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15:体面做事

文摘   2024-11-03 07:31   江西  

嗨,大家好。

继续来读《芒格之道》这本书。

好的内容,建议你看原文;解读的部分,如有误,都是我的问题。

祝阅读愉快。

《芒格之道》这本书,有些年份的股东会讲话未收录,比如上一篇是2003年,下一篇就直接到2007年了,中间三年其实有,有机会找来读一读。

200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 1 巴菲特成功背后的各个因素

芒格说巴菲特的成功因素主要有:头脑、对投资有强烈的兴趣、起步早、高效的学习机器,芒格自己就是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所以他也特别推崇巴菲特这一点。

1.1 头脑

头脑不仅仅是指聪明、脑子反应快,而是不能存在一些缺陷和毛病,比如:挥霍无度、自哀自怜、抱怨、嫉妒、报复心理、极端意识形态。

1.2 终身学习

沃伦是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他活到老学到老。很多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最终泯然众人,但有些人不是特别聪明,最后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是特别聪明却取得了成功的人,他们是龟兔赛跑中的乌龟,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他们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投资行业的特点是学无止境。做投资,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在退休之后,都可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巴菲特的投资功力很深厚,但是到了老年时期,技艺更纯熟。

巴菲特起步早,头脑聪明,还是一台超强的学习机器,所以他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 2 伯克希尔优秀的原因

2.2 个人智慧和决策

做投资,或者运营公司,长期把权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更有可能创造非凡的成就。

入选篮球名人堂的传奇教练约翰·伍登(John Wooden)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他执教后期,他的胜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因为他悟出了一个道理:拒绝平均主义。

在球队的12名球员中,他根本不给最弱的五个人上场机会,最弱的五名球员只能给最强的七名球员当陪练。他集中使用最优秀的球员,让他们获得所有比赛经验。假以时日,他们自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篮球队也屡战屡胜。

可能做产品、经营公司,或多或少都需要这样一种角色和人物。

2.2 强化效应

心理学中有个强化效应的概念。无论做什么,不断得到强化,所有人都能做得更好。如果每次做得好都能得到奖励,人们会越做越好,沃伦·巴菲特也不例外。

强化效应仿佛一个正反馈,某个过程或事件的结果增强了初始过程或事件,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

所以,我们普通人也要时不时给自己一些“奖励”,一件事取得不错的进展,或者完成了阶段性任务,要给自己和团队一些积极的反馈。

与人共振,能量无穷。

2.3 信任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信任的缺失。很多人以为,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合规流程,层层把关、加强监管,才是正确的做法。伯克希尔没什么流程和制度。除非是监管部门的要求,我们根本不进行内部审计。我们织起了一张紧密的信任网,在我们的网中,都是值得信任的人。

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人们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信任可以驱动人们积极主动、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等。

当然,你值得被信任,才会被信任;你值得被信任,就会被信任。

# 3 成功之道

3.1 阅读和思考

如果你真想成功,真想取得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就,要甘坐冷板凳,日复一日地阅读。

在人类的脑力活动中,阅读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时做两三件事的习惯、电子设备不离手的习惯、总是一心多用的习惯,很难取得成功。

像巴菲特、芒格那样的人,他们很少同时做两三件事,总是在专心致志地阅读。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

几乎没有人是生下来就拥有智慧的,是生而知之的,必须腾出时间来思考。

不要整天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忙得没有时间思考。只要思考,就比没时间思考的人强。如果想拥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在艰难时刻有更好的表现,除了拿出大量时间思考,别无他法。

3.2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在人类误判的所有心理倾向中,我认为最严重的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在潜意识中,人的大脑总是把对自己有利的,当成对别人也有利。

在为自身利益考虑时,人的潜意识中会出现大量的错误认知。

因为这种倾向,人们总是能给自己找到很多理由。既然“小我”想要,为什么不满足“小我”?很多人有这种心理。总是顺着“小我”的性子,一生都过不好。

3.3 有所不为

有些投资,本来能赚大钱,但我们觉得我们不该做,就放弃了,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后悔。

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自己配得上才行。这个方法非常高明,特别是用这个方法的人很少,所以这个方法很有效。

正如巴菲特所说:“永远走大道,大道人少。”

# 4 体面做事:拯救所罗门的故事

1991年,政府决定把所罗门兄弟公司从债券拍卖市场中踢出去。为了让政府收回成命,沃伦费尽了苦心。

本来所罗门已经准备好第二天提交破产申请了。如果所罗门真破产了,势必引发轩然大波,对整个美国经济造成冲击。幸亏财政部部长尼克·布雷迪(Nick Brady)收回了成命,否则所罗门破产的后果不堪设想。与所罗门破产相比,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崩盘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尼克·布雷迪的家族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公司的原始股东之一。布雷迪判断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公司必然要走向末路,继续持有它的股票相当于等死。于是,尼克·布雷迪家族把他们持有的伯克希尔股票全部卖掉了。

布雷迪的舅舅马尔科姆·蔡斯(Malcolm Chace)也持有大量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公司的股票。马尔科姆·蔡斯非常看好巴菲特,他把自己的股票转让给了巴菲特,帮助巴菲特控制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公司。

在整个大家族中,尼克·布雷迪那一支卖掉了伯克希尔的股票,但他的舅舅马尔科姆·蔡斯这一支却始终持有伯克希尔的股票。尼克·布雷迪那一支看对了纺织业的未来,但马尔科姆·蔡斯这一支跟对了伯克希尔。

尼克·布雷迪与伯克希尔颇有渊源,他知道沃伦这个人,知道是他振兴了伯克希尔。我认为尼克·布雷迪因此对沃伦有一份信任。在他们通电话的时候,布雷迪听出来了,沃伦的声音有些哽咽,因为沃伦非常担忧,他很清楚,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了,如果财政部不收回成命,市场必然要经历一番腥风血雨。从沃伦的声音中,布雷迪听出来了,沃伦非常担忧。布雷迪被打动了,他相信沃伦,于是,他改变了主意。

好名声让人终身受益。

芒格曾说过:“尽可能体面地做事, 你在某个地方的所作所为, 日后会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帮到你(坑了你)”。

如果巴菲特在收购伯克希尔的过程中,没有给尼克·布雷迪留下好印象,所罗门的结局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历史可能被改写。

老唐曾说过,什么是体面做事。

【体面做事这个词,可以用巴菲特讲给员工的一个头脑风暴来具象化,巴菲特多次对下属这么说过(大意):

“你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假设有个大报记者,专门和你做对,就是想找你的碴儿,天天跟踪你,不管你做了什么,他都知道。你现在要做的这件事,明天就会详细发表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你的爱人、孩子、父母、亲戚、邻居、同事、朋友,以及你的生意伙伴等等,都会看见细节。想过后你能坦然去做,这件事就是体面的”。】

以前经常说:争取做个体面人,那时候还不完全清楚什么是体面。看完芒格和老唐的介绍,心有戚戚。

锋言冷语
读书与写字,产品与跑步,投资与创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