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斯画廊参加 2024 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呈现二十余位国际艺术家代表作|展位 A10

学术   2024-08-30 16:30   北京  





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Frieze Seoul 2024


佩斯画廊

Pace Gallery

展位 A10


2024年9月4日至9月7日

COEX 会展中心

首尔江南区永东大道 513 号


佩斯画廊宣布参加 2024 年首尔弗里兹艺博会(Frieze Seoul),于 A10 展位呈现一系列当代艺术家新作与 20 世纪艺术大师杰作,以及二者之间极具活力的对话,其中包括李禹焕(Lee Ufan)、艾默格林 & 德拉塞特(Elmgreen & Dragset)、凯莉·曼宁(Kylie Manning)、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李健镛(Lee Kun-Yong)、尹秀珍和亚历杭德罗·皮涅罗·埃罗(Alejandro Piñeiro Bello),以及最新加入佩斯的冈崎乾二郎(Kenjiro Okazaki)等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


艺博会期间,佩斯艺术家将在首尔呈现一系列展览项目。佩斯画廊将于首尔空间举办两档新展:由日本前卫艺术团体“物派”领军人物李禹焕与马克·罗斯科家族合作策划的双人展“对应:李禹焕与马克·罗斯科”,以及中国艺术家王光乐在韩国的首个同名新作展。与此同期,首尔的美术馆机构分别展出艾默格林 & 德拉塞特、凯莉·曼宁的个展;尹秀珍的作品则将参加 9 月 3 日在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MMCA)开幕的重要群展“连接身体:亚洲女性艺术家”(Connecting Bodies: Asian Women Artists)。


Alexander Calder

Black Triangle, 1949

sheet metal, wire and paint

16.8 × 28.6 × 12.7 cm

Alicja Kwade

Silent Matter, 2019

acrylic, stones

120 × 72 × 54 cm

Yin Xiuzhen

Action No. 2, 2019

porcelain, used clothes

93.5 × 88 × 4 cm

亮点作品

Featured Works



罗伯特·印第安纳

Robert Indiana

LOVE  1966–1999


佩斯即将于首尔弗里兹艺博会上展出的《LOVE》(1966–1999 或 1966/1999)是罗伯特·印第安纳标志性创作中一件尺寸较小的雕塑作品。艺博会期间,艺术家的一件大型户外公共雕塑《LOVE (Red Outside Violet Inside)》(1966–1999)正在维多利亚公园中央草坪举办的首届 ART021 HONG KONG 香港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构之旅”单元展出,持续至9月8日;他的大型个展、第 60 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罗伯特·印第安纳:甜蜜的谜“正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Procuratie Vecchie 美术馆展出,并持续至 11 月 24 日。


印第安纳于 1966 年首次创造出堆叠的“LOVE”符号,彻底改变了美国艺术的视觉和语言景观。这些简洁醒目、棱角分明的字母呈正方形排列,其中“O”字微微倾斜,旋即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符号,在他所处的社会政治动荡时期代表着“爱与和平”的有力讯息。正如艺术家所描述的那样,这个“单字诗”(one-word poem)源于他职业生涯中对高速公路标志和抗议图像的美学和语汇的联系,以及他在基督教科学派教会(Christian Science church)的成长经历,在那里,“God is Love”(也是印第安纳另一个系列的标题)作为标语镌刻在礼拜平台上。针对“LOVE”这一符号,印第安纳在 1977 年的一次采访中解释道:”......纯粹是这个词在所有情欲和宗教主题方面含义的骨架,将其归结为书法本身的实际结构就像一个骨架。这是将其还原到最基本的部分。“印第安纳将这一具有复杂意涵的术语提炼为语言的基本形式,使其成为当代艺术史上最具辨识度的母题之一——LOVE。


如今,印第安纳的”LOVE“雕塑在各大机构和公共空间都占据显著位置,包括阿肯色州本顿维尔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爱荷华州得梅因艺术中心、约翰和玛丽·帕帕约翰雕塑公园、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约翰·肯尼迪广场(又称 LOVE 公园)、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Robert Indiana

LOVE, 1966–99 (conceived 1966; executed 1999)

polished bronze

45.7 × 45.7 × 22.9 cm



凯莉·曼宁

Kylie Manning

Haenyeo 2024


凯莉·曼宁(Kylie Manning)的新作《海女》(2024)以韩国济州岛上的海女命名,当地海女潜入 20 米深的海底捕获海产的习俗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


曼宁的作品以海水般的蓝色与绿色为基调,点缀以温暖的土黄色调,在转瞬即逝的脸或手的形象碎片,与大面积的抽象背景之间切换,捕捉了寒冷的中国南海的海域环境。前景中的两个人物相互伸手,在漩涡中寻求联系,象征着海女们深厚的情谊——她们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训练,其中许多人直到 80 多岁还在继续潜水。这件作品来自她的近期创作,回应了韩国的文化和地理历史,而这种地域特性正是艺术家创作的核心。在曼宁正在首尔 Space K 举办的个展“黄海”(Yellow Sea)中,也有一组新作采用了在黄海这一分隔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富含沉积物的水域中,发现并提取的矿物质。


