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新精准,全“例”共赴|病例分享:百岁老人粗隆间骨折围术期麻醉镇痛管理一例

健康   2024-11-21 07:02   上海  





病例提供

张琴 教授

巴彦淖尔市医院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100岁,身高155cm,体重50Kg

主诉:外伤致左髋部肿痛,活动受限4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4小时因摔倒致左髋部外伤,伤后自觉患处疼痛剧烈,不敢主动活动,逐渐肿胀遂送入我院。X片提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受伤以来患者无昏迷及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无腹痛腹胀,精神不佳。

既往史:高血压30余年,口服药物控制良好,自诉有“心肌缺血”病史,未规律服药。

体格检查:体温(T):36℃,心率(HR):78bpm,呼吸(RR):20次/分,血压(BP):168/95mmHg。发育正常,脊柱稍有侧弯,神志淡漠,精神可,查体合作。口唇无紫绀,心脏听诊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张口伸舌后仅可见硬腭,牙齿缺失;颈部活动正常,气管居中,甲颏间距为三横指。屏气试验32s。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96g/L(正常值:110~150g/L);肾功能:尿素氮15.5mmol/L(正常值:1.7~8.4mmol/L);葡萄糖(Glu):6.31mmol/L;凝血功能无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率,ST-T改变。

胸部X片:无异常

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硬化并少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射血分数(EF):58%。

肺功能:吸氧状态动脉血氧分压(PaO2)98mmHg。

术前诊断:1.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2高血压

拟行左侧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深入思考

Q1

该超高龄患者需要面对哪些麻醉难点?


张琴教授:简单概括而言,超高龄患者常伴随多种健康问题,如冠心病、高血压、精神淡漠和肾功能不全,这些因素会显著影响其生理机能。心肺功能的减退和肝肾功能的下降导致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因此在麻醉选择时需优先考虑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此外,超高龄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易发生不良反应,故需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由于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以确保手术安全并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Q2

麻醉方式如何选择?椎管内麻醉or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张琴教授:在选择麻醉方式时,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各有利弊。椎管内麻醉在高龄患者中需考虑其疼痛程度和是否能够配合麻醉穿刺体位,此外,患者的腰椎退行性变可能增加穿刺难度。另一方面,全身麻醉可能增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需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是否能耐受全麻,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快速苏醒能力。为确保麻醉方案的合理性,建议采用精准多模式镇痛理念,通过术前实施超声引导下的骶筋膜阻滞以缓解疼痛,提升患者配合程度。最终可考虑结合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并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全方位管理术程,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舒适与安全。



麻醉手术经过


麻醉前准备:术前备好保温毯和液体加温器。患者入室HR 76次/分,SpO2 88%(吸空气)。给予瑞马唑仑1mg镇静后,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动脉血压(ABP)151/74mmHg。


麻醉方案实施:选择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患者触及最痛点为股直肌及股外侧肌表面,皮肤瘀斑明显,超声探查见血肿,选择超声引导下进行髂筋膜阻滞和闭孔神经阻滞。随后患者取右侧卧位,L3~L4间隙进针,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缓慢推注利罗合剂(2%利多卡因10ml+1%罗哌卡因10ml)5ml,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未见剧烈波动。5分钟后再次缓慢推注利罗合剂5ml,麻醉效果满意。


术中管理:手术开始25分钟后,患者出现明显血压波动,由入室时的140/70mmHg降至90/50mmHg,心率无明显变化,怀疑为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导致低血压,推注麻黄碱6mg后血压升至120/60mmHg。10分钟后血压再次下降,再次推注麻黄碱6mg后,血压稳定在110/60mmHg左右。


麻醉小结:手术时间共40分钟,术后送入PACU观察,无特殊后连接静脉镇痛泵(。静脉镇痛泵使用羟考酮50mg,并使用0.9%生理盐水95ml稀释,设定持续输注速率为2ml/h,允许每间隔15分钟后追加0.5ml。术后两天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天内患者评分均为1-2分,表明镇痛效果令人满意,充分证明了个性化镇痛方案的有效性, 一周后顺利出院。



知识点链接

羟考酮注射液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应用方案

在大、中型手术,如:烧伤科、心胸外科、骨科、普外科、妇科等手术中,配泵方案可加入40~50mg羟考酮注射液。镇痛泵的参数可分为两种:方案一:电子泵100ml,首次剂量按需设置,背景剂量为1~2ml/h,单次PCA为2~5ml,锁定时间为5~10分钟。方案二:电子泵100ml,首次剂量按需设置,无背景剂量,单次PCA为3.5ml(或0.02mg/kg),锁定时间为5分钟。对于中、小型手术,如颌面外科和普外科等手术,术后配泵方案中加入20~40mg羟考酮注射液,镇痛泵参数设置则与上述相同即可。


在静脉注射或入泵使用羟考酮注射液时需稀释(可使用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水或注射用水稀释至1mg/ml);静脉注射建议在1~2分钟内缓慢给药。此外,针对多模式镇痛的联合用药,可以考虑将氟比洛芬酯2~3mg/kg入泵,或在术后48小时内每12小时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对于恶心呕吐高危人群,建议在配泵方案中加入托烷司琼5~10mg,以提升患者的镇痛效果并减少术后不适。


Q3

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张琴教授:为确保患者在术后获得个性化的镇痛管理,术后立即通过硬膜外推注氢吗啡酮0.4mg以提供长效镇痛。静脉镇痛泵使用羟考酮50mg,并使用0.9%生理盐水95ml稀释,设定持续输注速率为2ml/h,允许每间隔15分钟后追加0.5ml。术后两天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天内患者评分均为1-2分,表明镇痛效果令人满意,充分证明了个性化镇痛方案的有效性。


Q4

复盘该病例,是否还有改进提升之处?


张琴教授:在本例患者的麻醉管理中,有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未进行中心静脉压(CVP)的检测,仅依赖传统的4-2-1原则进行补液,这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中可能导致心衰的风险增加,因此补液速度应更加谨慎。此外,对于高龄患者,给药浓度和剂量需仔细评估,0.5%利多卡因的术中用量可能过高共计10ml,需调整以避免不良反应。尽管及时给予麻黄碱12mg有效提升了血压,并未出现并发症。然而,针对老年患者的血压管理应成为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老年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几率更高且危害更大,术中应维持更高的灌注水平,且预防低血压比治疗更为重要。建议结合使用缩血管药物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即便担心肾损害,也应合理使用血管收缩药,以有效防治低血压。



病例小结


老年麻醉是一项既精细又充满挑战的任务,不仅要求高水平的医学技术,更考验医者的责任心与同理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药物的代谢、耐受性及手术后的恢复能力均受到影响。因此,在为老年患者制定麻醉方案时,必须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都需精益求精。每个决策都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手术难关,重拾健康与幸福。

(上述文字由vision麻醉眼界公众号自行整理自——“醉”新精准,全“例”共赴|第二期“精准多模式镇痛”新理念研习班会议现场,不代表现场参会专家、嘉宾及其他相关人员意见。本文照片由vision麻醉眼界公众号自行拍摄)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官网:

http://www.anesthesiavision.cn/

vision麻醉眼界
分享学术荣誉,共享思想果实,为中国医生提供学术氧气,打造至臻,持之以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