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著名的馊主意

文摘   2024-12-07 07:30   广东  


在美国历史上,“滴酒不沾” 一度成为了国家行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禁酒令时期。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干杯”或“不干杯”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于法律、道德和美国梦的较量。

1920年,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正式生效,这不仅是一个法律条文的变更,更是一场社会大实验的开始。


这个修正案,简而言之,就是告诉所有美国人:“嘿,伙计们,喝酒是违法的!” 


在一个以自由为傲的国家,突然间告诉你,追求幸福的路上不能有酒精相伴,这是多么“醉人”的逻辑。

而禁酒令的支持者们认为,酒精是犯罪、家庭暴力和社会不安定的根源。

如果没了酒,美国就会变成一个更加纯洁、健康和道德的国家。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对吧?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


“酒香不怕巷子深”,禁酒令一实施,美国的地下酒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秘密酒吧,只有在你“知道门路”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它们通常隐藏在普通的商店、公寓甚至教堂里。


想象一下,牧师在布道结束后,从祭坛下拿出一瓶威士忌,邀请教友们“私下交流”。

这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可想而知,禁酒令不仅没能禁住酒,反而催生了一个繁荣的非法酒品市场。


走私酒、私酿酒成为了一种时尚,甚至是一种反叛的象征。


黑帮们通过贩卖私酒大发横财,芝加哥的艾尔·卡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卖酒,还“顺便”提供一些“额外服务”,比如非法赌博和暴力解决争端。

到了1933年,美国人民终于受够了这种“滴酒不沾”的生活。


禁酒令不仅没有减少犯罪,反而导致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于是,宪法第21号修正案应运而生,宣告禁酒令的终结。人们举杯庆祝,终于可以合法地“一醉方休”。


禁酒令过去30多年,美国记吃不记打,又来了一次“醉拳”级别的失误。


1966年,美国政府可能在想:“古巴,你不是和我们过不去吗?那我们就来玩个大的!”


于是,他们出台了《古巴情况法》。


这个法案规定,任何一名古巴人,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入境,只要踏上美国土地,就可以自动获得美国居留权和工作许可。


简单来说就是:“古巴的朋友们,只要你们能踏上美国的土地,我们就给你绿卡,给你工作,给你美国梦!”


这听起来像是美国在边境上挂了一个巨大的“欢迎光临”招牌,而且还是24小时不打烊的那种。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一看,乐了:

“美国,你不是要古巴人吗?那我就给你加点料。”


1980年,卡斯特罗决定给美国来个“清仓大甩卖”。


他放开了马列尔港的控制,让15万古巴人一次性偷渡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


这15万人可不是一般的古巴人,他们是罪犯、精神病患者、流氓无产者和妓女等“精英人士”。给美国送了个“大礼包”,里面装的全是“惊喜”。


迈阿密这个原本宜居的城市,突然间被这股“古巴风”吹得晕头转向。


犯罪率飙升,暴力、贩毒、谋杀等重案层出不穷,迈阿密几乎成了“犯罪狂欢节”的主场。


那些原本以为会迎来一波技术人才和富裕商人的美国政客们,这下子傻眼了,他们收到的不是“精英”,而是一群让社会治安头疼的“特殊人才”。


迈阿密这个原本宜居的城市变成了犯罪天堂,各种暴力、贩du、谋杀等重案层出不穷,吓得本地老白人纷纷外逃。


而精神病人欢乐多的基因在佛州大地广为传播,也从此流传下了“佛罗里达不养闲人”的传说。


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为“马列尔偷渡事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