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第四届“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评论终评活动综述(一)

文摘   2024-11-06 23:19   湖北  

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评论终评活动于2024年11月2日在武汉音乐学院(滨江校区)招就楼一楼报告厅正式召开。


本届“华乐杯”终评活动由论文宣讲与点评、学术对谈、学术报告三个部分构成。在开幕式之后(详见推文链接),正式进入终评活动的核心环节:论文宣讲与点评。


本次进入终评的选手共有17名,他们围绕参赛论文展开现场讲述,终评评委则对选手的论文及宣讲进行点评与指导。评委组由9位专家构成,他们分别是武汉音乐学院的胡志平教授、蔡际洲教授、孙凡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的郭树荟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的蒲方教授、吴晓萍教授,山东艺术学院彭丽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沈云芳教授,以及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学院的白晓炜教授。

胡志平教授

蔡际洲教授

孙凡教授

郭树荟教授

蒲方教授

彭丽教授

沈云芳教授

吴晓萍教授

白晓炜教授

本次终评活动的论文宣讲与点评环节分为“优秀民乐作品评论”(12篇)和“荆楚风格作品评论”(5篇)两部分,于11月2日全天和3日上午分3场进行。终评评委从17位选手中评选出8篇优秀论文。选手们宣讲的话题涉及当代民乐作品创作的音响特征、文化特性、音色探索、作曲思维、表现意象等多个面向,展现了选手们活跃的思维以及对民乐艺术的多维思考。


“优秀民乐作品评论”的论文宣讲与点评2日上午场由武汉音乐学院教师陈心杰博士担任主持,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曾焕伟、中央音乐学胡诗杰和朱茁然、上海音乐学院刘睿昕、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莫婉仪5位选手先后宣讲。

曾焕伟的发言论文题目是《水墨造型思维于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的音响转化路径解析—以刘青<点轨迹>第二乐章为例》。他通过介绍音响转化路径,解读了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思维——“造型思维”,即以“线”与“点”作为基本造型,通过散化节韵的流动、音色控制等技术手段塑造出线性留白、水墨形态下的结构布局以及线流音响形态。他还基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影响,引入了水墨意蕴,阐述了《点轨迹》这一作品中展露出的中国古典式的水墨美感内涵。

沈云芳教授和蒲方教授进行了点评。沈老师首先就两个问题进行探讨:1.关于节奏与节律的文字表述问题;2.关于留白技法如何呈现的问题。其次,沈老师提出了关于文章用词精确的建议,她指出“墨韵张驰”一词用在结构上会更好,“发展节奏”“复风格的对位”“线状风格”“韵味风格”等用词则因意义不够明确而有待商榷。蒲老师首先肯定了选手从音乐与绘画融合的视角来评论作品,同时建议应多从音乐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作曲家美学上的追求。其次,蒲老师建议应从节目单或采访上引用一些作曲家自己的音乐设想到文本中,会更有说服力。

胡诗杰的发言论文题目是《于立体山水中,寻民乐的对话融合路径——评史付红<高山流水——绝弦>》。她介绍了此作品的背景:原是中国当代作曲家史付红为低音革胡与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后经改编成为低音提琴与民族管弦乐队协奏曲。其次,她通过声音的时间结构、声音的立体空间以及民乐的重塑融合三个方面论述了作曲家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以及对声音融合对话的追求。

彭丽教授、孙凡教授进行了点评。彭老师指出选手将国乐与国画结合是一个很好的视角,体现出开拓的学科思维。此外,她强调应关注作品创作背景,低音革胡换成低音提琴的原因应深入探究,并补充了自己采访香港中乐团时的一些见闻,给予了选手一些启示。孙老师首先认为作曲家选用低音革胡作为主奏乐器很少见,同意彭老师的意见,应对作曲家选择低音革胡的意图做进一步阐述;其次,她建议作者对乐队与低音革胡间的协奏关系加强分析;最后,她与选手就写作规范进行了讨论。郭树荟教授补充指出,协奏曲具有乐器对话融合的含义,这种对话存在于乐器、乐队以及作曲家之间,而高山流水,自古就是一段佳话,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应把作曲家与乐器之间的对话更加突出强调。

