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内敛,何以成为体制中人的标配?

幽默   2024-09-30 08:03   湖北  

01




如果让你把体制内和体制外人的性格特点做一个区分,或者说让你在一群人中找到哪些是体制内人。


我估计你内心一定会这样选择:


大概率会是那个衣着中规中矩毫无特点的,也可能是那个不怎么说话但是别人说什么他都很认真听着的,或者是一旦站定双手不知不觉就搭在背后的……


反正你肯定不会觉得是那个满嘴跑火车的话痨,那个衣着张扬挎名包戴名表的,那个双手插兜吊儿郎当的!


低调内敛,几乎是体制中大多数人的标配。而且越级别越往上,越是谦逊温和。


02




其实体制内,选拔人才是对性格没有要求的,不论内向还是外向,不论活泼还是害羞,只要能通过笔试面试考核,都可以进入体制内。但是千人千面的体制中人,在各种规则规矩的天长日久的浸润下,还是形成了一些共性,或者说是性格标配,那就是低调内敛。


这是为什么?


第一、收入决定的。

体制内人收入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很多第二职业都不能做,没有什么额外的收入,大部分人只能过过普通的小日子,也没什么好值得吹嘘的。


就算个别家境好的,不在乎手中这点工资的,看在大家普遍水平的情况下,也不会表现的过于张扬。


第二、交际圈层决定的。


体制内的交往是有圈层的,吃饭的时候,从坐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地位。开会的时候也是同等同等级别坐在一起,就算是私下交往也是同级别的相处更加自在,同级别之间你有的我也有,我没有的你也没有,有什么好炫耀的。


就算有些下级能够攀上上级领导,上级领导也不会在你面前炫耀什么,因为下级马屁拍得够多了,再炫耀没意思。


第三、复杂的人际关系决定的。


体制内,人际关系相对复杂。


在体制内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同事之间一般除了工作联系外,很少有私交好的。因此久而久之大家都戴上了一层面具,互不交心。


一开始可能会有编排上级的时候,讨论其他同事的闲言碎语,然后别人屁股一转就把这些话告诉上级、告诉当事人,不久就会传出来:某某莫怎样怎样,都是听某某某说得……,体制内传来传去的闲话无非就是这些鸡毛蒜皮、鸡零狗碎的事。你吃过一次亏后肯定不会再上第二次当。


再有,有些上级为了平衡部门关系,会假装关心你,想法设法套你的话了解部门的内情,如果你嘴上每个把门的,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最后会得罪一圈人。


所以,说话是本能,学会闭嘴却是本事。


体制内的一生就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别说,不管是人前还是背后,这是自己最好的保护色。


第四,网络环境监督。


现在录音、视频在网上发酵太容易了,有时候随便一句话就可能引起非常恶劣的解读。


而且体制内人的工作、收入、上下级关系是天然的自媒体引流热点,就算平时默不作声也会动不动被拉出来炒作,因此更不会自己主动到处炫耀体制内的工作情况。


所以谨言慎行成了体制人的被动选择。



谁家小四
40+,体制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