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

文化   2024-11-17 00:01   山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建华哥发来一张小学毕业照,一下把我带到了小学时代。
1982年,我开始上小学。一、三年级在紧临的梅家村,二、四年级在我们村——前沟村,五年级在三里地外的荆家村。
前沟小学在村子前面,梅家小学在村子后面,前后相隔约200米。两个学校都与村里人家为邻。各有两个年级,正好方便两个村适龄儿童上学的需要。两个小学的设施基本一样,十余间土房,建在一米多高的房台上。前面都有一个用一圈立砖围起来的土场子做操场,没有旗杆、篮球架、足球门等。右侧建有一个厕所,外围挖了半圈不深不浅的沟,顶替了院墙。
那时,村里的土地很好,东邻小朱家和西邻建华哥家的杨树、榆树、柳树都几十公分粗,远远高过屋顶,把校屋围绕在了中间。绿荫遮蔽,与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声,孩子们读书声、课后的欢笑声,融在一起,别有一番景致。
校屋是村里的圣地,说笑的路过这里会闭口静默,赶车的路过这里会小心牵着牛马,带孩子的路过会小声和孩子嘱咐着什么......
学校虽然简陋,却承载了两个村的希望。
两个村尊师重教的氛围浓厚,鲜有孩子辍学,每个年级都有二十几个学生。当时条件有限,一到四年级我们都是在土房子里,土地面,讲台是土台子上摆上一张木条桌。板凳自己带,课桌用的都是泥桌子,用泥把砖砌成带桌洞的墩子,上面放置一块石板,就成了两人的课桌。一批批的学生用过后,石板和土台子都溜光铮亮,非常有质感,像极了现在的黄河澄泥作品。特别是石板上,也刻下了“早”等勉励的词语,只不过鲁迅先生是刻在三味书屋的木桌子上,我们刻在前梅小学的泥桌子上。
土屋子泥桌子在冬天最难熬。那时村里没有通电,也没有炭炉子,我们穿上厚棉鞋、厚棉袄,趴在冰凉的石板上,往往下面冻了脚,中间冻了手,上面冻了脸,冷了跺脚搓手,痒了抓耳挠腮。还想起那时候胖军哥好动的样子,脸蛋整天冻得通红,手红肿得裂着口子,他依然积极地高举手回答问题,兴冲冲地跑上去擦黑板,给老师送作业,快乐地跑动跑西。二十几个人,没有一个因为寒冷而不上学,这正是我们少年的样子。
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要上早读和晚自习。那时家里还没有钟表,我跟着奶奶睡,早起完全靠奶奶通过天空亮度、鸡叫声或者邻居活动等迹象对时间的预判。有时候很难判断,特别是冬天夜长,夜色明亮,奶奶以为到上学时间了,把我叫起来。我逐光前行,到学校里很长时间才听到公鸡的鸣叫,知道起早了,好在离家很近,再折回家和奶奶说会话,依然很早。没有电,晚自习照明靠自己解决,大部分同学拿一个墨水瓶子,找一个酒瓶铁盖,中间打火柴头大小的眼,搓一根棉线,通过这个眼放到墨水瓶里,留出豆粒大小的头,倒上一瓶子煤油,等棉线吸上煤油,点起来就可以用了。用这种煤油灯要准备好一根针,时常挑一下灯芯,保证它的亮度。不过,一晚上下来,帽子上、脸上都黑黢黢的,鼻子孔里全是黑的。这时候,最羡慕胡大海了,他家开经销部,一直用蜡烛,好用好放,还亮,老师总是在他旁边讲解或看作业。
五年级需要到三里地外的荆家小学上。荆家小学是原先荆家中学搬走后改成的,附近十余个村的孩子五年级都要在这里上,有三个班,一百五十多个学生。这里的设施就比较完备了。宽敞的操场上有了篮球架、排球架、足球门,有了高高的青砖院墙,有了五排青砖红瓦的教室,老师们有专门的办公区域,学校中间的甬道都用砖铺成的,院子里和院墙外都是高大的树木,干净、规范、齐整。最妙的是有电了,每个教室里有2根电棍,一早一晚,下雨阴天,打开灯,是那么明亮。明亮的灯光下,不认真读书,我都觉得是对灯光的亵渎。还有,上下课都是电铃声,悦耳灵动,不再像以往,吹哨子、敲铃铛了。
