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沉没成本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它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却又常常被我们忽视。
简单来说,沉没成本就是你已经付出且无法回收的成本。
比如你买了一张电影票,即使电影不好看,票钱也退不回来了。
比如你投资了一支股票,结果它一路下跌,但你就是舍不得割肉,总觉得它会涨回来。
比如你为了一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项目前景不明,你也不愿放弃,因为你不想让之前的辛苦白费。
在理性的世界里,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但现实中,人们往往因为舍不得这些成本而做出非理性的选择。
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没成本的概念不断上演,它既是决策的陷阱,也是坚持的火种。
01 决策的陷阱
——三国时期,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在战争初期,刘备的军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局逐渐对蜀军不利。
夷陵之战形势图
刘备在战争中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但面对不利的局面,他没有选择及时撤退,而是继续增兵,试图扭转战局。
这种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沉没成本的影响——刘备不愿意接受之前的投入化为乌有,结果导致蜀军在夷陵之战中遭受了惨重的失败,刘备本人也病逝于白帝城。
这场战役也成为了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协和式客机
——上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 “协和”客机。这种飞机机身大、速度快,开发利用十分昂贵,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元。
然而在“协和”客机面市后,因为这种飞机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极其高昂,即使机票定价已经非常昂贵,仍然入不敷出,两国政府运营多年仍然连年亏损。
但因为两国都不甘让前期的巨额研发投入打水漂,只能硬着头皮运营二十多年,越亏越多,终于在2003年将“协和”客机退役。
02 坚持的火种
——秦朝末年,项羽率领的楚军与秦军在巨鹿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项羽在渡河后,命令士兵“破釜沉舟”,意在告诉士兵们已无退路,只能勇往直前。
这一决策背后的心理,部分源自于沉没成本的考量——既然已经来到了对岸,那么回头的成本(即“沉舟”)已经付出,不如全力以赴。
最终,楚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巨鹿之战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
项羽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将焦点放在了未来的战斗上,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一定的成本投入成为了沉没成本,但他没有放弃。
据估计,爱迪生和他的团队试验了超过6000种材料才找到了适合的灯丝材料。这些早期的投入和努力,最终使得电灯泡得以成功发明,那些看似沉没的成本变成了照亮世界的历史性发明的基石。
03 坚持是胜利还是破产?
我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但有时候,坚持也可能是“坚持就是破产”。
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世界里,坚持一旦开花结果,那些曾经的沉没成本就摇身一变,成了炫耀的资本;如果一直没结果,那些成本就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如果姜太公没有等到周文王,他可能就成了历史上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笑料,而不是后来的“姜太公钓鱼——钓到了周文王”的传奇。
如果亚伯拉罕·林肯在政治生涯的低谷时选择了退出,他可能就成了历史上的“林肯砍柴——木不成舟”的轶事,而不是后来的“林肯砍柴——砍出了联邦的统一”的伟业。
所以,当面对那些已经付出的成本时,如何判断是该及时止损还是继续投入,这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这需要有能够看透云雾的眼光、有能够带领团队穿越难关的领导力;同时,也需要那么一点点运气和对环境的敏锐感知,有时候甚至更需要一颗大心脏和一点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