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提到柔石时是这样说的。
这里鲁迅用“台州式的硬气”来形容柔石的性格,意指台州人具有一种刚直、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鲁迅提到柔石“颇有点迂”,这里的“迂”并不是指迂腐,而是说浙江台州人有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守。
鲁迅将柔石与方孝孺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有着台州人刚直的一面,台州人喜欢用“石骨铁硬”来形容一个人的“硬气”,这两人的脊骨都是“石骨铁硬”的。鲁迅对方孝孺的评价是“台州式硬气”,这是对台州人精神的一种高度赞誉,表明他们不畏强权、宁死不屈、敢于抗争的精神。
台州何来硬气?
浙江台州地形图
台州处山海之地,南以雁荡山为屏,西以括苍山为巅,东面抱海,西北则山脉连绵,千岩竞秀。近海平原处滩涂广阔,水网纵横。
《越绝书》这样描述台州人:
“夫越性脆而愚,山行而水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
台州人在山上行走自如、在水边居住无碍、在海上以桨为马;
他们来去如风,他们身佩锋利的兵器,
他们刚毅不屈,他们勇敢而不惧生死……
这种出自山海间的原始属性,“好剑轻死”的古越人习性,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风,铸就了台州人刚烈、倔强、执着、厚重、朴实的性格。
在文化层面,用一个词来形容台州人的这种性格,非“硬气”莫属。
明初,方孝孺,这位以笔为剑、以忠为魂的儒士,用他的硬气与不屈,书写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篇章。
自幼,方孝孺便展现出异于常人的聪慧与勤奋,他的学问在宋濂门下更是独占鳌头,文名远播。
洪武年间,他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未来朝廷的栋梁之才。
然而,世事无常,朱标的早逝让这份期望转向了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即位后,方孝孺被重用,成为了他心中的一股清流。
建文三年,燕王朱棣挥师南下,局势危急。
方孝孺挺身而出,向朱允炆建议采用缓兵之计,可惜未能挽回败局。
当朱棣的大军势如破竹,南京城危在旦夕之时,方孝孺再次站了出来,他力劝朱允炆暂避锋芒,而自己则坚守京城,誓与城池共存亡。
他铿锵有力的话语,至今仍让人心生敬意:“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建文四年六月,南京城破,朱允炆自焚而死,方孝孺则被捕入狱。
起初,朱棣并未打算取他性命,一是顾及姚广孝的嘱托,二是看重他在建文朝中的威望,希望他能起草登基诏书,以安天下。
当方孝孺被召上殿,朱棣亲自走下龙榻,试图以宽抚之辞打动他。
他缓缓开口:“方先生,朕知你乃忠臣,今朕已登大宝,你若能助朕起草诏书,朕必不薄待于你。”
方孝孺闻言,怒目而视,将笔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声痛哭:“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见状,心中不悦,但仍耐着性子劝道:“方先生,你何必如此固执?只要你点头,朕可以保证你的家人安然无恙。”
方孝孺听后,更是悲愤交加,他愤然写道:“燕贼篡位!”
朱棣的耐心终于被消磨殆尽,他怒喝道:“你竟敢如此无礼!难道你就不怕朕诛你九族吗?”
方孝孺昂首挺胸,声音震天响:“便十族又何妨!我宁死不屈!”
朱棣被他的硬气所震撼,同时也被彻底激怒。
他下令将方孝孺的嘴割裂至两耳旁,使其无法再言再骂。随后,他又将方孝孺押回狱中,并实施了历史上最惨烈的灭族案,十族873人被杀。
在狱中,方孝孺得知了家人和朋友的悲惨遭遇,但他并未因此动摇。
他深知,自己的忠诚与坚守已经超越了生死。当朱棣再次派人前来劝降时,方孝孺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我死而无憾!”
建文四年六月二十五日,方孝孺被车裂于市,终年四十六岁。
他的死,是忠诚与硬气的最高诠释。
而他那慷慨激昂的绝命词,更是让后人感受到了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多年后,当明仁宗朱高炽即位时,他感慨于方孝孺等建文忠臣的忠诚与牺牲,下令宽赦他们的家眷。
而明神宗时更是建表忠祠褒扬建文忠臣,方孝孺的名字赫然在列。
山的硬气、海的大气、水的灵气、读书人的士气,共同构建了台州人的气质与秉性。
台州的儿女们绘制了一幅幅“台州式硬气”的画卷:
辛景发动军民筑城抵抗孙恩;
任旭拒不出仕但敢于直斥官吏;
南宋杜浒千里单骑追随文天祥,不离不弃;
陈函辉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起义兵抗清;
柔石刚烈执著,坚持真理决不苟且……
这硬气,是纯正风气,是大刚志气,是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