曼宁的作品汲取了她在围绕海洋展开的生活经验,并与著名的海景画家,包括英国浪漫主义画家透纳(J. M. W. Turner)和 19 世纪美国画家(Winslow Homer)进行了持续的时空对话。在《海女》(2024)中,艺术家将济州岛地区与海洋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以及她自己一生在水中的经历融为一体。


Kylie Manning

Haenyeo, 2024

oil on linen

188 × 228.6 cm



梅莎·莫哈梅迪

Maysha Mohamedi

Crystal Jeremy  2024


梅莎·莫哈梅迪(Maysha Mohamedi)的新作《水晶杰里米》(2024)的标题和用色来自她工作室的邻居杰里米(Jeremy)——这名水晶销售商的房间里弥漫着平静舒缓的能量。


莫哈梅迪的绘画方法始于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概念上的锚点和一个谨慎挑选的色调。从这两点出发,她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作品——以丰富的色域风格淹没形式的群岛,由细腻、精确的线条相互连接。由此,艺术家创造出一个相互连接的形状和线条组成的宇宙,让人想到错综复杂的地下根系和神经网络,提醒着艺术家的神经科学背景以及她对有机和系统之间的交集的兴趣。同样,莫哈梅迪对调色作为一门科学知识异常关注,她在笔记本上一丝不苟地记录调色配方,也让人想起她成为职业艺术家之前,曾在实验室工作的时光。《水晶杰里米》是抽象与精确的独特融合,极细的线条环绕并穿过各种图形,崎岖不平的边缘令人不禁联系到艺术家生活和工作的家乡——加利福尼亚州——锯齿状的海岸线。她严谨的创作过程,加上对材料的深刻理解,使她的作品给人一种既随性自由又深思熟虑的感觉,这也是对她作品中情感与理性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审视。


博会同期,莫哈梅迪将在佩斯东京空间举办开幕个展,也是她的亚洲首展,展出其全新绘画作品。


Maysha Mohamedi

Crystal Jeremy, 2024

oil on canvas

124.5 × 104.1 cm




冈崎乾二郎

Kenjiro Okazaki


最新加入佩斯艺术家阵容的日本著名艺术家、理论家冈崎乾二郎将展出一组新作,是他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大型抽象画探索的延续。


这批作品充满活力,覆盖画布表面的丙烯颜料鲜艳明亮,从薄薄的一层变为厚重叠加的浮雕。从粉色、黄色和棕色的暖色调到水蓝色和紫色,艺术家的笔触似乎在相互融化、折叠和旋转,创造出富有节奏感的动态构图。虽然双联画的不对称分割创造出了不同的领域,但笔触之间却存在着不间断的对话,吸引着观众的视线穿过、环绕画布。冈崎乾二郎对色彩、纹理和平衡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一种不断变化的视觉体验,超越了单一的观看方式。这些画作精心设计的标题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为每幅画提供了诗意的引言。该系列作品被众多重要公共机构纳入收藏,包括日本爱知县立美术馆、日本直岛 Benesse Art Site 和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等。


Kenjiro Okazaki

Aimlessly navigating the canals, he would sometimes leap onto small islands overgrown with reeds, cheering up lonely bulls with his whistles. He'd pick berries from thorny bushes, poke at rabbit burrows to startle the young ones, and giggle at coots dozing on the water's surface. His feet were always muddy and cheerfully wet. / あてなく運河を巡り、葦の茂る小島に飛び移り、寂しげな雄牛を口笛で元気づけ、茨からベ リーを摘み、ウサギの巣を突っつき子ウサギを驚かせ、水面 で眠るオオバンに笑い、彼の 足はいつも泥だらけで朗らかに濡れていまし た。2024

acrylic on canvas

160 × 130 cm



艾默格林 & 德拉塞特

Elmgreen & Dragset

Did I Grow?  2024


在艺术家二人组艾默格林 & 德拉塞特的新作《我长大了吗?》(2024)中,一个由白色卡拉拉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男孩独自站立,一只手紧扣于胸前,其姿势暗示着脆弱或反省。他站在不锈钢测量仪上,仿佛正在接受医生的身高测试,唤起了人们儿时对于长大成人的期盼。艺术家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触及童年主题,探讨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和社会期望带来的压力。


《我长大了吗?》中被测量身高的形象暗指儿童经常受到的评判和比较——不论来自他人,亦或是自己。大理石和不锈钢是传统纯艺术中常用的、可保存多年的材料,而这一日常场景则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凸显了这一时刻的情感之重。大理石是古典雕像和理想身体的代名词,艺术家选用这一媒介来表现人物形象,似乎在批判往往从小就被强加给男孩的传统男性价值观。大理石坚固持久的特性提醒人们,绝不可能在一件雕塑作品中捕捉到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雕塑人物永远不会成长;它将永远保持不变。


