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交易
无
持仓情况
腾讯控股49%,贵州茅台16%,洋河股份12%,分众传媒12%,古井贡B 9%,陕西煤业2%。
上期持仓
腾讯控股49%,贵州茅台16%,洋河股份13%,分众传媒11%,古井贡B 9%,陕西煤业2%。
注①:采用席勒市盈率估值的企业,不估算三年后估值。
注②:除“当前股价”和百分比之外,其他科目单位为人民币亿元。
注③:持股比例=持股市值/账户总值。在无交易状态下,该比例也可能因每只个股股价波动幅度不同,而发生小幅变化。
注④:持股比例为四舍五入数据,例如10%代表实际仓位在9.50%~10.49%之间(不足1%的仓位采用实际数据)。
当周波动
本周沪深300指数基金510310下跌4.46%,实盘净值下跌8.62%。
收益情况
2024年内,沪深300指数基金510310涨幅16.40%,实盘涨幅28.50%。
自2021/8/17日以来,沪深300指数基金510310年化-4.98%,实盘年化6.11%。
申明
本文为个人投资记录,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满个人的偏见和错误。
不向任何人进行任何股票或基金的买卖推荐,文中提及的任何个股或基金,都有腰斩的风险。
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他人的判断或行为作出买卖决策。切记切记。
其他事项
1 情绪逆转
本周A股和港股都只有四个交易日,和上周相比,市场情绪极度逆转。我看了下实盘净值,9月28号是1.209,本周(10月12日)是1.208,相当于国庆及后面一周未开市。🤣
就在国庆前和十一期间,所有人都在喊“牛来了”,但十一后A股四个交易日,又基本跌回去了。上证指数10月8日曾踏上3600点以上,到10月11日A股收盘,将将守住3200点。
这时候,很多人又觉得A股不值得投资了。
实际上,我们手头上持股的企业,在这十几天里,经营有特别大的变化吗?企业从坏变好又变坏了吗?
都没有,不过是情绪在主导了这一轮的暴涨暴跌。
市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作为投资者,我们绝不应该跟着情绪走。
此刻,适合拿出格雷厄姆的文字看看,如果能背下来就更好。
投资者应该把市场行情想象成一位亲切的市场先生的报价,他是你私人生意中的合作伙伴。市场先生从不失信,他每天定时出现并报出一个清晰的价格,然后由你决定是否按照这个价格买下他手中股份或者将你的股份卖给他。
虽然你们两人的生意可能存在某些稳定的经济特征,但市场先生的报价却是不可预测的。因为,这个可怜的家伙患有无法治愈的精神缺陷。有时,他很高兴,只看到生意中有利的因素,他会制定很高的买卖价格,因为他担心你侵犯他的利益、夺走他的成果;有时,他又很悲观,认为无论是生意还是世界等待人们的只有麻烦,他会制定很低的价格,因为他害怕你把自己的负担转嫁给他。
如果他的报价很低,你或许愿意买进;如果报价很高,你或许愿意将你的股份卖给他;又或者你也可以干脆对他的报价不予回应。
市场先生还有一个可爱的性格:他不在乎被你冷落。如果你今天对他的报价不感兴趣,他明天会再给你一个新的,交易与否完全由你决定。很显然,他的狂躁抑郁症发作得越厉害,对你就越有利。
但是,你必须记住一个警告,否则无论做什么都是愚蠢的:市场先生只为你服务却不能指导你。对你有用的是他的钱包,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他在某一天表现得特别愚蠢,你有权选择忽视他或利用他,但如果你受到他的影响,那将是一场灾难。
2 茅台集团甲辰年(2024)茅台酒节
10月11日,正值重阳佳节,茅台集团迎来甲辰年(2024)茅台酒节,也标志着新一年度茅台酒生产正式启幕。在茅台,这一传统已持续了21载,不仅展示了茅台对传统酿造工艺的坚持坚守,更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深度诠释了茅台“质量是生命之魂”的品质信仰,让传统文化为茅台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这次活动,让我又连带着去重温了茅台的生产周期和生产工艺过程:(以下文字来自《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茅台酒生产周期较长,每年重阳开始投料,历时一年,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再经三年以上酒库存放后精心勾兑,然后再存放一年左右才能包装出厂,整个过程耗时至少五年。
茅台酒是怎么做出来的?
