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在基层国企搞治理,有哪些区别?有什么注意?

企业   2024-11-05 06:30   北京  
混改风云公众号第1997篇原创文章
知风云:今天我们的讨论从一个数据开始。
作者|本咨询国企治理管控研究院
责编|亿亿 编辑|阿苓
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大致100家,央企各级企业法人数量大致五万家。这样算,央企一级企业数量和全部企业数量的比例是1:500。

按知本咨询不全统计,副省级以上地方国企集团大致有1300家,地方国企法人数量大致是十五万家。按此推算,地方国企一级企业数量和全部企业数量的比例接近1:100。

这就是说,从全国范围看,一家国企集团,平均会下辖上百家各级子企业。集团公司是少数,各级基层国企是大头。

对于国有企业的各项管理改革,除了为数不多但权责重大集团公司一级、二级企业之外,最为重要、最多工作、最应关注的,是这些数量众多的国企基层企业!

对于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这些公司治理主体,改革工作更是如此!

近期我们接触了不少基层国企的朋友,他们在公司治理改革中面对各种各样的特有困惑,需要在此方面找到适应自身特点的答案。

基层国企的党组织应该怎么做前置研究?基层国企的董事会要发挥什么作用?基层国企的经理班子怎么履职?

我们今日做个探讨。

总体来说,知本咨询的建议答案是“三基”:

  • 认识“基层”特点

  • 发挥“基本”功能

  • 完成“基础”任务

认识基层特点

所谓基层国企,有两种意思。

第一种,是中央企业或者各省国企集团一级企业下属的基层子公司。这些企业多数是大型集团企业的三级和四级组织,是企业集团运营的基层细胞和终端主体。

第二种,是地市级或者其他基层国资监管机构所属的国企。这类企业在国资监管体系中层级处于末端,企业单体规模普遍不大,但是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

将这类基层国企的治理问题单独拎出来讲,是因为它们的治理体系建设特点与我们通常提到的集团企业、大型公司有很多不同,这就是基层国企的特点。

  • 党组织特点:支部(总支)是主体

基层国企总人数不多,党员数量很多难以达到成立独立党委的标准,因而多数党组织是以支部(总支)的形式出现。

这就使得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前置研究工作,出现新的状态,特别是少数基层企业负责人不是党员的情况下,如果推动这项治理机制实质落地,就需要仔细考虑。

  • 董事会特点:兼职人员多,执行董事多

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董事会,必须建构在“配齐建强”的基础上。而很多基层国企的董事会由于干部数量和编制不足等等原因,是没法大规模配齐专职外部董事的,很多基层企业的外部董事成员,都是国有股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兼任,还有一些基层企业,董事长也属于国有股东领导人员兼任。

同时,在很多基层国企,并没有设置董事会机构,从便利的角度设置了一名执行董事开展相关治理决策。

这些情况,都说明基层国企的董事会组织功能发挥需要认真思考。

  • 经理层特点:需要充分指挥空间

基层国企的经理班子,和集团企业的经理不同,不是通过对下的综合管理和职能管理来推动工作,而是直接面对客户,直接参加生产经营的现场指挥和决策,肩上的直接经营目标压力更大。他们就是战场一线的“团长”,完成战斗任务是第一使命。

从决策的角度上,经理层需要更快速的决策反应和速度来响应市场要求;从管理的角度上,经理层也需要有更充分的空间来开展现场指挥调动。

基层国企的治理特点,简单归结下来,就是上面这三条,支部(总支)是主体,董事会结构不完整,经理层需要更充分指挥空间。

发挥基本功能

那么,针对这些基层国企的独有情况,在治理改革当中,需要如何进行目标定位,采取哪些措施呢?

