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揭秘:本科生普遍存在的致命弱点,竟是这个!

情感   2024-11-22 20:11   新加坡  



此时,我正在厨房煮着英式红茶,虽然说减肥,但我还是忍不住吃了一块曲奇饼干。

喝下一杯热腾腾的红茶,我的心才慢慢地舒展开来。

这几天是和学生密集往来的一段时光,不经意间发现,我竟已经在高校工作两年多的时间了。

相比其他一起入职的青年教师而言,我与学生的接触与往来更多一些。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除了授课,我相继带了6名硕士生,28名本科生。同时,在监狱学习、调研以及在外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大概也有9个多月的时间。

在与学生的各种交往当中,除了体会到为人师的责任、压力以及成就之外,我对本科生成长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一些较为深刻的体会和思考。

将这些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写给我的学生,也写给未来即将上大学的一些小朋友。

认真严谨的态度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在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决定我们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我在指导学生和带实习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大多数本科生缺乏认真严谨的态度。
比如,在实习工作中,需要学生制作周报,我在审核周报的过程中一度相当惊讶,除了标点符号、语法、用字用词等方面的错误,整个文章的写作更是缺乏明显的逻辑主线。
在我接受的学术训练和教育中,最为强调的就是逻辑训练。因此,我最为看重一个人能不能做到清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陈述自己意见和观点。
又如,在指导论文的过程中,我会耐心的和学生讨论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纲,令人吃惊的是,无论我的意见给的多么具体、明确,似乎学生们总是难以准确的根据我的意见进行修改。
最为糟糕的情况是,指导已经进行了几个回合,学生的论文还是一成不变。
逼到没有办法的时候,指导教师只能亲自一一写给学生,学生这才会继续推进和改善写作。否则,论文的写作就是原地踏步。
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01|教育对输出能力的忽视

在以往的教育当中,部分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学习和输入,缺乏输出的能力。所谓输入的能力,是指接受外部信息并将其吸收到内部的能力,包括信息感知、理解和吸收。
出的能力是指基于内部加工的信息,将其表达、传递或应用于外部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语言表达、写作、操作能力。
什么是人才呢?一种答案是,学了很多知识,拿到了不错的学历,这就算是人才了。
但是,只要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这似乎已经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答案。
同学们,等你们毕业进入社会以后,没人关心你输入了什么,而是主要关心你能不能输出,你能够具体输出什么,能够干出点什么。
曾经看到这样的话:学校是有限的游戏,按部就班,而社会是一场开放的游戏,需要你灵活应对。
输入,让我们看见世界,而输出会让世界和他人看到、认识你们。
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我所教授的课程中,以及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我总是会有意的创造一些机会,放手让学生去锻炼,去思考、表达、书写以及行动,以此增加他们输出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能够做到输出了,也要做到输出的准确性。
我记得读硕士期间,我和博士同门一起参加讨论会,期间我说了一个观点。劳老师让我准确地说出,这个观点的出处,是哪本书哪一页哪一行。
还记得当时我并不能答得上来,脸涨的通红。从此以后,我都会注意自己讲话的客观和准确,不带着含混不清的态度说话和做事。

02|教师对学生的过度指导

教师过度指导学生,导致学生为自己负责的意识不强。一些教师对学生能力信任不足,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尽快的完成论文,就采取手把手的指导,有的教师甚至直接给学生修改论文,放弃了对学生独立性的锻炼。

我认为,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这似乎是不可取的方式。从现在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看,也是不大友好的。

我在读硕士和读博士阶段,跟的都是学术大牛和首席专家这类,由于他们工作十分的繁忙,能够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我每次都异常珍惜和劳老师、秦老师相处交流的时间。

每次和老师交流,为了能够记下老师说的关于论文的修改意见,我都会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下,将整个谈话进行录音。回到家之后,将录音转成文字,继续进行梳理、阅读与体会。

