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在冬天发作几率加倍?提醒:上了岁数,在3个时间段,小心血管出问题
民生
2024-12-16 07:01
山东
冬天一到,医院的神经内科就开始忙碌起来,感觉脑梗病人在这个季节比春秋季更多了。是不是寒冷的空气能直接影响我们的大脑血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科学依据的。老李是个典型的退休老头,平时爱在温暖的屋里待着,饭后就躺在沙发上小憩。一天清晨,他像往常一样起床,却发现头晕眼花,差点摔倒在地。妻子王阿姨吓得不轻,赶紧扶着他坐下,轻声问道:“你怎么了?是不是昨晚又没睡好?”老李摇了摇头,缓缓说:“我也不知道,头好晕,连站都站不住。”其实,老李已经有些高血压,血管也有些堵塞,冬天的低温让他的血管收缩得更加厉害。特别是清晨这个时段,温差变化剧烈,正是血压波动最严重的时候。再加上他起床过快,血液供应还没来得及适应,于是大脑供血不足,差点引发脑梗。医生叮嘱他,冬天除了清晨的起床时间,还有2个时间点,可能悄悄加大脑梗的概率!只是冬天,老人又该怎么预防这个烦人的疾病呢?脑梗就是“脑部血管堵塞”。平时我们的血管就像是高速公路,血液就像是行驶在路上的车子。当脑部的血管被堵住了,血液就没办法顺畅流到大脑,让大脑一部分缺氧,发生损伤,出现严重后果。这个过程就叫做脑梗塞,平时常见的中风其实就是脑梗的一种。可为什么寒冷的冬天
要理解气温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寒冷的天气会让我们的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这对心脑血管健康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年纪大一点的朋友,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而有血管硬化或其他问题的人来说,冬天的低温就像是一种“催化剂”,加剧了血管的收缩,也就加重了脑梗塞的问题。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冬天的清晨,温差大,气温低,身体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血管还没适应温度的变化。如果这时急着起床,快速站起来,让本来就有点不稳定的血管遭遇“冲击”,血液流动瞬间变慢,大脑的供血不足,脑梗自然而然就找上门。有些人饭后就想要休息一下,可能直接坐下来或者躺下小憩片刻。实际上,这个时间段也是一个“危险期”。大家都知道,吃饭时,血液大量集中在消化系统,脑部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如果这时候趴在沙发上休息,在寒冷的冬季,血液流动本就缓慢,躺下之后血液循环更加不畅。过多的血液流向腹部,脑部的血液供应进一步减少,引发脑梗。晚上外出时,温度降得比较快。冬天的傍晚温差明显,很多老年人喜欢这时候去散步,吸一吸新鲜空气。这个时候身体刚经历了一天的活动,血管已经有些疲劳,再加上外界寒冷空气的刺激,血管会收缩得更厉害,血流速度进一步减缓。如果血管已经有问题,寒冷的空气就像是给已经脆弱的血管“雪上加霜”,加大了脑梗塞的概率。早晨起床时,不要急着站起来,最好先在床上坐一会儿,等身体慢慢适应。吃完饭后,不要立刻躺下,等一会儿再休息。而晚上外出时,别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过久,可以穿多点衣服,或者在温暖的地方做些轻松的活动,不要过度冷刺激。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都能为我们的健康提供很多保障。也许你曾经觉得这些“细节”不重要,但当你了解了脑梗发生的过程后,才明白这些小小的注意,可能真能救命。注明:所有图片已经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样并未影射任何事情,仅作科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