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知识的表面存在一条裂缝,你把它撬开,结果发现了一整个新世界
文摘
2024-10-24 10:34
广东
学习与读书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是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让你受到启发,然后整理你的思考,进而建立思考体系(思维模型框架),拥有更好的思考力。苏格拉底说:“教育是唤醒天赋潜能和内在力量,而非灌输知识。一万次的知识灌输,不如一次内在的唤醒。”名师很多都是超级自学者,能做学生的自学引路人,厉害之处不是教知识,而是教自学:老师自己学的时候,有什么思路,遇到哪些难点,如何想办法解决,获得了哪些感受。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知识的广度,不是靠博览群书,本质是读好书就像面圣,接受智者的熏陶,博览群书中理解识别了更多智者的思维模型,产生了更多的思考,然后将你思考的所得,与既有的思考体系产生联系,长期便建立了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框架,因此随着广泛的阅读,你的思想体系也因为知识复利效应在产生指数级的增长。
读书——接受智者思维的启发——联系——思维融合成为整体——不断融合为更大的整体——不断回顾加深理解,建立新的联系——找更多的高质量资料获得新的启发——再融合……(现实中,人的大脑是不能自然去联系,进而有联系的习惯,所以始终很难进入思维模型联系式学习的高速提升之路,可试试决策狮的工具。)实际上,上面这个从获得启发到建立并积累知识联系的过程,也是一种持续开悟的过程。由于很多事情/事物的底层逻辑有共通之处,所以知识广度会带来知识/认知上的“涌现”,最常见的即是融会贯通后的“顿悟”。我记得以前和一个朋友交流过,人们常说顿悟时刻,指的是某个开窍的瞬间,那种一闪而过的想法,让我们自己的思维视野到达新的高度,修证我们想法的偏差,某些平时没有联系到一起的想法联系起来形成了洞见。《艺术精神》中说:似乎在某些时刻,我们获得启示,看出个别部分之间存在一种整体的统合感。这当中有一种理解感和一种极大的快乐。我们进入一种伟大的秩序里,也被带进更浩瀚的知识殿堂。有时是擦肩而过的一张面孔、稍纵即逝的一幕景色,有时是茁壮成长的某样东西。我们可以称它为进入另一个维度空间的通道,这个维度空间跟我们寻常所处的维度空间不同。要是有人能够借由某种符号记录下这些时刻的景象,那该有多好!艺术就是在人们的这种期望下发明的。艺术是通往无限可能的路标,也是迈向更伟大知识的路标。有些人已经发现这种符号,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跟着进入另一个维度空间。如同我们有时聆听音乐或通过欣赏其他艺术大师的杰作,就能进入那种氛围里。”顿悟来自于渐修的积累,也就是常常思考,常常联系不同的思维模型,常常悟,就容易产生洞见,产生顿悟时刻。这和灵感与创意的产生是相似的。可参考下文:硅谷王川说:1/ 长期在不同维度上收集各类信息,当积累的信息密度过了一个临界点,就有大概率把原来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对复杂真相形成一个全面的整体化的认识,恍然大悟。2/ 当我们说人的关系靠缘分,缘分背后的本质是悟性,否则就在身边仍然存在“有眼不识泰山”的问题。而悟性背后主要靠的是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而广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深度的不足。因为当你的广度足够大,就对很多事情存在敬畏,而不会因为见识少的浅薄而武断执着。Naval:关于“开悟”,我读到过一个很好的定义:“思考的间隙即开悟。“意思是说,开悟不需要在山顶修行30年,而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可以达到的境界。你每天都可以提高自己的开悟水平。李敖说:“书的行与行之间有种特殊的意义藏在里面,你读书的时候要能够看到。”伽利略说:“所有的真理,发现之后都容易理解。关键是去发现它”。保罗·格雷厄姆:选择一个领域,学习足够多的知识让你站到前沿,注意到存在哪些差距,探索其中有前途的那些。实际上,从画家到物理学家,成就伟业的人个个都是这么做的。如果你发现的是一株分形的幼芽的话,那你就中大奖了。你注意到知识的表面存在一条裂缝,你把它撬开,结果发现了一整个新世界。最好的问题是在回答中发展的。你注意到当前的范式伸出了一条线索,然后试着把它拉出来,结果却越拉越长。《禅者的初心》中说:1/ 铃木大拙的禅是风风火火的,反观铃木俊隆的禅则显得平实无奇。“开悟”是铃木大拙禅道的核心,而他的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这个炫目的观念居功不少。但在铃木俊隆的这本书里,“开悟”或是其近义词“见性”却从没出现过。铃木俊隆禅师入寂前四个月,我找到个机会问他:“这本书为什么没有谈到开悟?”禅师还未开口,他太太就凑过来,调皮地轻声说 :“因为他还没开悟嘛!"禅师装出一脸惊恐的样子,用扇子拍拍太太,竖起一根手指在嘴边说:”嘘,千万别说出去!“大家都笑翻了。等到笑声沉寂下来,禅师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开悟不是不重要,只是它并非禅需要强调的部分。“2/ 我们应该为下一个开悟做准备,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次开悟,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开悟,如果可能,最好是一刹那一刹那的开悟。这才是真正的开悟,它既存在于你获得开悟之后,也存在于你获得开悟以前。-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