅在前两次保持了沉默,而且曾亲眼目睹慧君遭受校园暴力,但转身就走,还硬生生拉走了想插手的女儿。
这三次“沉默的螺旋”,是对冷漠之人最大的讽刺与警告:
面对巨大的社会不公,不要以为沉默就可以明哲保身,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当你习惯于对别人的苦难保持沉默,那么当有一天,苦难降临在你的头上,你收获的同样也会是震耳欲聋的沉默。
这种沉默,还不仅局限于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间,更扩散到社会的每一个人。
面对李涵遭遇的家庭暴力,徐妈在猫眼中看到了过程,却选择转过头去。
面对慧君的惨死,方老师明明看到了四个凶手,却在和校长沟通后,选择了撒谎。
面对林在福的求助,警方明明得到了监控录像,却在和校长的交易中,放弃寻找真相。
于是,有了林在福一次又一次地追问:
监控为什么会突然坏掉?
监控为什么会突然坏掉?
苦涩的是,这种对现实的指涉,无需明说,但所有中国观众却都看得懂。
因为只要你熟悉社会新闻,那就会清楚:虽然监控摄像头,已经遍布每一个角落,但在某些案件中,监控摄像头总是很“懂事”地坏掉。
所以,在这里,“监控坏掉”成为了对另一种沉默的指证,那就是“正义之声”的沉默。
正因为通过合法的渠道,被害者家属无法实现对真相与正义的追求,所以滋生了仇恨,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复仇。
而“正义之声”的沉默,同样解释了普遍存在的社会性冷漠。
正因为公平、正义乃稀缺之物,为他人仗义执言者,通常得不到好下场,才会形成人人为了自保,都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的冷漠社会氛围。
但电影也让我们看到人人保持沉默的后果,恰恰是人人都处于危险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电影的惊悚之处,不仅在于你不知道杀人者会在何时、出现在何处,更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沦为冷漠社会的牺牲品。
02
奇观和标签的乱炖
但回头过来说,电影的不足也很明显。
比如说,把校园暴力当成奇观,过多地展示,尤其是将大量镜头对准了痛苦的受害者,让人感觉生理不适。
反过来,对加害者的展示却极其有限,并且只是停留在他们狰狞的嘴脸,以及遇害时惊恐的表情。
关于校园暴力,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拍。
比如说,这些未成年的施暴者为什么会如此邪恶?
他们是天生如此,还是家庭环境,或是校园、社会因素的影响,把他们塑造成了这样?
关于受害者,除了肉体上的伤害,他们的精神受到什么样的创伤?校园暴力是否造成他们在学校中进一步被孤立等等。
《默杀》通通没有涉及这些值得挖掘的层面,只是停留在了猎奇。
另一方面,电影想讨论的问题似乎非常多,除了校园霸凌,还有跟踪偷拍、家庭暴力、虐待儿童、性侵未成年等等。
感觉导演为了反转,不停地在更换主题,什么都想往里塞,但最后什么都没往下深挖,只是把这些社会问题当成标签,蜻蜓点水地带过。
再加上穿插的大量回忆,人物也塞得过满,堆积泛滥,显得故弄玄虚、主题不清。
每一个人物好像都带着某种标签,但也仅停留于标签。
比如说,方老师这个类似宗教领袖的角色,刚开始你会以为他可能是个大boss,但最后才发现,原来他什么也不是嘛,在电影描绘的社会中,他和宗教元素,都没发挥多少作用。
还有吴镇宇饰演的警官和儿子这条线,也显得有点冗余。
作为偷拍狂的儿子,几乎拍到了所有关键性证据和场景,在一部悬疑片中,本来就显得不够高级。
他的偷窥欲和变态爱好,以及和父亲的关系,与电影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联,也缺乏交代。
还有蔡明这个说着标准京腔的大妈,也挺乱入的,给惊悚的氛围,带来一些莫名的喜感。
又比如,吴镇宇、阿如那与王成思三个警察,操着天南海北三种口音,出现在同一个警察局,即使是人员混杂的东南亚,也让人觉得分裂。
整体看起来,感觉这电影好像一锅大乱炖,不管是社会议题,还是人物标签,什么元素都往里加一点,加到最后,反而变得杂乱无章,让人无所适从。
像缝合的短视频,硬往观众嘴里灌。
03
反思东南亚
聊完电影的故事,再聊点故事之外的事。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的,是全华人阵容主演,讲的也是让我们感觉很熟悉的故事,但故事的发生地,却是某个虚构的东南亚国家。
如此的操作模式,过去几年来,我们已经在很多悬疑、犯罪,以及反应社会问题的电影中看过了。
之所以大家都驾轻就熟,我想应该不是我们的导演、编剧和观众们,都特别关心东南亚的发展,喜欢反思东南亚的社会问题。
而是这些问题不是发生在什么地方,都那么方便拍的。
但如果它们发生在东南亚,不仅符合我们对东南亚落后、混乱的“主流印象”,而且,还十分“安全”。
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很鸡贼,因为它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
就像当我们谈论房间里为什么那么拥挤时,大家都大谈特谈房间里的人是不是太多,桌椅摆放是不是不合理,却避而不谈,房间里还塞着一头大象。
人人都看到了这头大象,但人人都假装它不存在。
大家就像电影中那些人一样,好像说了很多,但,其实始终沉默。
但我又总是不忍苛责这种偷懒,因为我知道勇敢的代价是什么。
这让我又联想到,一件前天发生的事:
某部本来暑期档要公映的热门电影,早上刚宣布提档,晚上又宣布撤档。
关于这部电影,只看它的预告片,就知道故事取材自真实发生过的“流浪兄弟”事件,关注的是“社会困境儿童”群体。
片方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后期进度原因”,电影推迟公映。
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