朱茁然的发言论文题目是《小园香径独徘徊——评徐海博低音琵琶与钢琴作品<优昙华>》。她通过对作品音乐语言到首演者的若干演奏版本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阐释了作品“生死轮回、枯荣有时”的哲学意蕴与音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论述了表演者自身的理解与感受,解释了作品的真正内涵。

白晓炜教授和胡志平教授进行了点评。白老师指出应强调作品的本体研究,提出器乐作品评论的出发点应落在音乐层面,之后可以再从其他层面分析,作品的本体分析是第一位的。胡老师指出选手的文章标题很有诗意,同时提出两点建议:1.文章研究深度不够,例如音响结构、乐曲内涵可以深入探究;2.作品本体的音乐分析需深入,可以从节奏、曲式、材料发展、旋律形态等方面进一步分析。

刘睿昕的发言论文题目是《客与舟及岸——从秦文琛<阮组曲>看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简约性思维》。他通过分析作品中“客”“舟”“岸”三个层面所隐喻的“简约性”,论述了《阮组曲》的“简约性”从何来,如何表现,又能为当下的中国音乐创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等话题。并提出中国当代音乐的“简约性”思维能到何“岸”是需要整个中国作曲家群体一同努力探索的。

蒲方教授和彭丽教授进行了点评。蒲老师指出标题中的“客”“舟”“岸”应加引号,以表示是三种层次。其次,她与选手探讨了关于简约性与东方风格的联系的话题,其中涉及“在秦文琛老师作品中更强调‘单一化’还是更强调‘简约化’?”“简约性或者是简约主义是不是也呈现一些东方的作曲思路?”等问题,她指出中国当代音乐中的“简约性”创作思维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彭老师首先肯定了文章的切入点,认为文章标题“客”“舟”“岸”的使用很有意思。其次,她指出“简约性”“简约主义”“简约派”三个词是具有多维度的视角,如何界定和应用到一个专业的作品中去还需考量,并延申出关于中西艺术借鉴如何把控问题的思考。最后,她谈到对大家写民乐评论的感触,提出应加强对民乐本身和民族管弦乐队本身的思考。郭树荟教授补充点评。她提出作曲家秦文琛老师有着特殊的草原文化背景,如何在“即兴”和“简约性”这个层次上表达出作曲家这种东方情和民间性的特质,仍需要再思考。

莫婉仪的发言论文题目是《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析李博禅琵琶四重奏<悄然>》。她选用当代青年作曲家李博禅的琵琶四重奏《悄然》,通过分析乐曲中的结构布局、核心音调、音响构设以及声场构建等多个维度之间的紧密关系,阐释了作曲家独特的巧妙构思,并展开论述作品创作的立意和其蕴含的精神内核。


郭树荟教授和吴晓萍教授进行了点评。郭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1.这一作品所用的三段体结构是中国音乐作品普遍用的曲式结构,这种结构是否可以体现自然观这一点可以考虑;2.四重奏中的琵琶在音响、润腔、技法的层面应着重强调分析;3.作品分析与价值升华的衔接应再商榷。吴老师与选手关于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关于作品象征性意味如何阐释的问题,吴晓萍教授指出应从曲式结构、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作曲家的创作背景等方面去探究。2.关于如何站在作曲家的视角去领悟作品的深刻意义的问题,她指出在音乐评论中应变化多种视角去探究作品意义。蒲方老师补充点评。她指出选手应关注主题的选择问题。此外,她提出要考虑声音建构的问题,强调要从民族器乐演奏特点这一方面去思考。 


“优秀民乐作品评论”论文宣讲和点评2日下午场于14:00继续进行,西安音乐学院的高戈莹、华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的黄婷、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舒丹、浙江音乐学院的杨阳、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杨陈橙、中央音乐学院的黎泳婧七位选手进行了论文宣讲。

高戈莹的题目为《“捭”与“阖”之间:古琴重奏曲<捭阖>中的音乐形象与音色探索》。首先高戈莹介绍了乐曲《捭阖》的创作背景及灵感来源,接后,她从音乐形象与音色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捭阖》中的创新之处,该作品通过两张古琴模拟争辩,运用散音和泛音形成对比,创新演奏技法,表达作品内涵。她还探讨了作品创新与传统结合,提出学院派古琴教学对记谱、唱弦及左手技法的影响,认为成功的古琴新作品需深刻理解传统音乐内涵。最后呼吁作曲家从表演者处境出发,保持创作力与传统间的张力,为古琴新作品创作提供思考。

