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专栏】于德志:只有正确归因才能走出心理困境 || 渡过
文摘
2024-08-18 21:01
天津
“我特别难受,有时候会忍不住想是不是离开世界才能一了百了。当然,我并不是真的有这种冲动,只是我会反复想这些……”我说:“你在努力的寻找走出痛苦的方式,但听起来,这种寻找不仅没有让你轻松下来,反而让你更绝望了。是不是感觉找不到出路?”“是啊,那件事情已经发生四五天了,一开始我想自己控制,让它不要影响我,但不管我怎么努力,我都无法摆脱这件事的影响。这几天晚上我身体一直出汗,根本无法睡觉……另外,我现在什么兴趣都没了,上学、写作业、跟朋友聊天,这些原本我能做的事情,一件都做不了……我担心自己就这样完了。”“你会反复想到那件事情,所以你试图让自己不要想是吗?”“是的,我自己忍了三四天,后来实在受不了,就告诉了父母,他们也建议我不要想,让我放轻松。”“不要想,放轻松,这通常是每个人面对挑战时都惯用的反应方式。可问题是,你能做得到吗?”“不行啊,无论睁眼闭眼,它们都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所以我特别痛苦,妈妈就建议我跟你聊聊。”“好的,我大概理解了:几天前一个强烈的刺激,让你体验非常痛苦,让你感觉生活变得失控。你想跟我说说这个刺激吗?”“当然可以,处理心理困境,不需要我们去回忆过去或分析过去。现在,我们回到你的体验上,告诉我,此刻你身体最难受的是哪里?”“胸闷,感觉喘不上气,我身体还在出汗,总有恶心想吐的感觉……”大概一个半小时后,我停止了与来访者的互动,开始与他的父母互动,请他们做一件事:晚上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先完成入睡,哪怕孩子已经是大学生了。两天后,孩子跟我做第二次互动。这一次,他反馈睡眠已经可以了,情绪第一天还好,但今天又变得很差。同时,即便情绪好一点的时候,也依然是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没有兴趣。在陪伴他进一步理解发生了什么之后,我邀请他打开自己的作业——因为这一周的困境,他已经错过了提交时间。然后,我尝试带他理解一个新的事实:为什么他会没有兴趣学习,为什么他无法做作业?以及如何重新获得这种兴趣和能力。在半个多小时的作业互动中,他突然体会到一件事:自己其实可以学习,可以完成作业,然后在做这些事情时,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痛苦突然减弱了,整个人也都轻松了下来。两天来,当父母真的靠向孩子时,能强烈地感受到孩子的痛苦。所以父母忍不住询问我:“我想让他暂时不要上学了,就带着他出去玩,看电视,看视频,旅游,吃好吃的,这样会不会让他更快的走出困境?”“当然不会。这些,你们可以做,但与孩子能否走出困境没什么关系。”“那只是虚假的放松。留意前几天孩子的体验,某一刻他能放松,但是当他真的要上学,或者写作业时,他又会陷入到无能为力、烦躁的状态。留意今天我带他学习时他的体验——他有能力完成学习,并且完成的过程中,他是越来越放松的,根本不需要去玩去旅游。”“不需要你们怎么办,继续陪伴他入睡,保证他的睡眠。当他要上学时,不要拖后腿,支持他回归学校,在他回家后,如果他需要,那么与他正常互动就好。”“既然陪伴能帮他更好地走出困境,这就是合适的。实际上,当孩子慢慢松弛后,你想陪他,他都会拒绝的。”“昨天我去学校了,整个状态特别好,一天中只有一次我再次感受到之前的痛苦,但其他时间我都很轻松。”现在,又过去了三天,这个孩子暂时已经不需要继续与我互动,他的痛苦,在他有能力重回发展后迅速的减弱并消失了。这个孩子,以及这个家庭用发展终结心理痛苦的转变,其实可以发生于任何一个来访者和家庭身上。只是,每个来访者和家庭的状态不同,所以走出痛苦、恢复发展的路径和时间会有所不同。在我的心理服务过程中,只要来访者和家人真的拥有强烈的求助意愿,愿意尝试新的发展行动,并借此理解了痛苦的根源,理解了无意识努力的本质,快则几天,慢则一两个月,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我呈现了一个值得怀疑的事实:改变,可以即刻发生,不需要经年的休养生息或康复疗愈。