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鬼+酒鬼、出了名的荒唐天子”
甚至被描述为一个“长不大的”,向往着皇宫以外世界的皇帝。
这是《明史》给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标签。
——朱厚照不满紫禁城的庄严肃穆,下令在西苑太液池西岸营建一片宫区,称为豹房,又称新宅,用5年时间,花费24万两银子,修建了200多间房间。
豹房能够出名并不是因为豹房大,而是据说朱厚照在豹房整日荒淫无度,豹房里有很多从各地挑选来的美女,而且朱厚照的口味很特殊,不喜欢处子,而喜欢人妇或者是孕妇;而且朱厚照不仅喜欢女人,还喜欢豢养男宠。
——朱厚照对武力的崇尚也是出了名的。
“生性好动,自幼贪玩骑射”
不好好在皇宫呆着,成天要出去浪,当起了古代的“驴友”。
喜欢到全国各地巡游, 他的巡游不仅仅是为了玩乐,有时也是为了炫耀武功,甚至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朱寿,还令大臣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发布命令。
如此荒淫无度的皇帝能有什么作为?
可奇了怪了,在朱厚照做皇上期间,并没有出现百姓怨声载道的现象,而且整个大明王朝蒸蒸日上,整体实力比他父亲孝宗兢兢业业时还要强大。
历史的真相往往藏在标签背后。
朱厚照,这位被史书和民间传说双重“黑化”的皇帝,真的是一个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的昏君吗?
01
——实际上豹房并非都是朱厚照享乐的地方,它大概分成四部分:动物园、寺庙、处理朝政区还有演武场。
也就是说朱厚照虽不在乾清宫上朝,但照样召集文武大臣处理朝政,而且还在豹房训练军队。
其实,刚开始朱厚照修建豹房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孝宗英年早逝,朱厚照年仅15岁登基,因年幼孝宗给朱厚照留下了三位顾命大臣,并且说:“太子虽聪明,但贪玩,希望诸位能好好辅佐他,能让他担起大任!”
朱厚照确实贪玩而且叛逆,不喜欢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
再加上朱厚照身边的“八虎”总是怂恿朱厚照胡作非为,老臣们总是弹劾希望能将“八虎”处死,“八虎”与朱厚照一起长大,跟亲兄弟一般,朱厚照自然不允。
朱厚照很清楚这帮大臣在他身边安排了人,时时刻刻监督自己;而且对他朱厚照是咬牙切齿,万一生了换主之心,岂不是自己要死于非命;而豹房不一样,都是朱厚照亲自提拔起来的亲信,只有在豹房他才能睡上安稳觉。
——朱厚照的军事才能和改革精神也是不容忽视的。
就连将朱厚照黑得一塌糊涂的《明武宗实录》,也曾一不小心说了句实话:
“自宣府抵西陲,往返数千里,上乘马,腰弓矢,冲风雪,备历险厄,有司具辇以随,也不御。阉寺从者多病惫弗支,而上不以为劳也。”
这段描述显示了朱厚照在军事行动中的勇敢和坚韧,能顶风冒雪的策马奔驰数千里还精神抖擞。
这样的皇帝是个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落次水就能一命呜呼的痨病鬼,谁信?
此外,朱厚照还用封自己当大将军的荒唐方式,轻易拿到了他爹丢了几十年的兵权。
他先封自己为大将军,然后趁小王子犯边发圣旨征讨,进豹房避免和群臣见面,等圣旨传遍九边以后连夜出奔,迅速的用几天的时间把整个九边的兵权都拿到了。
这心机,哦不,这创意,奇人啊!
