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包含了价值投资大部分核心理念。
巴菲特说,最好的生意是那些长期而言,无需更多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却能保持稳定高回报率的公司。在他心目中,可口可乐是对这个标准的完美诠释。
对巴菲特稍有研究的投资者知道,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一个持续进化的过程,从初期的烟蒂型方法,到后来受费雪和芒格影响进化到以合适的价格买进伟大公司。这个转变过程中,1972年初次以高市盈率买入喜诗糖果是第一步入门,但是真正的大手笔当属1988年买大量进可口可乐股票。
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的基本情况:
1.买入的可口可乐股票,其市值占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账面价值的25%,仓位极重。
2.相较于巴菲特的其它投资,买入可口可乐是一项高出盈利及资产水平很多的重大投资。其购买时,市盈率为15,市净率在5倍左右。
3.这是个巨无霸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公司之一。这样的大公司又如何会被价值低估呢?巴菲特又是如何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呢?
4.这个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十年十倍,巴菲特当年投入10亿美元,十年后价值100亿美元。
这完全不像典型的烟蒂型格氏投资风格。但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投资,可口可乐被低估价值了。
研究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的背后逻辑,对提高我们投资思维和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整理分享,真的读懂此文,应该也算掌握了价值投资的大部分理念了,主要内容分上中下三部分,共1万五千字,上部分节选自《巴菲特之道》,中部分节选自巴菲特历年致股东信,下部分来自巴菲特忠实追随者莫尼斯·帕特对1988年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的背后逻辑的拆解,本文选择(中)部分,完整内容可点击文末链接,Enjoy:
上 文 | 巴菲特之道
中 文 | 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
下 文 | 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的逻辑
1/ 伯克希尔1997年股东大会
股东问:能不能深入解释一下你所谓的消费者的想法以及产品的本质是什么意思,你如何将这些应用到寻找对其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投资潜力最好的公司上?
巴菲特:在消费产品方面,你的兴趣应该是找到或者思考:对某一产品,世界上有多少人会在脑子里想着它,他们是怎么想的,10年、20年后,他们对这一产品的想法可能是什么样的。
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我们把数量削减到世界上75%的人吧——脑子里多少都会想着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这个字眼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一些东西。与此相比,“RC可乐”对地球上几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毫无意义。当然,RC可乐公司的老板以及罐装厂对它肯定有想法,但世界上差不多每一个人对可口可乐都有些想法。
喜欢可口可乐的人占大多数,可口可乐带给人们的体验是愉悦的。之所以会这样,部分原因是源于可口可乐的设计。另外,可口可乐经常出现在快乐的场合,迪士尼乐园和棒球场等,在每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所——可能还包括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的会场——都有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在全球近2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相当稳固,可口可乐将在更多消费者的心目中建立稳固的地位,10年后,这种情况会逐渐得到强化。所以,重要的不是市场份额,而是垂青份额。
我不知道人们如何才能打败可口可乐,如果有人给我1000亿美元——我鼓励任何一个有这个想法的人站出来,告诉我说打败可口可乐、取而代之成为全球软饮料行业的老大。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来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倘若我们那时没有买下喜诗糖果并经历随后的发展(因为这些发展让我们明白了其他道理),我们就不会在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所以,我们如今从可口可乐的投资中赚到的110多亿美元中,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喜诗糖果。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接触过可口可乐。这真的令人吃惊,但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得更多,我们看到了我们关于喜诗糖果的决定的后续发展,看到了什么是行得通的、什么是行不通的。这让我们对在商业方面什么能行得通豁然开朗,并让我们远离那些行不通的企业。这绝对导致我们投资可口可乐。
即便你投资的软饮料企业在行业中不占据统治地位,你仍然可以赚钱。不过坦白说,如果你投资的是该行业内的老大,你赚的钱会多得多。
软饮料行业并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它不像在一个10万或者20万人的小镇上有两家报纸。某些行业是那样的,但软饮料行业不属于赢家通吃的行业。
罐装厂其实挺有意思,奥马哈有个哥们,或者说有一个家伙在奥马哈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他就是唐∙基奥,他和罐装厂这件事大有关系,尽管罗伯托和这件事当然也大有关系。
19世纪80年代后期,阿萨∙坎得乐进行了一系列交易,我觉得其中有些交易的时机不是那么合适,不过他以20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整个可口可乐公司,这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聪明的买入了。然后,我记得是在1899年,从查塔努加来了一群人拜访坎得乐先生。那时,软饮料就像现在的OTC药一样主要在药店通过饮料机销售,罐装的销量很少。我记得没错的话,当时已经有人在密西西比装罐了。于是,几个家伙坐下说:“罐装销售的前景应该不错,饮料机销售已经够你忙的了,为什么你不把罐装业务的开发交给我们来做呢?”
