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10:投资时的三种“不为”

文摘   2024-09-21 07:30   江西  

嗨,大家周末好。

继续来读《芒格之道》这本书。

好的内容,建议你看原文;解读的部分,如有误,都是我的问题。

祝阅读愉快。

注:因官方记录不详,故《芒格之道》中没有1996年的股东会讲话内容。1997年的股东会讲话内容比较多,个人认为有记录价值的也比较多,故行文比其他年份稍长。

在199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中,芒格谈到了好生意、年轻人的投资之路、关注个股估值而不是宏观政策、多元模型思维、投资时的三种“不为”等内容。

1997年西科金融股东会讲话

什么是好生意?

决定要简单

关键要分清资本投入的性质,搞清楚资本开支是不是为了维持现有业务而不得不投入的。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投入大量资本,有助于将来的成长,这样的资本投入是好的。你得有辨别能力,分清资本投入是否有效。

我们估值的时候,只是非常粗略地进行现金流折现分析。我从没看过沃伦用现金流折现法一步一步精确地计算公司的价值。不是那种脑子一转,就觉得特别合适,想都不用想的,我们就不投资。

好生意,每个决定都简单,想都不用想;烂生意,每个决定都困难,总是进退维谷、步履维艰。

有一位股东提问:类似餐饮业、酒店业、博彩业等行业的公司,此类公司的盈利可能不低,但是它们实现的自由现金流却不多。那么该如何对这些公司进行现金流折现分析?如何估值?

这里芒格的回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判断和辨别再投入是否值得;二是如何给这类企业估值。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们都了解巴芒二老都喜欢现金流充沛、资本不需大量重复投入的公司。当然,投入大量资本,也分情况。一个是为了维持现有业务而不得不投入的;还有一个会有助于将来的成长。很明显,后面这样的资本投入是好的。但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有助于提高资产收益率。

第二个问题,类似这样的企业该如何估值?

巴芒二老在很多地方都讲过企业估值的案例,但并不是精确地去计算现金流折算。也就是这里芒格所说“我从没看过沃伦用现金流折现法一步一步精确地计算公司的价值”。

他们的做法是要能够“一眼定胖瘦”。“不是那种脑子一转,就觉得特别合适,想都不用想的,我们就不投资。”

之前看老唐的书,印象中他举过类似两个生动的例子:投资类似于你不需要知道姚明的具体身高,但在一群人中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比别人高很多;驾驶一辆载物10吨的货车通过一辆承重50吨的桥,闭眼过就行,不需要额外思考。但是如果是通过承重12吨的桥,可能就需要考虑一下。

容错率要高

投资要选容错率高的好生意。有点管理问题,有点困难,有点错误,好生意照样还是好生意。

好生意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容错率要高。遇到点困难,遭受点打击,做出几个错误的判断,好生意还是好生意。

比如:芒格年轻时候在一座矿上工作,让他明白“好矿不怕管理差”。当你的生意具有垄断地位或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时,产品会带着你前行。即使遇到一些经营问题,但也无伤大雅。

年轻人的投资之路

投资更难了

咱们都是价值投资者,但我们的规模比你们大,投资环境恶化了,你们难,我们比你们更难。好在我们早已升级了思路:有的公司,即使我们以很高的价格买入,但还是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

按我们这种方式投资,必须准确判断一家公司的前景。也就是说,你不但要能看出来,一家公司现在的生意是好生意,而且要能看出来,它在将来的很长时间里仍然是好生意。在过去,传统的价值投资者认为,我们这种投资方式不可取。其实,这种投资方式是行得通的,但必须要把生意看准了才行。

这种投资思路,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再好的生意,价格太高,也不值得投资了。

当投资股票实现了丰厚的收益,比如连续多年,股票投资的收益都非常好。那这种正反馈效应,一定让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股市买股票,从而导致股价一直增长。

芒格说:这样的情形,反而不利于价值投资者,因为股票都脱离了低估区间,他就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标的了。

这和我们的直觉是不是相反?

