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的语言》读书会笔记
专栏前言
感谢大家愿意或以实名或笔名与广大读者分享自己在读书会学习中的感受、体会、领悟、临床思考等。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大家分享文章的原汁原味,曼陀海斯公众号只做简洁的排版,不做太多的文字修改。文章内容仅代表读书笔记作者个人的观点,若有异议,请大家进行探讨。欢迎投稿,一起学习讨论!
刘娅莉
从2022年5月开始每周三晚上10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一小时不想被打扰的游戏空间:跟随赵丞智老师和其他三位老师读《温尼科特的语言》。几位老师在平台义务直播带领着我们逐字精读,至今历时30个月130周,已更新108期。老师们专业细心的词汇解读,用自己的生活,实操的案例,自嘲的黑化,只为了给我们呈现一个多元的世界,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角色体验,并呼吁我们多关注自身,领会精神安住在躯体的感受。
悖论,这也是在二年半的读书会期间学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温尼科特认为沟通是从非沟通中发展来的,这就像是生命是从无生命中而来,存在是从非存在中而来,整合是从非整合中而来一样。而这些发展和返回(退行)伴随着人类生命的一生。
和很多新手妈妈的聊天中也经常听到她们说:孩子这么小,懂什么是游戏吗?在婴儿观察中12周大的孩子在吃奶时会玩将手指伸到妈妈嘴巴里的游戏。有的妈妈会因为恐惧自己不小心咬到孩子的手指而拒绝,有的妈妈会因为无法忍受孩子手指的味道而拒绝,有的是因为会产生各种幻想而拒绝。妈妈们会疑问:宝宝那么小,怎么可能知道我的拒绝呢?温尼科特强调:当婴儿望向母亲的脸庞时,她特别依赖于母亲的面容的响应;如果此时母亲能够处于原初母性贯注状态,将有助于婴儿建立一种真实的自体感。镜映的前身就是母亲的面容。也有的妈妈会借此模仿孩子吸奶的状态让孩子看到“自己”吸奶的样子,有的妈妈会握着孩子的小手在自己脸上边抚摸边和孩子说话。这种“被看见“的体验让婴儿感受到了母亲的存在,也确定了自己的存在感。
养育孩子是在满足谁的需求?养育者?还是被养育者?
跟读的这段时间里无数次的回想自己被养育的过程,就像蒙太奇的碎片化的信息,还有那些经随时间被模糊的记忆,在慢慢的被还原中也像是再次被养育了一遍。最近读到第16章《游戏》(玩耍)想到儿时游戏的我。
孩子目不转睛的盯着那顺着房檐吧嗒吧嗒落在水泥板上的水珠,慢慢的水泥板被水珠溅出了一个半圆型,孩子圆圆的指头正好和半圆吻合,这水真好看啊!能吃吗?孩子忍不住用手指沾沾水,放在嘴巴里舔了舔,“那水脏,不能吃,快把手指拿出来”。孩子好像没听见,又手指沾了沾水,再放到嘴巴里舔了舔“那么一点点,没事的”孩子回头开心的朝父母笑了笑,坐在一边的父母也笑了。
孩子那时真的没有听见父母说不要把手指放在嘴巴里吗?想到《温尼科特读的语言》书中“沟通与非沟通”的理论。孩子第一次品尝雨水时是不是一种非沟通,不想和外界沟通的状态呢?那时父母的言语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侵入和打扰,打破了孩子自己创造的空间,孩子只想待在自己和品尝雨水的味道的空间里,不想和外界沟通,非常享受那个自己创造的世界。是不是也在提醒父母:请允许我一个人待着。幸好此时的父母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第三空间的环境。父母第二次的言语,是不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奶水”,从而创造了第二次尝试,游戏的成功让她体验到了一种魔法性的控制,她是可以控制父母和整个世界的。
在这种沟通与非沟通的模式下,孩子通过不满足父母让自己得到了满足,而父母也在用适应孩子适应完成自己的不适应。 孩子带着这种无所不能的体验,继续下一个游戏。
顺着水泥台阶走到屋前的草坪上,小草在雨水中若隐若现,有的地方已经积水成一个小水坑,周边小草挂满晶莹剔透的水珠,照亮了孩子的眼睛。孩子一边脱着雨靴一边望向身边的父母,一个嘴巴嘟囔着什么,一个无声的笑了笑。孩子加速脱掉另一支雨靴,放在没有那么多水的地方。双手提着裙子,脚轻轻的踩在草上,雨水从脚丫溢出,再用力一点,有泥水冒了出来!孩子有点担心,迅速的换另外一支脚踩在其它地方,还是有泥水冒出来,怎么回事?去水没有这么多的地方踩,哎!只有草,没有水,脚丫还不是很舒服,还是去有水的小草上踩吧!