坎得乐先生肯定没有好好考虑过罐装业务,因为他和他们签署了一份几乎覆盖全美的永久性合同——他以1美元的代价把罐装权卖给了他们,合同的内容还包括赋予他们永远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口可乐糖浆的权利。
糖浆的主要成分是糖,在“一战”期间以及“一战”之后,糖价疯狂上涨,但可口可乐的老板却签署了一份实际上永远以固定价格出售糖浆的合同。所以对阿萨来说,以2000美元的代价买下可口可乐是他干得非常漂亮的一桩买卖,可是他却签署了历史上最蠢的合同。当时,他们就在罐装合同之下出售次级权利,出售的销售半径通常是骑马一天可以往返的距离。这才是你应该赋予其他人的销售范围。
那些年,可口可乐一直面临着罐装合同的问题,罐装产品很快在销售系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他们却受制于没有价格灵活性且期限为永久的合同。这些罐装厂的老板在弥留之际,躺在病床上,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肯定会把他的子女和孙子召集到床前,用尽力气告诫他们:“千万不要让可口可乐在罐装合同上捣乱”,然后才肯闭眼。结果,这个问题拖累了可口可乐几十年,上世纪20年代还发生过法律诉讼,可口可乐对罐装厂真的没辙。后来,罗伯托和唐∙基奥以及其他人花了20年到25年的时间,终于合理解决了罐装合同的问题,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举为公司的价值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你着手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天、一周甚至一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他们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真的做到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资金,他们花钱解决了问题,他们还动用了大笔资金回购股票。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我希望他们能继续这么做,希望他们在我们谈话的时候依然在回购股票。
2/ 伯克希尔1988年股东大会
我们作出两项重大决定,大笔买进房地美(Freddie Mac)与可口可乐。
我们打算要持有这些股票很长一段期间。
事实上,当我们发现我们持有兼具杰出企业与杰出经理人的股权时,我们最长的投资期间是永久。
我们跟那些急着想要卖出表现不错的股票以实现获利却顽固地不肯出脱那些绩效差的股份的那群人完全相反,彼得∙林奇生动地将这种行为解释成砍除花朵来当作野草的肥料。
我们持有房地美的股份比例是法令规定的上限,这部分查理在后面会详加说明。
是属于我们一家非保险的子公司所投资,所以在我们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当中,这些持股将以成本而非市场价格列示。
3/ 伯克希尔1989年股东大会
我们的投资组合与去年几乎相同,只有一项投资的持股有变动,我们将可口可乐的持股数由去年的1417万股提高到今年的2335万股。
这次对可口可乐的投资,提供了一个机会来证明你们的董事长对投资机会的把握速度之快,不管这些机会是如何不明确或是被隐藏。
我记得我是在1935年或1936年第一次喝到可口可乐的,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从1936年开始,以每半打25分钱的价格,从巴菲特兄弟杂货店批货后,再以每罐5分钱卖给邻居街坊。作为我个人从事高毛利零售业的开端,我也深深观察到这个产品对消费者的特殊吸引力及背后所代表的庞大商机。
在往后的52年里,当可口可乐席卷全世界的同时,我也持续地注意到这种特质。然而在同一段期间,由于我个人过于小心谨慎,以至于竟然连一股股票都没有买,反而将大部分的个人资产投注在街车公司、风车制造厂、纺织公司、煤炭公司与邮票公司之类的股票之上(如果你认为这是我编造的笑话,我可以再告诉大家确切的公司名称)。终于到了1988年的夏天,我的大脑与眼睛进行了连接。
一时之间,我的观感与眼界大开,在1970年代一度萎靡不振之后,可口可乐在1981年新任总裁罗伯托的带领下,焕然一新。罗伯托加上唐∙基奥(曾经是我在奥马哈的对街邻居),经过思考并厘清公司的政策后,切实地加以执行,使得本来就已是全世界最独一无二的产品又添新动力,尤其是来自海外的营收更呈现爆炸性的成长。
利用其行销与财务方面的两把利刃,罗伯托将可口可乐产品的成长与股东的利益极大化。
通常一家消费性商品的CEO——基于个人过去的经验与个性——会偏向公司的行销或财务,但是罗伯托却能够将两者调和到极致的境界,这样的结果实在是股东们前世修来的好福气。