当然,芒格,包括巴菲特后期的投资思路,是伴随优质企业成长。买入的时候估值高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前提是“把生意看准了”。同时,“再好的生意,价格太高,也不值得投资了。”

年轻人的投资之路

你们这些菜鸟是新一代的投资者,在你们今后的一生中,你们会有属于你们自己的机会。但是,如果说,你们想在今后五年里轻松致富,那可能不太现实。与你们周围的老鸟相比,你们的投资之路可能会更难一些。

年轻人前面的投资之路还长着呢。有时候需要播种,有时候需要收获,也有时候需要熬过寒冬、保住命。有个孩子问他的爷爷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做了什么。他爷爷说:“我活下来了。”

有时候能活下去就不错了。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事先做好准备。

我们经常高估未来五年会发生的变化,但又往往低估未来二十年会发生的改变。

对于年轻人的投资,要着眼长远。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先立足于不败,再考虑赚钱。就像芒格所说的“先活下来”。

股市估值

我们始终关注的是股市的估值情况。就股市的长期估值而言,我们最担心的情况,不是突然出现1987年那样的暴跌。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一直买股票,而不是卖股票。

芒格说,他着眼于长期买入股票,可能更在乎50年以后的股价,而不愿看到短期内股价一直上涨。

股价一直涨,涨到很高的价格,然后在高位形成一个平台,每年都小幅上涨,根本没什么回调。这种情况其实不利于价值投资者,因为价格回调就是买入的更好时机,而长期上涨的市场可能导致买入机会减少。

他比较担心的是:股价保持在高位,股息收益率保持在低位。这样长期来看,股数能买的少了,收益率也降低了。

多元思维模型

最基本的模型,工作效率最高,你把最基本的模型熟练掌握了,你的大脑就会比别人的大脑更好用。

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有时候,两个模型同时发挥作用,可能产生叠加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二加二未必等于四,而是可能等于六,甚至八。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这本书中有详细介绍“多元思维模型”的章节。

在我看来,芒格推崇的是:不要试图用一两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要在脑袋里装上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依照信息行动的框架。

在芒格看来,现实的商业世界中,相互影响的因素众多,我们必须学会处理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多元思维模型,正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之一。在芒格的思维模型中,典型的有:工程学的冗余备份模型,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和化学的临界点、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以及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

投资时的三种“不为”

不投资生产普通商品的生意

我们习惯买入后长期持有,用这种模式投资生产普通商品的公司,可能不太合适。

高科技行业的大机会不是我们的

电信行业和公用事业行业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有些行业,我们能比别人看得更明白,我们习惯在这样的行业里投资。

我们搞不懂复杂的现代科技,所以不投资变化迅速的高科技行业。也许其中有大机会,但应该不是我们的。

我不会为股票支付溢价

我从来不会以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有些公司的生意特别好,能看到更高的内在价值。但是,仍然要坚持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

有一个例外,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卓越的人,有机会追随他,你相信他将来一定行,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考虑抓住机遇。这时候,你可以支付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

学基本的东西,做踏实的工作

我们的方法是非常基本的东西。像我们这样做投资,你只需要在股票市场中找到定价错误的机会。你自身有一定的能力,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去自己擅长的领域中筛选,找出定价错误的机会。与别人相比,在某些领域,你具备优势,在其他的领域,你处于劣势。你应该在自己具备优势的领域中寻找机会。

首先,要找自己能看懂的机会,不做自己看不懂的投资。然后,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大量实际的工作。

“在自己具备优势的领域中寻找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出定价错误的机会。”这就是基本的东西,这些基础的、基本的投资方法不会过时。

所谓做实际工作,我理解就是用多元思维模型去分析行业,分析企业,看企业报表,进行风险评估,进行估值等工作。



你好,我是锋言冷语。


前安防、环境监测行业开发经理、产品经理。现创业者,给客户提供环境在线监测和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


业余时间主要用于投资、运动、阅读和写作。


如果对本人业务或文字感兴趣,同频可链接我。



往期文章

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09:在大概率赢的事情上下重注
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08:反过来想,应避免投资的股票
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07:投资就是比较
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06:不在下水道淘金
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05:聪明不怕晚
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04: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03:长期规划没什么用?
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02:用不用理发,别问理发师
读芒格01:有克制的贪婪

锋言冷语
读书与写字,产品与跑步,投资与创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