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地设定员工期权池的大小,为公司长期的发展留住人才

文摘   2024-11-05 08:00   瑞典  



最近的一份包括了约33000个初创公司融资情况的统计表明,从种子轮开始,初创公司员工期权池的规模在此后的每一个融资阶段会增长约1%。


各融资阶段员工期权池大小

• 预种子轮阶段:员工期权池的范围在0% 到15%之间,中位数为5%。这一阶段,许多公司刚刚成立,团队新成员较少,员工(非创始人)期权加起来总共也只占到公司所有股权很少的一部分。


• 种子轮阶段:范围在10.2%到20.5%之间,中位数上升到14.5%。随着公司的发展,创始人通常会增加期权池以吸引更多的早期核心成员,激励他们为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


• A轮阶段:员工期权池范围在11.0%到20.9%,中位数为15.2%。这表明公司在这一阶段通常需要吸引技术和管理领域的关键员工,扩大期权池便于招揽高质量的人才。


• B轮阶段:范围为12.0%到21.5%,中位数进一步增长到16.0%。进入这个阶段的公司通常已具备一定市场基础并开始扩充团队,员工期权池也随之增加。


• C轮及此后轮次:员工期权池的中位数分别为16.3%(C轮)、16.8%(D轮)以及 17.6%(E轮及以后),而范围则在12-25%。这些阶段的公司已经相对成熟,团队规模越来越大,公司需要持续用股权激励留住核心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

这种趋势背后有几个重要原因:

• 人才吸引和留存:公司在早期阶段通常会以较低薪资招聘创始团队成员,以股权作为长期激励手段。而随着公司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增多,通过扩大员工期权池分配更多股权,能有效吸引和留住技术和业务方面的专家。


• 降低未来的稀释影响:许多投资人或VC会在投资前要求初创公司先扩大期权池,尤其是在种子轮和A轮。通过提前完成扩大员工期权池,投资人可以减少在投资后对自己股权的稀释。否则的话,投资人作为新股东在投资后还得和老股东一样拿出自己的部分股权去供养新员工,显得不值当。


• 预留增长空间:随着公司从初创期向成熟期过渡,员工数量增加对股份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公司在早期阶段合理规划期权池规模,不仅能为新员工预留股权,还能在未来融资阶段避免过多股权分配引起的股东稀释。

对创始人的启示

1. 合理规划期权池规模:对于处于早期融资阶段的公司来说,员工期权池不应设得过大,以避免对现有股东股权的过度稀释。创始人可以参考该统计中各阶段的范围和中位数,根据公司规模和招聘计划来设定合理的期权池大小。


2. 视招聘需求动态调整:每轮融资后可以根据招聘需求调整期权池规模,以未来两到三年内的招聘需求为依据,不要一次性设定过大比例。


3. 设计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不同员工的股权激励需求各异,创始人可根据岗位的重要性设置股权分配。例如,高级技术人才和业务负责人可获得较多股权,而其他岗位的股权分配则相对少一些。此外,考虑设置分阶段行权、双重触发等条款,以更好地与公司发展步伐一致。

总之,创始人在设定员工期权池时应平衡人才需求和现有股东的利益,结合公司发展计划合理规划,从而实现股权激励的最大化价值。这种策略不仅能提升团队稳定性,也有助于公司在未来融资中的竞争力。

【笔者简介】

85后博士

旅居北欧16+年

8+年创业经验

14+年绿色环保材料行业经验

关注公众号后即可给笔者留私信


绿色材料创新创业
回答创业问题,分享创业经验,关注和传播绿色材料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