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事实: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受困于心理困境的来访者及家庭,可能努力了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依然看不到走出困境的希望。因为人性的核心规律之一是,“身不由己地追寻简单轻松的体验,远离生命真正的渴望,哪怕这会带来伤害”。前几天,我的读书群里有些朋友做过一个有意思的接龙,展现的就是这种人性的矛盾: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大声说我要减肥,一边用激烈的语言鞭挞对方一边说我是真的爱你,一边说我要运动一边继续刷着手机上的运动视频……身不由己地追寻简单轻松的体验,并不必然会让我们远离生命的渴望;但一旦这两者同时出现,我们就要有能力发现并处理。前面来访的大学生,在强烈痛苦刺激下,他会走向最简单的反应:回归思考,用“理性”寻找所谓“解决方案”。但这种寻找,带来的是生活能力进一步的丧失,是他不自觉地远离了自己渴望的生活,而这种远离,又成了全新心理困境的制造者——我没有能力学习,没有能力做作业,没有能力社交……这一切,最终汇成了一个压倒性的结论:我完了,没有希望了,我不如……所以,他原本“努力”解决问题的行动,并没有真的解决问题,反而在持续不断地加剧问题。互动中,当他有能力一次次清晰地发现这一事实时,他也就有机会暂停“努力”,重归此刻简单却真实的行动了。回归真实,面对真实的生活,这是走出心理困境不可或缺的过程。因为在所谓的知识科普与常识的驱动下,很多人已经习惯于一个简单的结论:远离刺激,追寻愉悦,这就是支持,就是走出心理困境的行动。不光每一个普通人,大量的专业人士也会用片面的信息误导世界:比如很多医生会建议让患者远离刺激,或者建议家人不要刺激患者;而很多心理服务人员则会指导来访者通过自我分析、认知调整、行为改变、或一次次表达与倾听,来追逐自我的愉悦。这些行为,看似可以很有用。但是否真的有用,从不在眼前的这一刻,而在于对方能否借此“支持”,真的回归真实的生活,并在生活中重新体验到“我能行,我很棒,我无所畏惧、充满力量。”以此为标准,去观察事实,每个人都很容易看到真相究竟是什么。无论家长或孩子,在困境中都很努力。但我们很少有能力看到一个事实:在持续不断的所谓“学习”中,我们走向了错误的归因。比如每个人都试图远离挑战,认为挑战是心理痛苦的根源。但我们是否真的理解自己面临的“挑战”究竟是什么?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上学太辛苦?或者工作压力大?或者社交体验差?或者竞争太激烈? 当我们认为上学是无法处理的挑战时,我们会请假,会休学,会自然的远离学习;当我们认为工作、社交、考试等是无法处理的挑战时,自然我们就会试图远离它们以便于走出所谓的心理痛苦。无法学习,背后可能是注意力的失控,可能是某些知识点的生疏;工作受挫,可能是策略的失误、能力的不足,或者人际互动能力的欠缺;社交困境,可能是接触的人太少,或者接触的圈子不对,或者缺乏有效的人际互动能力,再或者身体强烈的紧张感导致别人根本无法靠近我们……心理世界真正的挑战,与初级的知识普及后形成的流行观点,往往会大相径庭。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挑战前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却并没有因此而顺利走出困境的真正原因。清晰地理解归因,我们才有机会更好地走出一切困境,否则,诸如舅舅头疼外甥吃药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就会反复在生活中上演。当然,如果能处理体验和语言的控制,回归发展,那么,哪怕我们对真正的归因一无所知,也有机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出困境,拿回真实的生活。
相关阅读:
渡过签约咨询师,渡过倾听训练营讲师。心理服务工作者,心理自助书籍《反内耗》《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作者,倡导以觉察为核心的个人心理灵活性训练、父母倾听支持训练,致力帮助家长理解并转变个人自动化反应模式、人际互动模式, 以此支持孩子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