在9月底召开的中央企业董事会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明确提出到2029年在中央企业集团和各级应建董事会的子企业全面建立科学、理性、高效的董事会的要求。

这里面,关键是“科学、理性、高效”

知本咨询认为,对于基层国企而言:

科学就是针对基层党支部、兼职董事或执行董事、经理层等主体的特点,形成与之适应的治理功能安排,达到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目标。

理性就是实事求是,发挥基层企业的必要治理功能,但又不过大增加治理成本。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客观合理开展治理工作。

高效就是从企业发展目标出发,用治理机制推动经营管理高效进行,提升决策效率和效果。

在这个基本原则基础上,基层国企的三大治理主体,需要进行重点功能定位,使其在“基本功能”上得到充分发挥,并且相互支撑,形成合力。

1、党支部(总支):打造加强版战斗堡垒

作为党在国企的基层组织,党支部(总支)扮演着战斗堡垒的重要角色。

对于具有独立人财物决策需要的独立法人基层企业来说,党支部(总支)在一般支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开展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前置研究功能。

可以说,这样的支部(总支)就要形成加强版的战斗堡垒,不仅要支持经营班子的工作,还要通过集体决策方式,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发挥实质性作用。

2、董事会:打造防风险型董事会

基层国企业务特点是直接面对经营生产,投资和发展决策事项较少,同时董事会难以全面覆盖专职外部董事,在此情况下,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一般董事会功能目标,就不太适用。

根据相关国企子企业董事会建设的要求,这类基层国企重点是将“防风险”这个基本功能发挥到位,建设防风险型董事会。

防风险型董事会,就是通过股东赋能、董事监督等多种形式,将董事会的工作中心定位于帮护经营团队分析判断重大风险、开展过程监控,保障合规运营。

3、经理层:打造有效行权的经营班子

基层国企的经营核心是经理层,他们是战场的团长,需要有直接呼唤炮火的的权利和能力。

在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中,要特别加强国有股东和董事会对执行董事或者总经理的授权,通过有效授权清单的建立,给予团队一把手充分的现场指挥权限,让他们更好的“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

在经理层行权过程中,做好总经理办公会等集体决策工作,通过董事会的赋能和监督,让经理层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把以上两个部分结合起来看,就能够总结出一张图:

完成基础任务

基本功能要发挥到位,就需要基层国企在公司治理改革中,选好工作重点,优先把几项基础治理任务完成好。

我们建议,关键是“一个章程,三类制度”

  • 《公司章程》

新《公司法》将《公司章程》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国有企业需要全级次优化本公司章程。

基层国企的《公司章程》是本单位的治理制度原点和所有制度体系的核心,所以需要作为关键工作首先做好。

  • “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和支部前置研究制度

“三重一大”事项是国企治理体系决策内容的基础,关系到党组织前置研究、董事会决策边界和经理层权限内容。

建议基层国企高度关注本公司“三重一大”清单的优化细化工作,特别是在此基础上,将不属于本企业管理,要由国有股东进行决策的事项进行明确,建立起分层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

在此基础上,利用“三重一大”清单,深化优化本企业支部(总支)的前置研究事项清单。

  • 给经理层授权制度

在“三重一大”清单基础上,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由国有股东牵头,确定董事会需要充分授权基层企业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的核心内容,并形成规范的授权清单。

授权内容需要按照程序规定进行集体决策,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每年进行评估优化。

经理层得到授权后,根据授权不前置、前置不授权的基本原则,积极主动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 董事会监督和合规管理制度

建立和防风险型董事会相匹配的制度规范,同时全面加强企业合规管理的建设,将风险防范作为核心治理主线。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完以平,而后加石木焉,故其为室也坚。”( 北宋苏辙的《新论中》)

基层、基础、基本,是事物成长的起点和本源,构建好了才能行稳致远,这个道理已经很清楚了,关键是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干的好、干得准。

基层国企治理问题的解决,是其中一个篇章,我们今日讨论了三个内容,认识“基层”特点、发挥“基本”功能、完成“基础”任务,统称为“三基”。

全国20万家国企法人,绝大多数是基层企业,希望大家在治理体系建设改革中,都能有所思考、有所行动。


混改风云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 :wyf35729
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专家团队、最多原创管理技术、数百家大型国企咨询服务经验,业务咨询请联系小知老师:137 1778 2620

回复【董事履职】,领取主题课程






混改风云
关注混改风云,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国企改革先锋号,专注国企改革、创新、发展,深度文章+政策全景+国企大数据+改革商城,一站式为国企改革助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