蔡际洲教授、蒲方教授和郭树荟教授进行点评。蔡际洲教授首先肯定高戈莹同学会弹奏古琴,十分了解其表现特点,并敢于指出作品的不足,值得鼓励。同时指出个别措辞表述不清的问题,并建议可以深入静态乐谱形态与动态音响形态的结合分析。随后,蒲方教授和郭树荟教授补充认为文中提到古琴 “演奏非乐音是一种创新”的观点则有待商榷。

黄婷的题目为《“戏”韵武“声”——王云飞民族室内乐<武生>的解析》。她首先介绍了乐曲《武生》这一曲目的创作背景。并从结构形态、旋律构思及音响塑造三方面入手,指出作品采用文武场交相分别的循环结构,与民间吹打音乐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并详细解析了作品中主题旋律的交织方式,塑造出浓郁的戏曲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她着重解读了作品中对锣鼓经的运用。通过单个锣鼓经及组合运用的分析,指出《武生》是对京剧音乐元素的创新再创造,展现出其中京剧音乐与民族室内乐融合的特点。

吴晓萍教授和白晓炜教授进行点评。吴晓萍教授首先认为其中详细分析了乐曲的运用手法,对作品中锣鼓经的运用总结到位,细致清晰,文章框架具有逻辑。随后就其中问题给出建议,可以精进对于地方戏曲的技法写作和调式的分析,对“结构力”概念的表达要更加严谨。白晓炜教授认同以上观点,同时建议文章的出发点应表述得更为清晰。

舒丹的题目为《以云起兴——筝曲<望云赋>的“云”意象三重诠释》。她就古筝曲《望云赋》进行了深度解析。该曲以“云”为媒介,她从三重维度对作品进行了解构:表层云之赋、中层云之情、深层云之志。表层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与陕西风格;中层表达作曲家情感与时空对话;深层蕴含学术使命与精神追求。舒丹指出,《望云赋》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创作技法,将个人情感、学术使命和精神追求融为一体,展现了作曲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吴晓萍教授、彭丽教授和蒲方教授进行点评。吴晓萍教授首先提到该作品有传承特色,且从浅层、中层、深层三方面诠释,整体构思完整,思路清晰。并且在文章中引用大量诗句,语言优美流畅。又指出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关于转调方面,是否应将悬宫转调与作品结构相结合,尚需进一步探讨;二是文章应更加聚焦于作品结构与主题精神及意象的融合。此外,认为对核心观点“云”的阐述较少。彭丽教授也提及传统音乐的分析问题。最后蒲方教授就陕西音乐风格与选手展开讨论,最终认为对于风格的分析与界定还需谨慎考虑。

周岫樾的题目为《“声”“形”“意”的合一——评陈哲作品<麻辣九宫格>》。她首先讲述该曲的创作来源。提到这首曲目以四川火锅为灵感,融合了四川民歌和川江号子元素,展现出独特的江湖气息。进而从声、形、意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阐释,指出其音声形式与麻辣感官体验的同构,以及声部关系中的协作与平等关系。后又分析了作品中的空间感和声场转移的创新手法,以及如何通过异质同构方式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深度融合。最后,她还赞赏了作曲家陈哲老师长期全面参与古筝创作、表演、教学和排练当中,认为这为其推陈出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郭树荟教授、白晓炜教授和胡志平教授进行点评。郭树荟教授先对周岫樾同学的演讲热情和写作风格给予肯定,认为该文章写作清晰,分析细致,希望继续保持写作热情。之后提出标题选择可再斟酌,可以更加突出“麻辣”特点。作品分析中再大胆一些。其中的美学视角可继续延伸。白晓炜教授也建议文章可以从更多角度分析乐曲的创新立意。最后胡志平教授就文章中提到的古筝“韵”的表现技法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未完待续......)






武音音乐学
以传播武音音乐学研究成果为主旨,搭建学界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