Elmgreen & Dragset

Did I Grow?, 2024

marble, brushed steel, numbers and height engraved in black

208 × 54.9 × 70 cm, overall

142.6 × 54.9 × 28.6 cm, figure



李健镛

Lee Kun-Yong

Bodyscape 76-1-2022  2022


韩国行为艺术先驱李健镛的《身体描绘 76-1-2022》(2022)在黑色丙烯颜料上覆盖了大量醒目的蓝色。艺术家的笔触化为优雅的线条,画布顶部的线段最短,随着观看的视线下移,线条的长度逐渐增加。这件作品属于李健镛自 1976 年持续至今的“身体描绘”(Bodyscape)系列,展现出艺术家致力于记录绘画的身体性以及行为表演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李健镛在创作时会从不同角度位置接近画布——比如画布的背后或凑近画布表面——这样他便看不到画布本身。


在“76-1”系列中,艺术家站在画布后,始终保持同一个位置,创作出一系列自发的痕迹。由此产生的作品是他动作的华丽记录,是他接近画布角度的回声,是他手臂所能触及范围内的痕迹。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探索了如何通过身体和所选媒介留下的富有表现力的痕迹来记录表演。作为该实验性系列中的最新作品,《身体描绘 76-1-2022》进一步巩固了艺术家身为开创性行为艺术先驱人物的地位。


Lee Kun-Yong

Bodyscape 76-1-2022, 2022

acrylic on canvas

162 × 130 cm


佩斯亦将于展位上带来一件李禹焕于 1988 年创作的油画作品(他在荷兰国立美术馆花园的个人雕塑展将持续至 10 月 27 日),与佩斯首尔展出的作品遥相呼应。在艺博会之前,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为李禹焕举办的绘画和雕塑展将于 8 月 31 日开幕。


Lee Ufan

With Winds, 1988

pigments on canvas

162.2 × 130.3 cm


今年加入佩斯艺术家阵容的亚历杭德罗·皮涅罗·贝洛的一件抽象新作也将亮相佩斯展位。他的作品在生亚麻、粗麻或麻布等传统材料上创作,用色彩饱满的油画颜料创造出引人注目的画面,令人联想到加勒比海自然景观和民俗传统。他的抽象和半抽象作品具有超凡脱俗、充满幻想的特质,展现出艺术家潜意识中未被探索的地方。


Alejandro Piñeiro Bello

Paradisus, 2024

oil on linen

91.4 × 116.8 cm

Yoshitomo Nara

Title TBC, 2022

acrylic, grease stick, and colored pencil on corrugated board

62.4 × 61.7 × 3.5 cm

Lawrence Weiner

COVERED BY CLOUDS, 1989/2024

gloss green vinyl Pantone 354 C, gloss black vinyl Pantone Process Black C 

dimensions variable

Sam Gilliam

Slant II, 2014

watercolor on handmade paper

115.6 × 71.1 cm, sheet

Torkwase Dyson

Errantry (Tougaloo 4), 2024

acrylic on canvas

137.2 × 121.9 cm

Kiki Smith

Bouquet, 2017

hand painting, silkscreened ceramic melting colors, platinum and moon gold-pleated on white opaque antique glass

50.8 × 43.2 × 1.3 cm

Tim Eitel

Current (Conversation), 2023

oil on panel

24.9 × 24.9 × 3 cm

Robert Nava

Speed Demon, 2022

acrylic and grease pencil on canvas

182.9 × 182.9 × 3.5 cm

Pace Gallery

1960 – now

佩斯画廊创立于1960年,它是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佩斯画廊如今已步入第七个十年,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



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12层

12/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T +852 2608 5065

hongkong@pacegallery.com


pacegallery.com


Galleries

New York纽约 

540 West 25th Street and

510 West 25th Street
+1 212 421 3292


London伦敦

5 Hanover Square

London W1S 1HQ
+44 (0)20 3206 7600


Hong Kong香港

12/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852 2608 5065


Seoul首尔

267 Itaewon-ro
Yongsan-gu
+82 2 790 9388


Geneva日内瓦

Quai des Bergues 15-17, 1201
+41 22 900 16 50


Los Angeles洛杉矶

1201 South La Brea Avenue
+1 310 586 6886


Tokyo东京

1F; Azabudai Hills Garden Plaza-A

5-8-1 Toranomon, Minato-ku

佩斯画廊
佩斯画廊是一家国际顶尖画廊,自1960年创立至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11家分支空间。佩斯画廊在现当代艺术领域扮演着领军角色,代理了众多享誉世界的20世纪和21世纪艺术大师及作品,成功举办过近千场展览,并出版发行了近500本画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