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第四届“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评论终评活动的“论文宣讲与点评”环节分为“优秀民乐作品评论”和“荆楚风格作品评论”两部分,共17位参赛选手,他们的宣讲内容和专家点评意见分两次综述报导(综述一链接)。
浙江音乐学院教师杨阳博士的论文题目为《汇南北乐韵,发笛音新语——秦文琛<咏笛>的当代中国民乐独奏创作表述》。在宣讲中,他从《咏笛》所展现的声响性和民族性出发,详细分析了作品的整体结构与构思,并以南方曲笛曲《鹧鸪飞》和北方梆笛曲《喜相逢》为参照,从音乐素材、演奏技法和听觉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其中的音乐语汇融合了南北笛乐风格的同时,还融入了当代音乐的特点。他认为,《咏笛》不仅展现了作曲家在民乐独奏创作领域的深厚功底和创新精神,更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趋势。
孙凡教授和蒲方教授进行了点评。孙老师首先给予了肯定,她认为杨阳对作品的分析细致全面,条理清晰,特别是以南方曲笛和北方梆笛代表曲目为参照,从音乐素材、演奏技法和听觉效果三个方面对《咏笛》“汇南北乐韵”风格的阐述,观点明确。她对文章中部分问题与杨阳展开讨论,认为分析当代作品时直接运用传统曲目作为参照的方式值得商榷,建议可以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对新器乐语言的讨论中。随后蒲方老师也就这一问题提出建议,认为文章可以继续加深对乐曲构成思路的分析,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解读可再商讨。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杨陈橙同学的题目为《调式偏音的游戏,中西交融之鸣响——评于洋扬琴重奏曲<西行>》。她从多元、抒情、着色、和鸣四方面对乐曲《西行》进行了深入评析。她指出,《西行》融合了丝路文化的历史特征和当今人文情怀,通过个性化的技法表达普遍情感,引起广泛共鸣。作品中旋宫转调和色彩性转调的调性变化成为引导听众探索音乐的重要线索。此外,她还强调了中西融合的创作思想在作品中的重要性,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个性表达和西方作曲技术的合理共存是当代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标杆。
沈云芳教授进行了点评。她首先对文章的完整性给予了肯定,称赞其文字流畅且表述清晰。接着,她指出了文章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丝绸之路等概念的介绍较多,文章框架在某些部分出现重叠,且文章的升华部分略显偏离主题;二是标题与内容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建议标题应更加贴切地反映文章主题;三是文章内容侧重于感性描述,对音乐的专业分析相对较少。
中央音乐学院黎泳婧同学的题目为《重复与差异——从姚晨的<怀古>看传统的现代性建构》。她首先从后现代主义学说介绍了“重复”与“差异”两个核心概念,并探讨了该作品在蒙太奇意识、动态平衡以及三维空间立体化思维等方面的独特表现。她认为《怀古》巧妙地以重复为创新基础,利用传统素材、技法、体裁等的“重复”,让传统与现代的差异得以凸显。最后她总结到,姚晨在《怀古》中不仅展现了精湛的音乐技艺,更体现了他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自由创造之精神。
沈云芳教授和胡志平教授进行点评。沈老师首先对黎泳婧同学的创作性思维给予肯定,认为其文章中运用的创新性音乐语言具有启发性。接着,她建议文章可以更多从音乐表现方面解读乐曲的现代性。并就文章中提及的“重复”与“差异”这两个核心概念与黎泳婧同学展开了探讨,认为核心概念的论述可以更为清晰。随后,胡老师同样建议道,既然作者使用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研究视角,那么,在分析作品时,突出后现代主义哲学中 “重复”“差异”观念的特性,才能让文章更具说服力。但同时,考虑到文章所及作品自身形态上是非常传统的,将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用于解读该音乐作品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
“荆楚专题论文宣讲与点评”于“华乐杯”终评活动第二日8:30开始。共五位选手进行了论文宣讲,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袁利军教授担任主持。
