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的一位也在创业的朋友,在预种子轮(pre-seed)成功地融资50万美元。与他聊完后,笔者深感早期融资的艰辛与复杂,同时也看到了他清晰的策略与应对方法。这次分享一下他在融资过程中总结的几大关键经验,希望能为创业者们带来启发。
1. 避免过早接触风险投资(VC)
笔者的朋友直言,对于没有多次创业经历或明确产品市场契合度(PMF)的初创公司,过早找风险投资人通常是浪费时间。他建议创始人将重心放在打磨产品和改进核心指标上,与潜在用户多沟通,而不是急于要钱。
在与投资人交流时,与其在会议上直接寻求资金,不如用开放的问题引导对方,比如:“像我们这样的公司需要达到什么里程碑,才会让您感兴趣?”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投资人的期待,还能为下一步的努力指明方向。
2. 从小额开始,别贪多
他说道:“不要一开始就幻想筹集到4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笔者的朋友建议从天使投资人或个人网络开始,募集小额资金。这不仅更现实,还能避免早期稀释过多股权。他自己的成功融资就主要来自天使投资人,而这些投资人很多是他的人脉资源。
3. 融资比想象中更困难
他坦言,媒体上的融资新闻总是让人觉得融资很轻松,但现实却是,每一轮成功的背后都有至少50次失败的尝试。“融资就是这么残酷,尤其在预种子阶段,”他说。这提醒创始人需要为失败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被拒绝击垮。
4. 学会接受拒绝
他分享了一个心得:“不要把投资人的‘不’看作是对自己的否定。”许多时候,投资人的拒绝与创始人的能力或产品无关,而是因为他们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或者投资策略的方向不匹配。因此,不要让拒绝打击信心,而是从中吸取经验,不断改进。
5. 与投资人保持沟通
在获得几位投资者的支持后,他强调了持续沟通的重要性。他建议创始人提前设定预期,并通过定期更新(甚至直接打电话)与投资者保持联系。“这些交流不仅能增强信任,还可能为你打开意想不到的机会之门。”他说,这种主动性帮助他获得了后续资源支持。
6. 融资需要更长的时间
融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提醒创始人要为此做好计划,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现金流。他自己的融资过程就比预期拖延了几个月,但由于早有准备,团队并未因资金问题而陷入困境。
至于应该预留多长时间的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因每一个初创公司的开销情况而异。通常来说,预留半年的资金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7. 谨慎选择投资人
“不要为了区区2.5万美元,就让一个难以合作的投资人成为你的股东。”他说,找到合适的投资人远比筹集更多资金重要。好的投资人不仅提供资金,还能带来市场资源和支持,而“差劲的投资人可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
他举例说,目前他的27位投资人都十分支持团队发展,这为未来的融资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这哥们挺幸运。在我们的公司,除了笔者之外,还有六位股东。有些时候大家就会产生分歧,并不是每次都能迅速地达成一致。
8. 把握势头,顺势而为
融资的每一次成功都会带来外界对企业的更高关注度。因此,他建议创业者利用好每一次成功的融资进展,趁热打铁,进一步扩大市场机会。他自己在获得首批投资承诺后,就通过这一势头锁定了更多投资人。
9. 坚持就是胜利
“成功的融资轮次一开始看起来和失败的轮次没什么区别,都充满了拒绝。”他说,真正的区别在于坚持下去。融资过程充满挑战,唯有不断尝试、调整策略,才能最终取得突破。
笔者后感
这位朋友的融资经历提醒我们,创业从来没有“快速成功”的捷径,尤其在早期阶段。验证市场需求、坚持不懈的努力、明确的策略以及与人建立深度连接,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
融资不仅是对商业模式的考验,也是对创始人耐力的考验。坚持改进策略和调整目标可能最终带来成功。
对于正在寻求融资的创业者,他的建议很简单:坚持下去,不要失去信心。正如他所说,“成功的融资在一开始也是充满了质疑和拒绝,但如果能坚持到最后,你就赢了。”
希望他的经验能为创业早期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
【笔者简介】
85后博士
旅居北欧16+年
9年创业经验
14+年绿色环保材料行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