到荆家上学,早中晚三趟,都是步行,上学路上是大片的农田、树林和沟渠,故事多,并没有感觉多么辛苦。春天,是逮鸟的最好时节。上午上学,带上夹棒子,在麦田头或树底下找好位置,布置好,下午回来一般都有收获。多数是麻雀,运气好的能逮到大眼瞪,就地一烧,好吃。夏天,中午时间长,伙伴们分成两帮抵拐,从出村一直斗到学校,间或还会偷着去游泳。秋天,到了成熟的季节,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扒地瓜,刨花生,大人们从来都不怪罪我们的调皮。冬天,最好是下雪,一路雪仗打过去,或在沟渠里滑冰,衣服鞋都湿漉漉的,坐在教室里瑟瑟发抖,放了学还是乐此不疲。当然也有不方便的时候,庄稼浇水时,沟渠里都灌满了水,原先田间地头的小路不能走了,要绕道后沟或上小街,那就五里多地了,忙于赶路,没有了打闹的时间。
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一到五年级,只有语文和数学,虽然安排了体育和音乐,就只学唱一支歌,到操场上疯跑一节课。我觉得语文和数学课的学习压力不大,只有课本,没有辅导练习册、配套练习题、单独的小卷,更没有手机上的一起作业等等。课后作业就是老师在黑板上抄写的几道题。老师要求严,但是任务不重。
我一直学习很认真,能把课本上的标点符号背下来。唯一的辅导材料是寒暑假作业,一本有三十多页,发下来后,我都舍不得做,课外知识反复读,那几道语文、数学题得掐算着做。偶尔有的同学带本课外读物,我都想方设法借到手。我成绩挺好,但不突出,就没有一些代表学校参加竞赛的机会。但我也有高光时刻,就是荆家学区一百五十多个孩子四年级升五年级,我考了个第三,以班级第一名的身份分到了荆家小学五年级三班。
小学五年的时间,有九位老师先后教过我,都是民办或代课老师,都是庄乡的叔叔大爷、阿姨婶子。他们在教我书本知识的同时,也给我讲解为人处世的道理。我在东营师范学校读书时,校训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他们身上彰显。在教学的同时,街坊们碰到事,也喜欢和他们聊一聊,写封信,问个事,都是满满的信任。
他们穿衣不论新旧,都板板正正,干干净净。他们走路都是四平八稳。他们的板书上都一笔一划,作业批改得都清清楚楚,所有的事情都规范有序,有板有眼。我从不认为这是刻板的老夫子,少年的我们模仿学习,终身受益。他们的勤奋也是我学习的榜样,煤油灯下,烛光旁,备课、批作业,灯光倒影很是难忘。冬天,老师们也很冷,在黑板上奋笔疾书的手也被冻裂;夏天,烈日炎炎,他们相约在树荫下,为了进修考取文凭而奋笔疾书。
还有我的同学们。大部分是同村和邻村的伙伴,从小在一起,十多年的光景,熟知每个人的性格秉性。我是他们,他们是我,今天打,明天和,上午你叫我,下午我呼你,有了很多的默契,更多的是亲情。现在算来,我们都已经五十来岁的年纪,工农商学兵,仍然是各个领域的主力。各忙各的,见面很少。一旦遇见,唤一声小名,心瞬间便被融化了,暖暖的。
再看那张照片,愿同学永少年。
(摄影 张小蕊)
作者简介:王岩峰,河口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东营微文化:

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

东营市首届“十佳正能量自媒体”

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记录人间百味,传播正能量。

投稿要求:

写好自己的故事,写好身边人的故事,写好家乡的故事。体裁要求为散文,小说,随笔。散文2000字左右,小说5000字左右。拒绝无病呻吟,空洞无物单纯抒情、议论的作品。稿件需原创首发公众号,严禁抄袭拼凑,文责自负。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投稿邮箱:407258991@qq.com

交流学习:加微信18562013539,进东微群,交流阅读心得及写作方法。


东微编辑部:

顾   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   编:郝立霞

副主编:何跃文  郝立新

编   辑:晓   娣   娟  娟   茶醉   文姐




感谢您点“在看”分享此文~


东营微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送原创文学作品,传播正能量,促进以文会友。 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