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
本篇报告将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的成长趋势并测算市场空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由前装市场、后装市场和出口三部分组成。前装指零部件用于生产新车;后装指零部件用于汽车售后,包括维修、保养和改装。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营收规模4.20万亿元,我们估算前装占比77%,后装占比10%,出口占比13%。前装市场对零部件产业的规模和结构影响显著,本文主要分析和测算前装市场。
零部件前装市场成长性直接与下游整车总量和发展趋势挂钩。总量方面,中国汽车内需趋于饱和,但长期看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出口有望延续增长态势,但增速逐步放缓。综合内需与出口,我们预计2023年至2030年中国乘用车产销规模年均复合增速3.4%。整车产销规模增长为零部件产业总量增长提供保障。发展趋势方面,当前中国汽车呈现出的电动化、智能化和配置升级三个趋势,将对零部件产业结构和市场规模产生影响。电动化即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动力电池、电机等零部件替代发动机和变速器;智能化即车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汽车,车辆新增摄像头、雷达、域控制器、各类显示屏等零部件;配置升级即激烈竞争之下车企为提高销量而提升产品性价比,使车辆搭载的配置更高、用料更好,进而提升相关零部件的用量或价值量。电动化、智能化和配置升级对不同零部件影响有别,但整体上,这三个趋势对零部件产业增长起助推作用。
各零部件成长性分析:将零部件划分为通用零部件、传统动力零部件、电动化零部件和智能化零部件。通用零部件指燃油车和电动车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包括底盘、车身、内外饰、电子电器、热管理等。底盘有一定消费属性,受益电动化、智能化和配置升级趋势,底盘线控化是方向,部分零部件具备较强成长性;电子电器成本属性较强,但受益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控制器、传感器、线束等零部件用量提升;内外饰消费属性较强,受益配置升级趋势,座椅、车灯、玻璃等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热管理成本属性较强,但受益电动化趋势,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量较燃油车翻倍以上增长;车身成本属性强,单车价值量提升难度较大,车身铝合金一体压铸件渗透率提升仍有待观察。电动化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虽成本属性较强,但因电动化趋势,用量将大幅提升。智能化零部件包括智驾和智舱相关零部件,有一定消费属性,受益智能化和配置升级趋势,成长性较强。传统动力零部件指发动机和变速器,与电动化趋势相背,不具备成长性。
空间测算及结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仍具备一定成长性。预计2023年至2030年乘用车零部件前装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5.5%,高于下游整车产销规模增速。成长性一方面源自中国乘用车产销规模的提升,另一方面得益于电动化、智能化和配置升级趋势带动部分零部件渗透率提升和单车价值量增长。通用零部件市场规模最大,是行业基盘,热管理、电子电器和底盘将是其中成长性较强的板块;电动化零部件兼具规模与增速,动力电池仍有70%以上增长空间;智能化零部件复合增速最快,但体量有限,承载资产投放的容量低于电动化零部件和通用零部件;传统动力零部件体量萎缩,其中发动机依靠燃油车出口和混动车销量提升有望维持当前规模,变速器市场则将持续下滑。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