武汉音乐学院陈钰同学的题目为《“楚韵编钟,礼乐传承”——评编钟与民族管弦乐<楚宫夜宴>》。她首先指出作品结合了湖北地方民族民间“三声腔”的元素,并对楚国礼乐制度下编钟的独特用法加以介绍,结合音乐分析,提出作品具有现代创作手法与传统音乐元素结合的特点。她认为,作品中音声的象征意义与“礼乐相和”的文化特征,体现了荆楚地区音乐文化的包容性。
胡志平教授与吴晓萍教授进行了点评。胡老师首先肯定了文章中体现出的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其进一步指出,编钟与民族管弦乐队实况演出音响材料对分析该作品是极为重要且必要的,而不是仅仅是去参考电子制作版本的音响。其次,针对文中提及“编钟自出土以来始终未能成为一件独立的乐器被广泛使用”的这一观点,胡老师也指出了其中的片面之处,并建议学生在对有关编钟的创作、表演、研究和传播等多方面的资料搜集上做更多更扎实的工作,才能以更客观的视角对《楚宫夜宴》进行审视和评价。吴老师则在胡志平老师所提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点评,主要涉及有两点:一,应去现场获取作品的实况音响;二,编钟作为一件独立的乐器,应了解其相关的演奏形式。
中国音乐学院赵心瑜宣讲的题目为《歌哭同源,悲喜相乘——赵曦民族室内乐<家>析评》。她指出作品的创作以鄂西土家族女性出嫁仪式为背景,通过下行大二度核心动机“E-D”及其变体的贯穿,结合中西音乐技法,构建开放性的叙事结构,描绘土家族婚嫁仪式的人文魅力与社会文化内涵。她认为,作品在以悲为喜、悲喜交织的“大团圆”美学思想指导下,着力规避哭嫁习俗中的悲剧性元素,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沈云芳教授和孙凡教授对其文章进行点评。沈老师认为文章中对“悲喜同源”的意识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并指出文中应对作品的乐器组合形式作交代,对核心音调素材、音乐动机等表述的运用应明确;随后与赵心瑜同学对“曲式结构的开放性”进行探讨;最后,对于论文中的表述、文章的升华等部分提出了建议。孙老师首先表扬文章抓住了作品的重点,比如“减三声”、下行的哭腔音调以及歌哭的悲喜交集的内涵;其次,指出文中不足之处是对“开放性结构”的表述不够清晰。
武汉音乐学院许海鑫宣讲的题目是《钟声楚梦,悲韵遗响——评编钟与民族管弦乐曲<穆商殇>》。他指出该作品全曲以“悲”为基调,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以“穆商”二字为引,以琴曲《离骚》与琴歌《竹枝词》为主题素材贯穿全曲。通过对乐曲结构、编钟在音乐中的作用等方面来探究《穆商殇》的艺术特色,并探讨了作品的表现内容及其带给我们的后示。
蔡际洲教授、白晓炜教授进行了点评。蔡老师提醒注意遣词造句上的形式逻辑及文章的章法逻辑,指出文章中部分措辞存在的问题,比如标题的内涵互相之间不要相互包含等。白老师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注意文字要有逻辑、有美感;二是对于结尾部分的升华要基于作品本身。蒲老师作了补充,提醒选手思考如何在学术探讨中确立公正、客观的价值判断标准。
中央音乐学院刘黛妮宣讲的题目是《琴台筝声会知⾳——评古筝协奏曲<琴台之⾳》。她指出作品的构思以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知音美谈”为核心,其音调结合了荆楚地区民间音乐特点。她认为,作曲家以高超的“技艺”作为坚实基础,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之诠释,这些诸多要素共同保证了作品的艺术性以及区域特色。
彭丽教授和胡志平教授进行点评。彭老师给出三点建议:一是关于题目的层级,其中逻辑关系、字数的比重需重新考虑;二是部分语言还可以再斟酌、调整,结语部分表达不够明确;三是有关作品的技术分析还需再深入。胡老师就文章指出四点问题:一是资料工作还可以更精细,缺少首演者、指挥乐团、首演地点等信息;二是关于作曲家对乐器的选择,需要再查证;三是演奏版本的原因、整体上的呈现及不同版本的不同之处还可以再深入;四是结语部分不够深刻。
武汉音乐学院王菲儿的论文宣讲题目是《塑“傩仪”之声景,绘民乐以长流——评笙与打击乐合奏<傩舞>》。她通过作品创作灵感、题材与结构以及民间傩文化信仰三方面的论述,描述了作品中所构建的“神性”与“群众性”两个傩仪场景的声音景观。她还结合对荆楚音乐文化及形态特征的分析,深入评述作品对笙乐、对中国传统器乐、对荆楚音乐再度创作的意义。
郭树荟教授和蔡际洲教授进行了点评。郭老师认为乐评应着重文字描述,强调以听觉的实际感受去描述音乐的形态;其次是关于音乐的原生性与再创作的认知问题,提醒选手思考如何界定艺术化创作的“创新”。蔡老师指出文章中的一些细节问题:首先,傩戏是否属于宗教还需商榷;其次,他指出声音景观、音乐地理学这些概念应加注释;最后,在概念的运用上应更严谨,若既有的概念能够清楚表达涵义,就无需重新再创造。
11月2日至3日上午,本届“华乐杯”终评活动的“论文宣讲与点评”环节完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