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一个思考题:
如果是一类盲降进近,遇到RVR550/175/100,该选择落地、等待还是备降?
本篇讨论雾天飞行的决策问题,数据是大家去年飞行用过的230万条METAR报(感谢气象同事的大力协助,以及https://mesonet.agron.iastate.edu/的加持),还有天地图的地理信息数据,以及事件调查报告;工具包括Python、Folium和GPT,GPT的作用是直接出优质代码,极大提高了数据挖掘效率。
言归正传,请看图:
以上两个场景,哪个更容易出车祸?
图一是大雾天,大家要么不出门,要么开车非常谨慎非常慢,很少出严重车祸;而图二这种雾天,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反而容易出多车连撞的严重事故。
一般司机出了事会找保险公司善后,公交司机则可能因此被罚下场。
机场也会有类似天气出现,作为飞行员,要吸取司机们的教训,避免被罚下场。
FG和FZFG
为避免各种假雾滥竽充数,我们可以把仪表飞行所需能见度和RVR做个简单分类,如上表。然后把RVR大于800的所有FG、FZFG过滤掉,得到雾天数据干货。
这是2022年全部METAR报中出现有威胁的FG、FZFG的分布图,圈圈越大,发生大雾的次数越多,绿色表示该机场已有二三类盲降。全国排名前十的机场如下:(冷数据:东北第一:伊春;西北第一:庆阳)
不过,因为大雾(FG、FZFG)而被罚下场的飞行员少之又少,因为在此类天气下,要么备降,要么二三类盲降,加上这个职业强烈的合规守法意识,极少出问题。
所以以上图表不是重点,今天的关注点是波动的能见度,因为它具有相当的迷惑性,在这里栽跟头的飞行员可不少。如果从METAR报中看到PRFG、BCFG、MIFG,或者看到能见度快速变化,或者发现各段RVR大不相同,说明已经出现波动的能见度,需要飞行员慎重决策,而不是教条于着陆标准。
你有没有见过这么奇葩的METAR报?它是真实存在的吗?是的,不但存在,还不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从PRFG说起。
什么是PRFG
PRFG是Partial fog的缩写,表示跑道部分有雾。PRFG表示塔台附近的观测站可以看到跑道部分被雾覆盖,其余部分则没有雾,雾的边界是清晰可见的。
像这种白云宝宝下凡的情况,既属于PRFG的一种,风险肉眼可见,所以不用太担心飞行员出错,但周边能见度变差时可就要当心了。
这是另一种PRFG的形式,姑且称其为平流坝坝,同样是肉眼可见的风险。
换个角度,可以理解把PRFG理解为掉落地面的SCT(白云宝宝)或BKN(平流坝坝)。
下面是有威胁的PRFG分布图:
圈圈大小表示有威胁的PRFG出现的频次,蓝色表示PRFG伴随着中或强能见度的占比,橙色表示伴随着弱能见度的占比,绿色则表示该机场已具备二三类盲降。
可以看出,国内有三个片区容易出现PRFG。
西南地区,高原地带出现的PRFG经常伴随着中或强能见度,巴中机场非常具有代表性。
中东部地区,沿海平原机场出现较多,平流坝坝或许是主力,比较典型的是浦东机场。
新疆地区的PRFG主要出现在北疆低地。
什么是BCFG
BCFG是patches of fog的缩写,其中BC=BanCs,源自法语。
这是一种看上去像一片片补丁的雾,周围天气一般较好,雾的边界清晰可见。
也可以把BCFG理解为掉落地面的FEW,但又离地面有2-6米的间隙,脑补一下小学课本中秦淮人家的袅袅炊烟。
BCFG分布范围比PRFG小得多,去年发生的BCFG只存在于上图所示区域,其他地区要么没有,要么就是RVR不具备威胁。另外,BCFG还真就是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较多。
航班量较大的天津、沈阳的BCFG对正常性影响较大,可以考虑尽快上三类盲降。
什么是MIFG
④MIFG昼伏夜出,主要发生在后半夜和清晨,即0-8点区间。
MIFG分布范围更小,2022年国内共发生RVR有威胁的MIFG仅有41次(其中淮安发生26次)。具体分布见上图,可见伏地魔很少出来晃,加上昼伏夜出的习性,我们基本遇不到,全年唯一一次MIFG区间外活动,于上午九点出现在榆林,日期恰恰是2月9日。换句话说,去年全国飞行员的伏地魔遭遇战,战损率100%。
歌词大意:碰到shallow永远不要meet ground,crash就不会伤到咱,远离,在shallow里面,远离!
能见度的坑
根据对二十年来行业内的几个名场面分析,提取事件前后5小时的METAR报,其能见度变化如下图:
你有没有从能见度曲线看到明显的坑?而当所有事件发生之时,好巧不巧都在能见度的坑的最深处。避坑不是说着玩的,是真的要利用数据看清楚坑,然后避之。
上述事件中,有RVR报告的如下:
0840 R34/1100/175/175
ZUZH_1016:
0700 08005MPS 1200 R20/0325VP1900D
机组在建立五边前后:“跑道挺亮”、“跑道能见”,“就要穿这个雾了……穿薄雾”
RVR的大幅波动并不常见,碰见了要当特定风险叠加处理,不要简单的按起降标准处理。
小结
恶劣天气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上去还不错的恶劣天气。
当能见度急剧下降,或者RVR小于800米时:①如果遇到MIFG,就很可能是伏地魔现身;②或者弱能见下遇到RVR有威胁的PRFG、BCFG,也可能和伏地魔类似。其主要特点是RVR快速波动,或者三段RVR显著不同,此时宜逃离,可等待,切忌纠结着陆标准。如果是NPA,适当加量,原则不变。
能见度和RVR数据形成的坑是可量化的,因此运控可以在气象数据端口设置自动监测代码,发现伏地魔立刻提醒机组,协助机组做最佳决策。
BTW:有人可能会问,大热天的干嘛讨论雾天飞行,放到秋冬换季学习不香吗?各位可以仔细数一下,上述事件发生在秋冬航季的有几个。
深入了解民航,请进入下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