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的最佳时间不是“天刚亮”,而是这个时间,助眠又健康!

民生   2024-12-14 12:00   山东  

每天早上五点,张阿姨都准时起床,披上外套,换上跑鞋,在小区花园里绕着晨雾快走一小时。这个习惯她已经持续了五年。

她总说:“早起锻炼,一天精神得不得了!”然而最近,她却总觉得晚上睡不踏实,白天精神也有些涣散,甚至偶尔出现膝盖酸痛的情况。

“阿姨,您怎么又来了?”熟悉的诊所医生小王笑着问道,“是不是又膝盖不舒服了?”

“是啊,最近有点老毛病了。可能是年纪大了,免疫力差了。”张阿姨叹了口气,“但我一停止锻炼,就感觉心里就空落落的。”

小王耐心听完后,建议道:“阿姨,其实太早锻炼对身体未必有好处。尤其是冬天,天冷路滑,早晨雾气重,还容易影响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的健康。不如试试下午四五点这个时间段,身体状态会更适合锻炼。”

张阿姨半信半疑:“不是越早越好吗?”

“未必哦,科学研究可不是这么说的。”小王笑着解释道。

听完医生的建议,张阿姨决定调整作息,把运动时间换到下午。没想到才坚持一周,晚上睡得更香了,膝盖也没那么酸痛了。

那么,一天中最佳的锻炼时间是哪个时间段呢?锻炼时有没有哪些小细节需要我们多多注意?

为何太早运动对身体无益?

清晨运动一直被认为是健康的象征,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过早锻炼未必是最佳选择,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1.早晨气温低,容易引发心脑血管问题

早晨,人体还处在“刚启动”的状态。尤其是在秋冬季,清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雾霾和污染颗粒也较多。

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患者可能因血管收缩过度而导致血管破裂。

2.空腹运动,身体消耗过大

很多人喜欢晨练前不吃早餐,但空腹锻炼容易导致血糖过低,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人群,可能会头晕、心慌,甚至发生低血糖晕厥。

3.清晨激素水平尚未恢复稳定

清晨的皮质醇水平较高,这是一种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过多,可能对免疫系统、血糖调节和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因素说明,清晨运动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特别是中老年人,适当调整锻炼时间,不仅能降低健康风险,还能事半功倍。

一天中最佳的锻炼时间:16:00-17:00

根据人体生物节律,下午四点到五点是体温较高、肌肉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最好的时候。

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血液循环更加顺畅,身体的耐力和力量处于最佳状态。

此外,这时阳光温和,既不会像正午那样晒伤皮肤,又比清晨时段空气更清新。

《国际运动生理学期刊》的研究表明,下午锻炼时,人体代谢率提升,脂肪燃烧更高效,运动对改善血糖、血脂的效果更显著。

同时,下午运动还能提升体内的褪黑素水平。

褪黑素是一种与睡眠密切相关的激素,能帮助人们更快入眠,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中老年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好消息。

所以,如果您习惯清晨锻炼,不妨尝试调整到下午四点到五点,您会发现运动带来的效果更加明显。

运动时需要注意的4个事项

1.不要空腹锻炼

即使是在下午锻炼,也不能忽视能量的补充。在运动前半小时,可以适量吃点香蕉、全麦面包等易消化的食物,以防运动中出现体力不足的问题。

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快走、游泳、瑜伽和太极拳是不错的选择。强度不宜过高,运动时应以微微出汗、心率适中为佳。

3.注意运动时的安全性

特别是关节和骨骼脆弱的中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穿舒适的鞋,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如果是户外活动,要随身携带水和手机,防止突发状况发生。

4.做好热身和拉伸

无论什么时间运动,热身和拉伸都是必须的。热身能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减少受伤风险;拉伸则能缓解肌肉酸痛,提高运动后的舒适感。

结语

锻炼本是为了健康,但时间、方式不对,可能适得其反。

您愿意尝试一下“下午四点”的科学锻炼法吗?改变,也许会给你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注明:所有图片已经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样并未影射任何事情,仅作科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

青岛广播
青岛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广播中心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