当然我们应该在罗伯托与唐开始接掌公司时,就早点买进该公司的股票。事实上,要是我有足够的远见,早在1936年就应该说服我爷爷干脆卖掉杂货店,然后将钱全部用来买进可口可乐的股票。这次我终于得到了教训,不过照这种情况看来,距离下一次我灵光一现的时间,可能要再等上个50年以上吧。
4/ 伯克希尔1990年股东大会
当可口可乐利用保留盈余来买回自家股份,该公司等于间接增加我们的持股比例,也就是此举让我认定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好的企业(当然可口可乐还将资金运用在很多加强公司利益的地方上)。
除了买回股份,可口可乐也可以将这些资金以股利的方式退还给股东,然后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笔钱买进更多可口可乐的股票,只是后面这种做法比较没有效率,因为如此还要支付额外的所得税,使得最后所得到的持股比例比前面的方式少一点。
而讽刺的是,要是利用后面的那种做法,伯克希尔的账面盈余可能还会更好看。
5/ 伯克希尔1991年股东大会
我们在1991年所经历账面数字的超额成长是一种不太可能再发生的现象,受惠于可口可乐与吉列刮胡刀市盈率的大幅飙升,光是这两家公司就合计贡献了我们去年21亿美元净值成长中的16亿美元。
三年前,当我们大笔买进可口可乐股票的时候,伯克希尔的净值大约是34亿美元,但是现在光是我们持有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就超过这个数字。
可口可乐与吉列刮胡刀可说是当今世上最好的两家公司,我们预期在未来几年他们的获利还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相对地,我们持股的价值也会以等比例的程度增加。
然而,去年这两家公司的股价上涨的幅度却远高于其本身获利增长的幅度,所以说去年我们是两面得利,一方面是靠公司绝佳的获利能力,一方面是市场对于公司股票的重新评价。
当然,我们认为这样的调整是经得起考验的,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每年都发生,展望未来我们可能只能靠前面那点而获益。
6/ 伯克希尔1994年股东大会
对于买进股份我们注意的只是价格而非时间,我们认为因为忧虑短期不可控制的经济或是股市变量,而放弃买进一家长期前景可合理预期的好公司,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为什么仅是因为短期不可知的猜测就放弃一个很明显的投资决策呢?
我们分别在1967年买进国家产险公司、1972年买下喜诗糖果、1977年买下水牛城日报、1983年买下内布拉斯加家具店、1986年买下斯科特-费策尔,而我们都是趁它们难得求售时,才得以买进,当然也因为它们的开价我们认为可以接受。
当初在评估每个案子时,我们关心的不是道琼斯指数的走势、美联储的动向或是总体经济的发展,而是这些公司本身未来的前景;如果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适用于买下整家公司的话,那么,当我们决定要在股市买进一些好公司的部分股权时,为什么就必须采取不一样的做法呢?
在寻找新的投资标的之前,我们选择先增加旧有投资的比例。
如果一家企业曾经好到让我们愿意买进,我想再重复一次这样的程序应该也是相当不错的。
若是能够,我们很愿意再增加在喜诗糖果或是斯科特-费策尔的持股,但要增加到100%的比例实在是有困难。
不过在股票市场中,投资人常常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增加他感兴趣的公司股票,像是去年我们就扩大了我们在可口可乐与美国运通的持股数。
7/ 伯克希尔1996年股东大会
在买进股票时,我们同样也追求可预测的未来。
以可口可乐来说,可口可乐产品所代表的热情与想象在总裁古崔塔的带领下升华到极点,此举为公司股东创造出可观的价值。
在基奥与道格的协助之下,古崔塔从头到尾重新塑造公司的每一部分,不过这家公司的本质——可口可乐强力的竞争优势与主导性,多年来却从未改变。
最近我正在研读可口可乐1896年的年报(所以大家现在看我们的年报应该还不嫌太晚),虽然当时可口可乐已经成为冷饮市场的领导者,但那也不过只有十年的光景。然而,在当时该公司却早已规划好未来的百年大计,面对年仅14.8万美元的销售额,公司总裁阿萨∙坎得乐表示:“我们从没有放弃告诉全世界,可口可乐是能够提升人类健康与快乐、最卓越超凡的一件东西。”
虽然我认为健康这档子事还有待努力,但我很高兴可口可乐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始终还是遵循坎得乐当初立下的愿景。坎得乐又继续谈道:“没有其他东西的味道能够像可乐一样深植人心。”当年的可乐糖浆销售量不过只有11.6万加仑,时至今日,销售量已达到32亿加仑。