当论文遇到一些瓶颈的时候,我总会不断揣摩和思考老师的建议,绝不会轻易的打扰老师。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有一次申老师同我讲了一些论文的修改建议,我很迅速的就把修改之后的论文发给了她。

结果,申老师几天都没有回复我的信息。在百般疑惑之后,我给申老师又发去了消息。

老师的回复是很严肃和庄重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我认为,你应该再沉下心去思考、体会我给的修改意见,确有深入的思考之后,再动手去改,而不是那般如此迅速。

同时,老师还建议我,在发信息的时候,要注意信息组织与表达的逻辑性,在用字用词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上都不应该犯错误。

除此之外,秦老师还明确的告诉我,不要把自己没有检查过的论文交给他看。在这方面,我受到过许多的批评。

因此,我在论文写作的最后阶段,总会把论文打印出来,然后拿着红笔,一一的逐字逐句去检查。

在很多成长的过程里面,正是因为得益于诸位导师的严格要求,我才慢慢的收获了一些成长与改变。

在严格的意义上,我们学校是一所教学型大学,有些年纪大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论文的过程中,确实是“亲自上阵”,这与我接受的教育以及学术训练可谓是南辕北辙。

值得一提的是,较之于那些老的教师,新的青年教师面对的各方面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除了备课、上课之外,还要“抽空”搞科研,参加一些学校事务性的工作。当然,还要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的家庭。

总而言之,过度的指导学生论文,给年轻教师不小的压力,压缩了他们的休息和学习时间。

我认为,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不易,不过分的依赖和打扰老师,也是他们需要学会的社交边界之一。


03|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认识

在求学的过程当中,我获得了许多方面的成长,但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自我管理。
于我而言,自我管理不仅仅是指学业投入这一个维度,它还包括对自由和责任的正确理解、积极心理的建设、情绪的控制与管理,身体的保养、爱的理解与付出、人际的交往互动、价值的澄清、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生活节奏的建立,等等。
我想得益于自我管理的养成,我十分清楚自己的节奏,目标和方向,能够恰当的将自己的生活和能量组织起来。
不管周遭的环境和人事如何变化,我总能够有气力去笃定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工作和学习。
许多学生在读大学时,尤其我们警校的学生,大多是按照学校既定的节奏和外在强制性的管理中生活、学习的。对于自我管理,他们似乎缺乏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比如,有的学生难以平衡学习和其他方面,有的学生采取较为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有的学生情绪管理不佳,有的学生疏远、不尊重教师,有的学生面对失恋不知如何正确处理,有的学生课堂不遵守纪律,有些学生社交礼仪表现较差等。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你们无论以后到了哪里,都能自己管理好自己。除此之外,自我管理的内容并不仅仅限于某一个方面,它是一个综合理解和提升自己的过程。
最后,我还有一点感想:家长对孩子的大学生活要避免过度的介入。
我曾经带过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无论在学校学习,还是在实习中,都出现过一些违纪的问题,实际上应该受到一些处分和惩罚。每当这个学生犯错时,她的母亲每次都给学校、班主任打电话,甚至有一次打到了实习单位,进行哭诉和抱怨。
我和这位学生有过一次较为深入的聊天。他的家庭条件不错,爷爷是清华大学毕业,姑姑们都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是一名医生,可惜的是,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
从小到大的事情,都是她妈妈帮他安排的,连大学的志愿填报,也是遵从妈妈的意见。
在大学期间,他妈妈每天都不停地联系他,只要联系不到他本人,就会给他的同学、老师打电话。
我想,爱自己的孩子,是没有错误的。但真正的爱,是学会适当放手,恰当的平衡好支持和自由,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处理挫折,承担责任,选择负责。

唤醒、陪伴自己

找到方法

迎来光明

—THE END—


 

长按关注,欢迎做客


番茄姐姐的小世界
大家好呀!我是番茄姐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2022年毕业,目前在高校工作。这个公众号是我读博士二年级(2019年)创立的,创立的初衷是为了记录读博,与大家一起共同成长。记录的文字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与观点,不见得都对,希望大家一起交流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