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茅台财报学习内容,从整体上写了写茅台财报的关键词(茅台2023年年报学习①)。本篇从三大表入手,继续学习下具体的财报内容。
1 合并资产负债表
按照“先找钱、后花钱”的习惯,先看钱的来源。
1.1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23年公司资产2727亿,相比2022年的资产2545亿,增加约182亿; 2023年底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差额,显示公司有负债490亿(2727-2237)。相比2022年约495亿负债(2545-2050),2023年公司负债减少了约5亿元; 也就是说,公司2023年与2022年相比,资产增加了182亿元,负债减少5亿元。
1.2 负债明细
流动负债中,主要大头是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的120亿,合同负债141亿(预收货款),应交税费70亿(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应付职工薪酬54亿,其他应付52亿(经销商保证金、往来款、工程&材料质量保证金); 非常干净和健康的负债情况。
1.3 资产项目
看完负债,弄明白钱的来源后,再来看钱的去处。看钱的去处,主要看原来的钱有何变化,新钱(利润、新增股东投入和新增负债)花哪儿去了。
流动资产中,除去拆出资金,主要是货币资金691亿元,存货464亿元,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4亿元(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债务工具投资增加); 非流动资产中,主要有固定资产199亿元,无形资产86亿元,债权投资53亿(主要是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购买的债券),递延所得税资产46亿,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40亿(公司新增产业基金投资)。
1.4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就是茅台的股本,一共12.56亿股; 资本公积是股东的出资,不允许以现金形式分给股东,但可以转成股本,这个数据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没变过;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2157亿,其中约2131亿元是公司历年利润中的留存收益,分布在未分配利润1730亿元,盈余公积390亿元,一般风险准备11亿元。
2 合并利润表
删掉没内容的栏目,2023年茅台的合并利润表如下。
上一篇中已经分析茅台的营收、净利趋势; 2023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0.96%,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41%,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96%;
管理费用基本维持在10%以内; 自2020年以来,销售费用每年逐增,从趋势看,销售费用变动较大。可能年头好的时候,销售就不用太费劲,年头不好的时候,即使是茅台,也要卯足了劲去拓展市场。
3 合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关注点主要有三点:
关注点1:企业现金流特征,当经现流净额为+,投现流净额和筹现流净额都为-的时候,企业是最正常的“可持续性-奶牛型”。
关注点2:经营现金流净额是否为正,是否持续增长,净利润的含金量如何。
关注点3: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对比
以上三点对于茅台来说,都不是问题。
4 其他
分红
公司2023年现金分红388亿,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8.76元(含税); 茅台的分红一向慷慨,不愧是A股的“门面”。
拉一个表,统计茅台历年分红如下(蛮震撼的一组数字)。想起2013年那会,有个同事天天劝我买点茅台的股票,可惜那时候真的是不懂。
茅台自上市募集资金20亿,后再未从市场融资。而现金分红已经将近2500亿,分红已经是募集资金的125倍。
经销商
2023年的经销商非常稳定,年度新增1家,减少5家; 国外经销商连续几年在100家出头。
5 利润预测
看老唐预测茅台的数据,仿佛他是董秘一般。基本上预测得非常准,这是基于他对茅台的经营和各项数据了然如心的观察和推理。
结合他之前写得一些预测方法,我也学着练练手。
简化版的理解:
①茅台2023年年报里已经预告了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左右。以2023年营收总数为基础,可以得出2024年营收总额大概为:1506*(1+15%)=1732亿元左右。
②上一篇文章中罗列茅台历年归母净利润数据,一般归母净利的增长会高出营收增长几个百分点。假设为17%-20%之间。以2022年归母净利747亿为基础,可以得出2024年归母净利总额大概为:747(1+17%)~747(1+20%)=874~896亿元之间,可以写作885±10亿或880±10亿。
③然后,等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时,看公司发布的《2024年度公司预算方案》里的各项费用预计变动,套进去略加修正。业绩预测,搞定。
详细版的理解:
根据2023年的各项数据,以及已经发布的《财务预算报告》,可以制作一个表格如下:
这么算下来,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和上面简化版算的差不多。
6 估值
有了利润数据,估值就相对比较简单。
以无风险收益率估算,给茅台30倍市盈率,2024年的估值就是30*(880~885)=2.6万亿左右。
以每年15%的增长预估,三年后(2027年)利润大概在1340亿元左右。则三年后估值为30*1340=4万亿左右。
三年后估值的一半作为买入点,在当下可以占到市值的一些便宜。
注:以上为个人学习内容,不构成任何推荐。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