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位选手的论文宣讲与点评(综述一)(综述二)完满结束之后,11日3日上午10:30,本届“华乐杯”进入接下来的两个重要环节:专家对谈和专题讲座。
专家对谈活动旨在通过民族器乐表演和研究领域专家之间的深入交流,推动民乐评论、研究、创作和表演的高质量发展。本次对谈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学院白晓炜教授主持,武汉音乐学院的胡志平教授、音乐学系蔡际洲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郭树荟教授,山东艺术学院的彭丽教授,及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沈云芳教授五位专家参与了对谈。
在本次对谈活动中,专家们深入探讨了民乐的发展历程、创作与研究方法、青年学者的成长路径,以及时代变迁下民乐的新特点。对谈话题不仅触及了民乐创作与传承之间的微妙平衡,还强调了民间音乐学习对于青年学者的不可或缺性,同时,实践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也得到了充分认可。此外,专家们还就民族器乐作品评论的独特性,以及作品分析论文的写作技巧分享了宝贵见解。以下是对这些精彩讨论的详细回顾。
胡志平教授首先以丰富的实例,生动展现了中国民乐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厚资源的同时,也借鉴吸收了西洋交响乐队的原则,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胡教授特别强调了每件中国乐器都拥有独特的乐器特性和语言特点,作曲家要想将这些特性最佳地表现出来,就必须真正熟悉乐器,深入了解其性能和表现力。
郭树荟教授在学术积淀与研究方法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她寄语青年学者,要重视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学习,这是无论表演、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离不开的最坚实的支撑。同时,她也鼓励青年学者面向未来,勇于在电子数字时代探索新方法,建立新的联系。郭教授还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学者在鉴定和取舍信息时,必须保持独立的判断和思考。
蔡际洲教授在发言中特别呼吁青年学子,写音乐评论时要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念。他指出,无论是民族音乐学还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评论的音乐不能仅仅停留在从谱子到谱子、从音符到音符的“爬格子”阶段。即使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亲身体验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对于各种不同的民族乐器性能的了解,更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
彭丽教授则就中国的民族器乐本身进行了深入剖析。她认为,各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贡献,使得中国的民族器乐至今仍然辉煌。在新时代的变化下,作曲家创作民族器乐音乐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有了更多的批判性思维和突破。彭教授还对此次活动中对民乐创作和民乐发展的关注情况表示欣慰,并建议青年学子要重视培养写作能力,认为这是基本且共性的能力,比单纯的知识积累更为重要。
在作品分析论文写作方面,沈芸方教授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她认为,在选题和对作品的选择方面,要喜欢、有共鸣;对于作品分析,要立足于音乐作品本身;在分析前,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文章最后的升华和反思,也要基于作品本身进行;此外,对于民乐作品的评论,要对民乐本身有深入了解,并深入民间、到实践中去获取第一手资料。
白晓炜教授对5位专家的发言做了总结:胡志平教授带领我们回顾中国民乐发展历程,揭示了当代民族管弦乐创新的路径,启发我们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思考;关于创作与评论的关系,他认为,理论评价是基于作曲家的文本及音乐家的舞台呈现基础上,并经过深入研究后的文字呈现;对于民族器乐作品的评价,如何从评价对象的音响中得到最后的写作灵感并著述于文字,这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正如郭树荟教授强调的“从传统中了解传统音乐”以及蔡际洲教授强调的“到实践中去”的观点,鼓励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彭丽教授对写作能力的重视,提醒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而沈云芳教授对作品分析的独到见解,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启发了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更深层次理解。
在专家们深入阐述各自观点之后,活动进入了提问环节。台下的师生们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专家们则耐心细致地进行了回答。
针对学生提出的“作曲家创作的民族器乐作品不是以传承为目的,而只是借鉴其中因素”这一问题,胡志平教授进行了深入解答。他认为,作曲家追求创新,如果作曲家完全按照传统音乐进行创作,那么作品的创新性何在?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雅俗共赏的,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并为其他作曲家提供灵感和基础。
