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
电子商务发展能否提升城市创业活力?——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作者简介
摘要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创业活力的重要源泉。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城市-企业创业生态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创业活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了城市创业活力提升,且该提升效应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和产业导向,在东部地区、高行政等级城市、第三产业以及非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在城市层面,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促进人才集聚、吸引风险投资和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城市创业活力;在企业层面,电子商务发展能够发挥交易成本节约效应、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提升城市创业活力。经济后果分析表明,电子商务发展的创业效应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就业创造效应。研究结论明确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创业效应,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政策实施以及实现稳就业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城市创业活力;电子商务;创业生态系统;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引用格式
董晓波,何昌磊.电子商务发展能否提升城市创业活力?——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5,27(1):67-84.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 论文体例、参考文献格式等请参见本刊官网和公众号,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产业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带动传统零售业、制造业等数字化升级,有利于改变创业活动中信息、技术和资金不对称的状态,降低创业的准入门槛,促进城市创业活动开展。近年来,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生鲜电商和内容电商等新模式发展势头良好,带动网商、微商和社区团长数量快速增长,成为创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那么,电子商务能否提升城市创业活力?其作用机制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明晰电子商务的创业激励作用,进一步突破城市创业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城市创业潜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出发,构建“城市创业生态-企业创业生态”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切入点构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考察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研究视角上,不仅从城市层面评估了示范政策对创业活力的影响,扩展了电子商务的创业效应研究范式,还延伸了关于企业创业生态的相关研究,丰富了市域层面电子商务创业效应的研究,与微观视角的电商创业效应互为补充。第二,影响机制层面,从城市创业生态出发,验证了人才集聚效应、风险投资效应以及技术创新效应是电子商务发挥创业效应的路径机制;从企业创业生态出发,验证了交易成本节约效应、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是电子商务发挥创业效应的路径机制。第三,因果关系识别层面,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政策作为一项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评估电子商务的创业活力提升效应,可以有效缓解现有文献以网商指数、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等衡量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时的内生性问题和混淆因果风险。第四,进一步识别了可能存在的异质性效应和经济效应。本文不仅为电子商务发展增进城市创业活力提供了启发,也为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创业、吸纳就业,实现保就业、稳增长提供了可行思路。
本文基于2006—2021年中国27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多期DID模型,探讨了电子商务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提高了城市创业活力,且该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影响和随机性问题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通过人才集聚效应、风险投资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交易成本节约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来提高城市创业活力。异质性分析表明,电子商务的城市创业活力提升效应存在城市地理区位、城市行政等级和行业异质性,对东部城市、高行政等级城市以及第三产业创业活力的提升效果更强,尤其是非生产性服务业创业,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和产业导向。经济后果检验表明,电子商务促进城市创业活力提升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就业创造效应。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继续加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重视电子商务提升城市创业活力的作用。一方面,由点及面逐步扩大示范城市建设范围,以此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继而通过鼓励、引导和支持电子商务经济下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岗位发展,释放创业机会,使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城市创业的新渠道。另一方面,加强示范政策在创业投资、创业平台和创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以进一步提升示范政策支持创业的功效。
二是优化示范城市建设带动城市创业活力提升的多维路径。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发展体系和法律配套措施、增加创业补贴以及减税降费等方式,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吸引优质人才、技术和风险投资集聚,持续优化创业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创业活力提升。此外,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发展节约创业成本、缓解创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激发城市创业活力,长效发挥示范城市建设对创业的支撑作用。
三是充分考虑示范城市设立的内外部环境,制定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纠偏政策。一方面,对于中西部城市和行政等级较低城市,应给予更多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指引,以使其突破地理区位和行政等级的限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城市创业活力。另一方面,鼓励电商企业下沉,加速第一产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促进第一产业的创业活力提升。此外,要强化创业的就业创造效应。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创业效应的基础上,做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最终实现电商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最大化。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第67—84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新增目录链接功能,敬请扫码体验!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