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日益成熟,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随之延长。但是很多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对生活中液体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究竟多少为宜不明,而部分血液透析医生对于干体重的概念不清,透析超滤设置何为合适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今天主要是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血液透析干体重的确定和脱水问题。
什么是干体重?
所谓「干体重」,是指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要的「净体重」。在干体重状态下,患者既没有水潴留,也没有脱水症状,是「五脏六腑」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存在」。
透析期间干体重的增长如何确定?
举个例子:血透患者小白兔,透析龄 5 年,干体重为 50 kg,此次透析前体重为 54.5 kg。
那是否是小白兔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多少就透多少呢?当然不是!在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量是有严格要求的。两次透析间隔期体重增长最好在干体重的 3% 左右,最多不超过 5%。
也就是说,小白兔干体重 50 kg,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最好不超过 50 kg×5%=2.5 kg ,最理想的状态 50 kg×3%=1.5 kg 。
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 55%~60%,分布于细胞内(40%)和细胞外(20%),其中细胞外水分包括细胞间隙约 15%,血管内约 5%,也就是说只有血管内这 5% 的水分才是透析时能直接脱出的。但是小白兔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4.5 kg,实际透析超滤可能不止 2.5 kg,有可能是 3 kg 或 4 kg 呢。
血透为什么从血管内脱水,却可以减轻患者组织间隙水肿?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血浆再灌注。当血液透析超滤脱水时,血液中的水分被清除出体外,此时,细胞内、细胞间隙的水分会缓慢流进血管内,进行补偿,维持血管内血液量的稳定,我们称之为血浆再灌注。这也是血透为什么从血管内脱水,却可以减轻患者组织间隙水肿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血浆再灌注的速度大概为 15 mL/kg·h,且发现超滤率<10 ~ 13 mL/kg·h 的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所以,50 kg 干体重的成人每小时的脱水量应该限在 50*13 = 650 mL,单次血液透析 4 小时,总脱水量限制在 2600 mL 左右,即体重的 5%。如果确实超出了,最安全的方法就只能延长透析时间或者增加透析次数了。
小白兔既往体重增长常大于 5%,脱水量超过了干体重 5%,没有发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了?NO!研究表明,容量负荷过多被认为是高血压、心衰、营养不良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等发生的重要机制;同时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
干体重是否一成不变?
病人的干体重和正常人的一样,是一个变数,随季节、年龄、饮食、排泄、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在换季增减衣物的时候,常常让患者与最佳超滤量失之交臂。另外尿毒症病人由于并发症也会带来损耗。
超滤量(脱水量)= 透前体重 - 干体重
干体重上下要有 500 mL~1000 mL 的浮动范围,这样病人透析后会比较舒服。如果病人的干体重定得比较低,在低血压的边缘徘徊,因为机器超滤有误差,超滤稍微多一点,体重稍微低一点就会掉血压或者胳膊腿抽筋,病人透后会感觉不舒服。
透前测量体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另外,透前体重也是容易出问题的环节:称体重之前,记得排空大、小便,包包、手机、大金链子、钥匙、厚衣服呀什么的,都要放到一边;透析称体重时,穿的衣服裤儿要相对固定,提前对衣服称重,更换衣服后需要重新测量。建议透析患者在家备电子秤,出门透析前先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
特别说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策划 | didi
投稿 | huangwendi@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