我实在忍不住想要再引用坎得乐的另一段话:“从今年三月开始,我们雇用了十位业务员,在与总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下巡回各地推销产品,基本上我们的业务范围已涵盖整个美联共和国。”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销售力量。
像可口可乐与吉列这类的公司应该可以被归类为“永恒的持股”。
分析师对于这些公司在未来一、二十年饮料或刮胡刀市场的预测可能会有些许不同,而我们所说的永恒并不意味这些公司可以不必继续贯彻在制造、分销、包装与产品创新上的努力,只是就算是最没有概念的观察家或甚至是主要的竞争对手,也不得不承认可口可乐与吉列,在终其一生的投资生涯,仍将在其各自的领域中独领风骚,甚至于他们的优势还有可能会继续增强。
过去十年来,两家公司在原有极大的市占率基础上又扩大许多,而所有的迹象显示,在往后的十年间,他们还会继续以此态势扩大版图。
当然,比起一些具有爆发性的高科技或新创事业来说,这些被永恒持股公司的成长力略显不足,但与其两鸟在林,还不如一鸟在手。
(结果必然如此——像可口可乐与吉列这类的公司,应该被称为“结果必然如此”的企业。公司分析师对于这两家企业在未来10 至20 年内到底能生产出多少饮料和刮胡刀也许意见会稍有不同。当我们说“结果必然如此”时,也不代表公司可以忽略那些涉及产品制造、分销、包装和创新等各经营环节上需要一以贯之的重要工作。不过到最后,就算是一些敏锐的观察家——甚至那些声称自己会做出客观评估的公司竞争对手,也不得不承认可口可乐与吉列将会持续在其各自的领域里占据全球性的霸主地位。事实上,它们的统治地位目前还在进一步加强。过去10年来,两家公司已分别提升了原本已经很大的市场份额。而所有的迹象都显示出在接下来的 10 年里,他们还会继续扩大其业务的版图。)
8/ 伯克希尔2011年股东大会
当恐惧心理达到顶点时,第一类资产(基于货币的资产)和第二类投资(非生产性资产)最受欢迎:对经济崩溃的恐惧,推动个人投资基于货币的资产,大部分是购买美国国债;而对货币贬值崩溃的恐惧,推动人们蜂拥买入黄金等永远不会生产出任何东西的资产。
在2008年后期,我们听到人人都在说“现金为王”,而这个时候反而应该是花掉现金而不是持有现金。
同样,在1980年代早期,我们听到人人都在说“现金是垃圾”,但是那个时候固定收益投资却是处于我们记忆中最有吸引力的高收益率水平。
在这两种情况下,那些盲目跟随大众的投资者们为了自己感到内心舒适安定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自己最看好的投资,你知道,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第三类投资:对于生产性资产的投资,不管是企业、农场,还是房地产。
最理想的资产应该符合两个标准,一在通货膨胀时期能够创造出源源不断的产品,这些产品本身能够提价而保持其企业购买力价值不变,二是只需最低水平的新增资本投入。
农场、房地产和许多优秀企业,比如可口可乐公司、IBM公司以及我们拥有的喜诗糖果公司,都属于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优质资产。当然,其他的公司,比如受到政府管制的公用事业公司,就不能符合第二条标准,因为通胀会给它们带来沉重的追加资本投资负担。为了获得更多盈利,这些公司的股东们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本。尽管如此,这类对于生产性资产的投资还是优于非生产性投资和基于货币的投资。
不管未来100年以后的货币形式是黄金、贝壳、还是今天这样的一个小纸片,人们还是会愿意用自己几分钟的日常劳动,来换取一罐可口可乐或一些喜诗巧克力花生糖。未来,美国人肯定将运输更多的商品,消费更多的食品,要求更大的住房。人们将会永远用自己生产的东西交换别人生产的东西。
美国企业将会继续高效地生产,提供美国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打个比方,这些商业“奶牛”将会存活上好几百年,还会生产更多数量的“牛奶”。决定这些商业“奶牛”价值高低的因素不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是它们的产奶能力。对于奶牛的主人来说,来自销售牛奶的利润将会复合增长,就像20世纪的股票投资一样,在这100年间,道琼斯指数从66点增长到了11497点(与此同时还支付了很多股息)。
伯克希尔的目标将是不断增加自己持有一流企业的股权。我们的第一个选择是整体收购这些一流企业,成为他们唯一的主人。但是,我们也愿意通过持有很大数量流通股的方式成为拥有部分股权的股东。我相信,在未来任何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对于一流企业的这类投资结果都将证明,这类投资是我们前面分析的三类投资中遥遥领先的优胜者。更重要的是,这类投资也将是最安全的投资。
点击下面的链接,可以阅读(上)和(下)部分内容。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