武音音乐学系的青年教师陈心杰提及,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评论不但应该关照作品与创作,也应该关心音乐是如何呈现的。但从此次入选文论情况来看,似乎大家都更偏向于对作品的讨论,对音乐的表演及表演者、音乐会演出情况等缺乏关注度。陈心杰老师也借此机会向专家们提出了“如何写好音乐会的评论”的问题。郭树荟教授对此进行了回应。她指出,首先要抓住整场音乐会最终所呈现出来的主题;其次要关注作曲家、演奏家和时代的联系;在写作技巧上,要突破“人云亦云”式的写作模式,标题也要醒目;最后要持有批判性的精神进行深入思考。她还提出了对音乐会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认为音乐会作为独立形式存在的意义在于其艺术价值和审美追求。
有学生提问:“我们这场活动是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评论,跟中国其他的当代作品评论有什么样的区别,要不要强调民族器乐本身。”彭丽教授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创作和评论、专业与民族民间关系的问题。她强调了一个好的理论评论对于创作的指导性和认知提炼的重要性。同时,她也认为在创作中深挖民间和创新都是好的,这个标准来自评论家自身。共性的东西通过个性的作曲家以不一样的语言去表达并留存下来,就是经典的东西。
最后,彭丽教授还就学生提出的“我们这个时代的声音与以往时代相比,‘新’在哪里?”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她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新”,而这种“新”正是通过音乐作品来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她鼓励创作者与评论者勇于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题材内容,不必纠结于对民族性的单一理解。
在3日上午的专家对谈之后,当日下午,本届“华乐杯”系列活动的两场专题讲座如期举办。讲座分别由中央音乐学院的蒲方教授主讲《衡论华乐 承铸文化——民族器乐理论研究的建设与思考》,以及蔡际洲教授主讲《关于音乐评论标准的几点思考》,由武汉音乐学院的孙凡教授主持。终评评委、参赛选手和武汉音乐学院师生共同聆听了两场讲座。
蒲方教授的讲座总览了民族器乐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前景,并深入探讨了构建基于中国文化的“民族音乐体系”的重要性。讲座中,蒲教授介绍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发展历程及“华乐杯”论文评比活动,强调其对青年学者的培养和对民族器乐理论研究的推动作用。她梳理介绍了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倡作曲家用中国音乐自己的语言体系进行创作,将民乐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讨论。同时,蒲老师指出,在欣赏当代音乐作品及构建理论体系时,需关注传统器乐的多个方面,并借鉴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讲座的最后,蒲老师强调中国器乐音乐的传承是在一个个文化历史的链接中生成的,并表示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与表演研究需要反思二元对立逻辑,通过演奏家与作曲家的共同传承与创新来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
蔡际洲教授在讲座中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音乐评论标准的构建与应用,从学术论文评价标准出发,引申至音乐评论领域,指出音乐评论同样需要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他结合前人理论与个人实践,提出音乐评论应该设立不同的“本体标准”“文化标准”和“时代标准”,旨在根据不同音乐体裁、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进行灵活应用。在此基础上,蔡老师进一步以戏剧音乐为例,详细解析了戏剧性、整体性和可听性三大评论要素,强调了音乐评论需关注音乐与剧本的紧密结合、全剧音乐材料的布局与逻辑以及音乐的欣赏价值与听众接受程度。同时,他也着重指出了音乐评论应秉持客观性、公正性和专业性,评论者需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这些深刻而全面的论述,蔡老师不仅为音乐评论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推动音乐评论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建议。
在讲座的尾声,此次“华乐杯”活动的参赛选手及武汉音乐学院的学生们积极与蒲方教授、蔡际洲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就音乐评论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两位教授则耐心地给予了回答和指导。这次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音乐评论的理解,也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评论系列活动讲座不仅展示了学界在民族器乐理论研究与音乐评论方面的宝贵经验,而且为音乐学术训练和音乐评论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华乐杯”系列活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也为民族器乐艺术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