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嘴的父子俩

文摘   2024-11-06 07:30   湖北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史记·陈涉世家》

作者司马迁写出这句话时,已切身感受到质疑或挑战皇权的后果。

 

01 一句牢骚引发的悲剧

 

在北周的金州,有一位名叫贺若敦的将领,他的战绩辉煌,功勋卓著,却总是抱怨自己的地位与待遇不成正比。

他的同僚们早已官拜将军,而他,却仍旧是个小小的刺史。他的心中充满了不服与不平衡,怨气冲天,仿佛是个行走的牢骚制造机。

 

贺若敦的牢骚并不只是私下里的小抱怨,他的言论直指朝廷的不公和皇帝的不仁。


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与金州的距离并不遥远,直线距离不超过二百五十公里,对于古代的交通来说,不过是几天的马程。

因此,贺若敦的牢骚,就像是一封没有邮票的信,很快就送到了北周皇帝的案头。

 

朝廷派出使者前往金州,想要调查这位牢骚满腹的将领究竟是怎么回事。

按理说,面对朝廷的调查,贺若敦应该收敛一些

但他偏偏不,反而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大吐苦水,怨言不断,彻底放飞。

他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火上浇油,让本就敏感的朝廷更加警觉。

 

当时的北周皇帝是武帝宇文邕,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然而,真正掌握大权的却是权臣宇文护。


宇文护对贺若敦的抱怨极为不满,认为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派人将贺若敦带回朝廷,不容分说,即刻赐死。

 

贺若敦临死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用自己的生命给儿子贺若弼上了沉重的一课:谨言慎行,管好自己的嘴。


为了给儿子留下深刻的教训,他甚至用锥子刺伤了儿子的舌头,希望他能记住这血的教训。

 

02  儿子的谨慎与风波


儿子贺若弼继承了父亲贺若敦的血脉,也继承了父亲那锥心刺骨的教训。

他深知,在这个充满权谋的朝廷中,一言不慎,就可能步父亲的后尘。

 

在北周朝廷,贺若弼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他总是能在复杂的政治漩涡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有一次,好友乌丸轨和他私下讨论太子宇文赟的不足,贺若弼表示赞同,还怂恿乌丸轨找武帝反这事

乌丸轨胆大妄为,竟然直接向武帝提出了更换太子的建议,并说贺若弼也赞同他的建议。


当武帝询问贺若弼的看法时,他立刻想起了父亲的告诫,当场改口,声称自己对太子的评价甚高,没有任何不满。

这一幕,让乌丸轨“目瞪口呆”,也让武帝深受震憾“


贺若弼用他的演技,成功地将自己从一场可能的政治风波中解救出来。

 

他对自己的言行把控得如此之严,以至于在隋朝建立后,他依然能够保持这种谨慎。


隋文帝杨坚对贺若弼的才能颇为赏识,让他参与了平定南陈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贺若弼虽然功劳不小,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任何不满情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这儿子还真是把父亲的话记得牢牢的,并付诸实施,哪怕是卖友求荣。

 

03  父亲悲剧的重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贺若弼的野心随着他的功绩一同膨胀。

在隋朝,他不仅是战场上的猛将,也是朝堂上的智者。他参与了隋朝平定南陈的战役,功劳显赫,却始终未能得到他心中所渴望的宰相之位。

 

贺若弼的内心开始蠢蠢欲动。对自己的地位和待遇感到不满,这种不满,就像是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忘记了父亲的教诲,开始在公开场合发表对朝廷的不满,甚至讥讽时局,怒怨朝政

 

他在私下里对高颎和杨素这两位宰相评头论足,称他们为“酒囊饭袋”,认为他们不过是占据了高位的无能之辈。

这种言论,无疑是在挑战文帝的用人智慧,是对皇权的直接冒犯。

 

贺若弼似乎忘记了,他的父亲是如何因为口无遮拦而丧命的。他的言论很快传到了文帝耳中,文帝虽然大度,但也不是无底线的宽容。

贺若弼的不满和抱怨,最终让他从将军的宝座上跌落,被革职为民。

 

这一跌,对于贺若弼来说,本应是一次深刻的反省和教训。但他的野心并未因此而熄灭,反而在民间的自由空气中愈演愈烈。他开始写诗讽刺时政,用文字发泄自己的不满。幸运的是,文帝并未对他下狠手,他得以保住性命。

 

流转,文帝去世,炀帝杨广即位。炀帝与贺若弼并无深交,对于这位曾经的将军,他并不抱有特别的好感。炀帝的奢靡和专断,让贺若弼的不满再次找到了出口。

 

在一次北巡中,炀帝的奢侈行为让贺若弼忍不住私下里议论,他批评皇帝的浪费和不顾民生。不久,便有人将贺若弼的怨言密报给了炀帝。炀帝听后大怒,立即以诋毁朝政的罪名将贺若弼定罪,下令将他处决。


这一幕,就像是他父亲悲剧的重演他们在其中都扮演着既可悲又可笑的角色。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贺若敦贺若弼父子俩的命运早已被织入了权力的巨网。

他们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那个权力不容置疑、不容分享的皇权社会的牺牲品。



“阿赛拜姜”有没有解?
权力的洞穴:梁武帝与乾隆的兴衰镜像
如此的罪大恶极,咋判的?
诺奖视角:制度、科学与兴衰
事情发生了,领导最后一个知道
沉没成本——决策的陷阱还是坚持的火种?
人事架构才是理解制度发生和演变的钥匙
教育的困境其实都在教育之外
清朝做错了什么?
杨笠、叶珂和共识
直言的代价:阿斯麦、周云逸、海瑞
只有选择轻放权杖,才能托起文明的重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