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润童心,互遇美好——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环创交叉评比活动

文摘   2024-09-30 22:08   四川  

——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环创交叉评比活动

“境”润童心

互遇美好


环境无声,教育有声。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幼儿从环境中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

                       ——玛利亚·蒙台梭利


环境作为幼儿园中的一种“隐性”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为了深挖环境与幼儿发展相融合的教育价值,不断提升我园的教育教学质量。2024年9月23日-9月27日,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教育集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团环创交叉评比活动,老师们通过观摩集团内各园区班级的整体空间布局、主题墙创设、区角材料投放等,相互交流学习、研讨调整、取长补短。



【身临其“境”,知行合一】


从色彩斑斓的墙面到每一个精心制作的区角材料,无不体现出教师对暖小宝们成长的细心呵护和无限期待,教师们用一个个创意赋予了每个角落生命力。本学期集团打破“园点自评”常规,采取“交叉园点评比”模式,教师们在观摩、研讨和自我反思中,深入地了解适合各年龄段的环境创设,为教师们打造出更有教育价值的环境提供了参考和启发。





【北新分园VS蓝光分园】



十二幼北新分园和蓝光分园于2023年被评为“四川省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了更好地发挥园点的示范、引领作用,集团全体坐班教师参加了两所分园的环创观摩。


【小班组】

走进小班,就像走进了童话王国,一个个童趣可爱的动物形象瞬间让整体空间布局变得鲜活起来,主题墙上家园协同教育的过程历历在目,以及丰富、有趣的材料,暖小宝们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快递地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班组】

走进中班,发现老师们很善于发现幼儿的“一百种语言”,班级的墙面环境和游戏材料跟随幼儿经验生长的轨迹而“活”了起来,游戏材料的投放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最近发展区,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满足。



【大班组】

走进大班,“幼小衔接”的气息弥漫开来,大班幼儿在认知水平、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游戏经验也更丰富。在环境创设中,教师注重激发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探究的能力,强调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计划意识、任务意识等,在环境中留下独属于大班哥哥姐姐的成长痕迹。






【西区VS蜀都分园】


西区的墙面上布满了幼儿各种形式的表征,自主又自由,墙面互动性强,充分给予孩子正面评价,每块墙面上都留存着独属于暖小宝的成长印记。


正如蜀都分园外观上给人第一眼的整体视觉印象:小巧精致,当走进角角落落时依然会有相同的感受,就连一个小小装饰都充满了教师的教育创意,让孩子充满无限探索的可能。





【水碾河园区VS双城园区】



水碾河园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室内空间,将走廊环境与班级游戏联动。教师游戏思维的打开,让幼儿对于游戏的探索从空间的有限走向创意的无限,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也能让幼儿的游戏生命力肆意生长。


双城园区十分注重幼儿的实践探索,丰富有层次的游戏材料可供幼儿自主选择,“鲜活”的主题墙时刻与幼儿对话,让孩子恣意探索、茁壮成长。





【东区VS枫林分园】



东区教室环境的整体布局让人眼前一亮,四方的空间里有序规划了别样的生活和学习场地,井然有序的环境满足孩子的探索愿望和求知需求,落到细处的生活墙面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枫林分园的签到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每天用签到打卡,开启了幼儿园美好而充实的一天。根据年龄特点创设的签到墙趣味横生,衔接有度,共育花开,这不仅为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增添了一份仪式感,更激发了他们的时间观念,促使孩子积极地参与到自我管理中去。





【以研促学,互利共赢】


观摩结束后,各园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制定了研讨主题,与交叉评比的园点选择开展自主或联合的教研。在研讨中教师积极参与,分享观摩感受,围绕研讨主题谈困惑、寻方法,教师们相互“见贤思齐,见贤而内自省”。


如何凸显

区域材料的年龄特点

北新分园

区域设置是班级环境创设的必答题,直接影响幼儿游戏活动的质量。抓住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要领,将其融入班级学习性区域和创造性游戏区域的创设中,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孩子的已有经验、兴趣和需要,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全面发展。




幼小衔接背景下

签到墙的有效使用

东区、枫林分园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隐藏着教育契机。自主签到是暖小宝入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智慧。为了给幼儿打造温馨、有趣、自主、有挑战的签到处,教师对大中小班的签到墙的环境创设进行了再回顾,探索签到墙对幼儿关键经验、学习品质、儿童主体地位、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价值,结合年龄特点有层次地提供具有趣味性、操作性、动态性的签到环境与材料,引导幼儿在实际的探索操作中不断丰富认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基于儿童视角下

班级环境创设之语言的一百种

蓝光分园

倾听幼儿,接住幼儿抛给我们的球,然后再用合适的方式抛还给幼儿。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教师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幼儿的多种需求与表达(不局限于幼儿的口头表达),倡导幼儿的自主学习,强调幼儿情感、心理和个性化发展,注重收集日常活动中幼儿的言语表达、前书写以及艺术创想表征等内容,并有计划的进行展示与陈列,让幼儿在自己的语言世界中快乐成长。




养成教育在环境中的渗透

双城园区、水碾河园区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养成教育不争一朝一夕,在于日积月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墙面的隐性教育作用,可操作性强、互动性强、灵活性强的墙面环境和游戏材料能够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兴趣,哪怕是一面小小的光盘行动操作墙,幼儿也能够践行“劳动光荣,珍惜粮食”的使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西区、蜀都分园

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是“看不见的老师 ”,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幼儿感兴趣并且充满了“儿童感”的。教师应该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考虑幼儿的审美偏好,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体验和想法,凸显环境和材料的教育价值。




教欲行,师先行,教师们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点亮成长之路,一场场环创评比是创意与教育的盛宴,一次次的研讨更是巧思与创意的完美邂逅。在本次环创交叉评比活动中,教师们在实地观摩中互相学习,真切地领悟到了“教育环境以幼儿为本”的真谛。相信在这样一种积极温暖的环境中,孩子们也必将会度过一段快乐而充实的童年时光!




一点一滴皆用心,

一角一落皆教育。

倾听儿童的声音,

追随儿童的脚步。

在奇思妙想间,

彰显种种童趣,

以适宜的环境,

助推儿童成长!

图片:十二幼

文字:董思琪 徐正露

编辑:徐正露

审核:李岚 姚杨 曾艳梦



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教育集团
我们用爱养育、用心教育~感谢您关注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官方微信~我们致力于为爸爸妈妈提供育儿宝典,和您一起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