茅台酒的粮耗比为1:5,每吨茅台酒需耗费2.6吨小麦和2.4吨高梁。其生产过程有个密码“12987”,含义是说生产周期耗时1年,历经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每年端午节,新的生产周期开始。公司开始用小麦制作酒曲,称为“端午踩曲”。从小麦粉碎到成品酒曲产出,全程大致需要120天左右。重阳节前后启动酿酒,称为“重阳下沙”。沙,是当地方言,指当地所产红而细小的糯高梁。
酿酒工人将浸润过的糯高梁蒸煮、摊凉,加人一定比例的酒曲后,堆积成一个个两米多高的圆锥体,开始第一次发酵,称为“收堆”。伴随着发酵进程,圆锥体会由内而外逐渐升温。
大约需要一个多月时间,圆锥体外圈温度升至五六十度,并散发香甜酒味时,移入石条酒窖内进行封闭式发酵,称为“下窖”。封闭发酵约一个月后,取出并加入同等数量的新高梁(二次下沙),重复蒸煮、摊凉、加曲、收堆、下容的过程。
转眼就来到了岁末年初,工人们第三次对原料进行蒸煮后,开始第一次蒸留取酒。取酒后的酒糟,不再添加高梁,直接重复摊凉、加曲、收堆、下窖、蒸煮和取酒的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蒸馆取酒后,时间来到第二年的八月。历时一年的生产过程结束,进入储存环节。
每个轮次提取的酒,都有自身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就仿佛五线谱里的do,re、mi、fa,so、la、ti,没有任何一个音符可以单独谱出美妙的乐曲,但美妙的乐曲也不能缺少任何一个音符。其中,第一轮次提取的叫“糙沙酒”,它和第二轮次的“回沙酒”特点近似,都比较偏酸涩辛辣;第三轮次至第五轮次出酒最多、品质最好,被称为“大回酒”;第六轮次的酒为“小回酒”,品质略低于“大回酒”;第七轮次的“追糟酒”发焦发苦。
从第一轮次到第七轮次的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比例分别约为9%、14%、25%、22%、15%、10%、5%。它们最终被按照品质特点“合并同类项”,分为酱香、醇甜和窖底三种酒体,分酒质、分轮次进人酒库陶坛封存,成为勾兑茅台酒的“基酒”。基酒存放3年后勾兑成商品酒。茅台酒的勾兑不掺水,是用不同类型、不同批次、不同风格的基酒加上一定比例的老酒调和而成。勾兑好的商品酒会继续存放半年到一年,待完成醇化和老熟后,视市场需求灌瓶包装出厂。
通过这个工艺流程,我们可以大致看出:2010年端午启动的生产过程,于2011年内产出基酒。这些基酒将在2014年勾兑成商品酒,然后在2015年至2016年间实现销售。所以,每年公司披露的当年茅台基酒产量,可以作为预测四至五年后可销售数量的基础。
怎么样?茅台虽然是挣钱机器,但其生产周期还是蛮长的,工艺也并不简单。
3 腾讯回购进入尾声
10月9日,腾讯控股再次耗资7.03亿港元进行回购,全年的回购金额已超905亿港元。其承诺的1000亿回购计划,即将进入尾声。
由于腾讯计划在2024年11月13日公布第三季度财报,而港股规定财报前一个月无法回购,所以从下周开始到三季报发布期间,腾讯将无法完成回购。剩下的几十亿港元,估计是在11-12月之间完成。
2024年以来,港股回购金额屡创新高,尤其是在龙头公司带动下,港股掀起一股巨大的回购浪潮,相比2023全年已接近翻倍。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的回购总金额已达到2180亿港元,而2023年全年回购总金额为1268亿港元。
感觉这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4 财政部会议
10月12日,财政部“一正三副”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当天工作比较忙,一点也没看。当前的经济状况,肯定是不太好的,各部委也在想各种办法来提升和刺激经济。
我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关注这些的价值有限,宏观的东西大概看看即可,因为我们什么也决定不了,做好手头上的事就好,关注自己持有的企业是正常还是出了问题更重要。
5 其他思考
记录这周记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