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佩斯艺术家正在参加西岸美术馆常设展「肖像的映象」

学术   2024-08-14 17:30   北京  



让·杜布菲作品《体操爸爸》(1972)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佩斯艺术家参展


肖像的映象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三)

Mirrors of the Portrait

Highlights of the Centre Pompidou Collection vol. Ill


西岸美术馆

展厅1&2

2023年7月21日至2024年11月5日


佩斯艺术家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和张晓刚作品正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常设展“肖像的映象”中展出,并持续至 11 月 5 日。


作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系列常设展之一,“肖像的映象”集结了1895年至今的近300件蓬皮杜中心珍藏,涵盖绘画、雕塑、影像和摄影作品,为西岸美术馆历次展览呈现作品数量之最。展览从“时间”、“万物”到聚焦于“人”,全新常设大展以“肖像”为线索,探索现当代艺术发展史,通过呈现不同身份、领域或社会地位的肖像讲述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时描绘了“肖像”这一创作手法的历史发展及在艺术史中的转变。


“肖像”是生命与时代真相的忠实记录。“肖像的映象”开启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面对面”之旅,带领观众从对人类面部的认知,进入对生命、社会、时代的深刻洞察。展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世纪,但并未按惯常以时间线展开,而以15个主题章节贯穿叙事。展览从 “色彩”启程,历经“扭曲面部”、“声名显赫与籍籍无名”、“肖像与艺术家自画/自拍像”、“面具”、“上镜者”、“家庭肖像”、“幽灵”、 “怪诞者”、“到街头去”、“世界女性”、“致敬”、“镜子”等主题章节,至“脱帽致礼”结束。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西岸美术馆,上海

2023年7月21日至2024年11月5日

摄影:Alessandro Wang

亚历山大·考尔德

Alexander Calder

1926年,考尔德第一次从美国到巴黎旅居。正是在这一年后,他开始创作铁丝肖像——根据真实人物或者媒体照片,用钳子在空间中作画。在他的铁丝肖像作品中,有社会名流,也有无名之辈,比如这件《面具》。这件作品属于“透明的头”系列。这些头用线悬挂在空中,能够来回移动,观众也因此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这件作品。虽然这些可移动的三维雕塑作品仍是具象的,但却折射出了考尔德的艺术追求——一种空洞的、去物质化的雕塑。可以说,这些铁丝肖像预示着考尔德几年后推出的抽象雕塑作品。


亚历山大·考尔德作品《面具》(1929)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查克·克洛斯

Chuk Close

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超写实主义在美国兴起。查克·克洛斯是其代表人物之一。超写实主义拒绝抽象,选择能立即被辨认出的自然物体作为表现主题,并将其进行小心细致的“重新转录”。自 1967 年起,克洛斯的绘画作品中就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身份证件上的照片。他利用网格系统将这些照片转换了成绘画作品。80 年代后期以来,这种系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他开始以数码照片作为蓝本进行绘画创作,对零散的像素进行细致的渲染刻画,这幅为朋友阿尼·格里姆彻(Arne Glimcher)所画的肖像就是一个例子。


查克·克洛斯作品《阿尼》(1999–2000)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让·杜布菲

Jean Dubuffet

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为自己的戏剧表演《你好,混乱》想象并创作出了 175 个神秘而怪异的人物形象,《体操爸爸》《看守》这两件作品也在其中。1962 年,杜布菲为自己的“唔路波”系列作品创造出一种图像语言。通过在各种介质上应用这种图像语言,杜布菲成功使“平面雕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图像语言的特点表现为,一些在有限颜色范围内自发形成的线条会逐渐侵蚀所有表面。在这里,图形本身优先于作品所呈现的主题:作品中的人类形象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完全可以相互替换,全都淹没在一种由流动的随机线条组成的错综复杂的混沌中。