在应州大捷中,朱厚照的英勇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1517年,他不顾群臣的反对,执意亲征,与蒙古铁骑在应州决一死战。
这场战役中,朱厚照身披铠甲,在乱阵中来回狂奔,带领明军厮杀,最终大败蒙古军。
这场胜利不仅震慑了蒙古军队,使其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敢轻易大举侵犯明朝边境,也为边境地区的百姓带来了长时间的和平与安定。
朱厚照的行动鼓舞了士气,明军士兵在其领导下展开了激烈的反击。
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朱厚照采取了一项大胆的战术——分兵两路,以少量部队牵制蒙古主力,同时主力部队绕到敌人背后,执行包抄战术。
这一战术的成功,使得明军能够在劣势中找到突破口,最终在战场上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西方历史学者认为,朱厚照是16世纪明军唯一一次赶走蒙古一支大突击部队的关键人物,而皇帝亲临战场无疑影响了这个结局。
这种评价与传统认知中的朱厚照形象大相径庭。
02
等朱厚照这位“爱玩”的皇帝一走,首辅杨廷和就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在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赶往北京上任的这短短的37天里,他像是喝了几大杯浓缩咖啡,精神抖擞地对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政策进行了一场“大扫除”。
杨廷和拿着扫帚,把朱厚照的政策扫得一干二净:
他裁汰了威武营的各团练部队、将所有入卫京师的地方军队都予以赏赐,把朱厚照辛辛苦苦锤炼出的“外四家”精兵统统遣散回原籍;
废除了皇家产业和军门办事官校;
相关人员全部遣返、停止了那些看起来像是皇帝“烧钱”的工程;
还释放了那些看起来无辜的囚犯;
收回藏于宣府行宫中的财货,统统运回到京师内库中……共10项措施。
这些举措,让朝野上下都为之“大悦”,仿佛看到了明朝的“新希望”。
03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杨廷和的这场“大扫除”虽然短期内看似让明朝焕然一新,但长期来看,却像是给明朝的健康埋下了“定时炸弹”。
朱厚照虽然被戏称为“荒唐天子”,但他重视军队建设、推动练兵强军的政策,实际上是在给明朝的国防“加固城墙”。
正是因为朱厚照矢志不渝的推动练兵强军,大明朝的军事力量才在土木之变后的低谷中迅速反弹。
此后的十余年间地方叛乱才会转瞬即平,宁王之乱沦为一场闹剧,应州大捷更是明朝中后期唯一能堪比洪武、永乐年间的军事胜利。
而杨廷和的改革,却像是在这座城墙上开了个口子,让外敌有了可乘之机。
继任的嘉靖皇帝因为大礼议之争,为了树立自己老子朱祐杬的正统地位,于是朱佑樘和朱厚照的定位就有些尴尬了。
为了政治需要,朱厚熜只能刻意淡化乃至于抹黑这两位亲戚的存在,尤其是那位名声不佳的堂兄,其越来越糟糕的形象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朱厚熜在位期间不停的添油加醋出来的。
既然朱厚照成了反面角色,那么他曾主导过的旧政当然也不会是个好东西。
比如朱厚照最重视的团营和两官厅,就在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被裁撤,重新恢复到永乐年间的三大营旧制。
同时朱厚熜还不得不撤回宦官,以文臣辅佐,称之为协理京营戎政。
尽管朱厚熜在权术上远超朱厚照,是明朝16位皇帝中罕见的能够不依赖宦官势力,就能让士大夫们相互争斗、精疲力尽,从而无法觊觎皇权的君主。
但他在处理国内事务上虽然游刃有余,对外却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在嘉靖时期,倭寇的侵扰达到了自元朝以来最为严重的程度,同时蒙古残余势力的威胁也攀升至土木之变后的最高点。
明朝的国防力量像是被抽走了主心骨,无力回天。
04
看下教员说的: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朱厚照)、明英宗(朱祁镇)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教员确实对朱厚照有较高的评价。
朱厚照或许在私生活中的荒唐行径让人瞠目结舌,但在国家大义、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上,朱厚照却展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另一面。
他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大败蒙古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这些都是正德年间大事。
这证明他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明智和果断。
说明他不仅在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也是一把好手,能够在复杂的朝政中稳住局势,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明16帝中有13人是朱棣的嫡系子孙。
但真正继承了永乐大帝尚武嗜战基因的,恐怕只有朱厚照一人而已。
朱厚照,这位被标签化的“荒唐天子”,实际上是一位被误解的合格皇帝。
满清修的明史中,明朝就是个黑暗社会,满清才是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