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上周看江南春的视频号,有一个视频他说:是非即成败,做“是”的事情就是“成”,做“非”的事情就是“败”。
道理就是这么的简单,但为什么我们总会有焦虑?因为中间还有两个字叫“得失”。
做“是”的事情短期内不见得立刻就能“得”,做“非”的事情短期内不见得就一定会“失”,可能往往是相反的。
江南春以自己为例,当年他的公司在美国上市。他给投资人讲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收购兼并40倍吃6倍。当时那三年,分众的EPS(每股收益)包赚不赔,市值也从二三十亿美金一路上涨到2007年的高峰86亿美金。
股价拉高后,江南春就想将股份套现离场。其实他当时知道兼并收购过程已经带来了一些风险,但他想的是:三年后,我套利离场走了,这些风险就和我无关了。
这件事情他的初心是“非”的,短期来看这就是“得”,好处是三年里股价涨了很多。
但很快,厄运就找上门了。“所有的噩梦就来自于,当你内心有一些不良想法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好事情找你。”
这也就是江南春经常在公开场合所讲的“因果”,你种了什么因,果一定会出现,只不过时间长短的问题。
做一件事情的初心是“非”的,可能从短期来看是得到,那反过来说,“非”的事情短期即便是“得”,将来也还会失去更多。
后来,分众被央视315曝光,然后又被浑水机构做空,叠加金融危机等事情,86亿美金市值,最低的时候跌到十亿美金以下。也就是江南春所说的,他经历过腰斩,不是横向腰斩而是纵向腰斩。86亿美金,前面的8没了。
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后,分众最终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后来分众借壳七喜控股重新在A股上市,那是2015年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江南春在不同的场合都会讲这个故事:
如果你可以不以短期的“得失”来判断事情能不能做,而是以“是非”来判断能不能做。
“是”的事情就做,“非”的事情就不做,那么你的决策就会变得非常简单,长期做事情的决心就会笃定。
这也让我想起了之前的职业道路,曾有一段时间内心做得非常挣扎。
前期做产品还满怀激情、信心满满,但越做越发现只能通过其他手段来达成效果。这时候你明知道做的事情是没有价值的无用之物,但狂热的市场氛围,公司挣钱的迫切需要,当然也有年底可能的绩效奖金,我被这些裹挟着,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
也是那段时间,我内心的压抑、焦虑反映到身体上,有一次就晕厥过去了。我现在想,那可能也是一种因果,因为内心的不良善,导致精神压力也好或者其他的焦虑也罢,所以命运就给了我当头一击,让我清醒过来。
要去做“是”的事情,不去做“非”的事情,因为是非即成败,用这句话一直警醒自己。
你好,我是锋言冷语。
前安防、环境监测行业开发经理、产品经理。现创业者,给客户提供环境在线监测和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
业余时间主要用于投资、运动、阅读和写作。
如果对本人业务或文字感兴趣,同频可链接我。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