让·杜布菲作品《看守》(1972)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在《人物》(约1927)中,毕加索综合运用了立体主义画派简单朴素的色彩和形状,以及备受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所推崇的变形。画面中对人物双眼、锯齿状的口腔 - 阴道、平行线画出的头发等元素的处理手法在其为玛丽-泰蕾兹·沃尔特所画的一系列油画和素描中反复出现。沃尔特是他的情妇,在 1927 年创作本幅画作时,他刚遇到她不久。在这幅幽灵般恐怖怪异的《人物》中,我们看到画面的背景中已无任何装饰性元素,而这件作品也在毕加索的创作生涯中标志着一次重要的转折,并为我们呈现出诗意与情色的多重含义。


毕加索作品《人物》(约1927)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肖像在毕加索的作品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不仅因为肖像本身具有自传的性质,还因为其图像所具有的探索性和概念性。这幅《女人肖像》(1938)并不例外,也同样反映出毕加索创作镜像肖像的原则:展现出他心爱的模特——在此处是摄影家朵拉·玛尔——的个性、他作为艺术家的主体性,以及他自身艺术风格的蜕变。在这幅画中毕加索没有放弃“椅子上的女人”这一经典画法,并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代表朵拉,而暖色覆盖了她的身体和饰品,似乎在暗示着毕加索和朵拉之间的情愫。


毕加索作品《女人肖像》(1938)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里,毕加索得以对肖像艺术革新进行一系列实验。这幅《女人肖像》(1943年7月10日)见证了他对新模特、艺术家弗朗索瓦丝·吉洛日渐增长的兴趣。在这之前,朵拉·玛尔是他最喜欢的模特。朵拉·玛尔痛苦的表情和尖税的轮廓在这位年轻女人的五官中变得柔和起来,而以往在朵拉·玛尔身上使用的对比手法和朱红色在这里都让位于更浅的颜色和更柔和的色调。这种处理的灵感源自亨利·马蒂斯,尤其是这种将淡紫色、绿色与黑色并置的安排。


毕加索作品《女人肖像》(1943年7月10日)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毕加索作品《女人头》(1939年10月15日)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张晓刚

这幅带有自传属性的双人肖像表现出张晓刚自 1993年起创作的“血缘”系列中的形式特质。张晓刚对当今中国人的身份和记忆非常感兴趣,在系列作品中面了很多穿制服的形象。画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没有什么表情,面部特征几乎完全相同,眼神也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有时,他会将年轻的人物叠加在更为年长的人物上面,且经常应用各种色彩来打破画面单调的节奏,似乎试图通过这样的安排来象征每个人的独特性。张晓刚一共创作了数幅《父女》,并用这些作品来象征代际关系。


张晓刚作品《父女1号》(1999)在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常设展“肖像的映象”展览现场



图文致谢西岸美术馆



Pace Gallery

1960 – now

佩斯画廊创立于1960年,它是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佩斯画廊如今已步入第七个十年,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



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12层

12/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T +852 2608 5065

hongkong@pacegallery.com


pacegallery.com


Galleries

New York纽约 

540 West 25th Street and

510 West 25th Street
+1 212 421 3292


London伦敦

5 Hanover Square

London W1S 1HQ
+44 (0)20 3206 7600


Hong Kong香港

12/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852 2608 5065


Seoul首尔

267 Itaewon-ro
Yongsan-gu
+82 2 790 9388


Geneva日内瓦

Quai des Bergues 15-17, 1201
+41 22 900 16 50


Los Angeles洛杉矶

1201 South La Brea Avenue
+1 310 586 6886


Tokyo东京

1F; Azabudai Hills Garden Plaza-A

5-8-1 Toranomon, Minato-ku

佩斯画廊
佩斯画廊是一家国际顶尖画廊,自1960年创立至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11家分支空间。佩斯画廊在现当代艺术领域扮演着领军角色,代理了众多享誉世界的20世纪和21世纪艺术大师及作品,成功举办过近千场展览,并出版发行了近500本画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