孩子又找到一处有小草又有积水的地方,双脚越踩越快,低头看着泥水从脚丫冒出来,越来越多,真好玩!一不小心泥水从脚丫溅到了裙子上,不管了,继续踩,再大力一点,水溅到脸上了,手背擦擦。直到小水坑都是泥水,小草也被踩倒了,被泥水淹没了,孩子换了一个又一个小水坑,时不时开心的咧着嘴看看父母,屋前的草坪被孩子踩了个遍,脚丫、腿上、脸上,都是泥。
“还玩不玩”? “回来洗脚啦”!
孩子犹豫了一会,恋恋不舍的走出草坪,蹦蹦跳跳的从台阶一路跳回家,迅速将双脚放在妈妈准备好的水盆里,满脑子还是踩水的快乐,在水盆里也来回踩了几脚,开始不敢动作太大,不好玩,大力一点,使劲一脚踩下去,水溅得一地都是。“轻一点,水漫出来了,裙子湿了”妈妈蹲下身将孩子的裙子挽起来,示意孩子坐到自己的小板凳上。孩子看着水中的小脚,看看妈妈,弯下身将小手伸进水里有点舍不得的将还沾在脚丫的泥轻轻的擦掉。泥水融合在水里,孩子捧起水快速的在脸上抹了抹。妈妈在草坪上拿回被孩子遗忘的雨靴。
“自己洗,还是妈妈帮你洗?”
“自己洗”!
“好,要洗干净哦!每个脚丫都要洗一下,还有脸”,
“嗯,我洗完了”。
妈妈拿着毛巾过来蹲下笑着说:“腿上还有泥呢?”一边用毛巾给孩子擦腿上的泥,一边拿起脚看看洗干净没?最后一手托着孩子的后脑勺,一手用毛巾擦干孩子的脸。孩子换上干净的裙子,静静的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发呆的看着,估计是玩累了想休息了。
赵老师在读书会中重复讲解的客体—关联—使用,温尼科特强调在主体的摧毁中幸存下来的环境的重要作用。在这里似乎看到此时孩子作为主体,父母是客体。孩子通过脱掉雨靴,摧毁父母的保护功能,将自己淋雨可能生病的灾难性后果给交给父母承担的同时与父母产生关联,并再次使用父母的照顾功能。父母在这次的摧毁中幸存了下来,没有责骂报复孩子,给孩子提供给一个安全,可以去冒险,可以去探索外部世界的环境。孩子只有在完成自己的全能幻想,有自己可以掌控一切的体验,只有体验到这种“神一样的感觉“才能进行有创造性的活动。
温尼科特曾说:“我治疗一个病人,要先看他会不会玩耍,会不会游戏。”,“一个病人如果他不能游戏,那么这一部分症状是首先需要被治疗的,我们治疗是需要引导他学会玩游戏。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用游戏的方式照见我过去的存在,让我在游戏中轻松的学习,玩耍,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总编|赵丞智
主编|初 虹
编辑|李 雯
北京曼陀海斯心理咨询中心
北京温尼科特学习与研究小组
▲ 长按二维码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