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为社恐中人,小李其实一直回避酒桌。只要是有饭局,他每次都会找各种理由不去参加。宁愿在家里吃泡面。
现在相处时间长了,领导也知道小李的个性,逐渐减少带小李参加饭局。当然禁酒令之后,体制内的饭局是越来越来少,需要小李参加的饭局也是越来越少。
但事无绝对,毕竟不论在哪里都是人情社会,体制内还是有一些接待,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且小李渐渐的也意识到了,公务接待、饭桌文化其实也应该是他工作的一部分。虽然说会不会喝酒现在对个人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体制中人,该有的一些礼仪还是很需要的。
所以,小李茶余饭后还是在慢慢摸索,复盘每一个他参加过的饭局,希望能掌握一些诀窍,哪怕做不到游刃有余,至少也能从容应对。
向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研究,才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当然如果最后还是不擅长那个也没有关系,就当一次体验吧,起码知道自己确实行,不努力哪能知道自己不足!
体制内久了,小李也知道任何事情都不用太过努力!太过执着。
02
前不久,小李单位举办了一期业务培训,请来全国知名教授来授课。作为东道主,小李单位肯定要留下教授吃个饭。主客是教授和他的助理,作陪的有其他业务相关单位的一个局长,加上小李和他们单位的同事、领导,饭局总共有七个人。
虽然现在的饭局已经不喝酒了,但是小李还是开了2瓶饮料,大家“以茶代酒”敬来敬去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
事后,小李复盘了一下,发现了有这几条小秘诀:
第一:敬酒不说话等于白敬酒。
小李是第一次和那个常局长领吃饭。因为互相不认识,所以整个饭局双方一句话没有说。小李只是出于礼节去跟局长敬了杯“酒”,并说了双方唯一一句话,“*某某领导,我敬您”。之所以要敬“酒”,也是因为大家都敬,小李才被迫也去敬“酒”。当然领导也就是顺着他回了一杯。
随后,小李去敬那个教授,因为教授的课他听过好几次,所以,小李敬“酒”时说了一句:“教授,我这是第三次听您的课,真的是常听常新”。很明显教授很高兴,拉着他说了好半天。晚上,还发消息给让他以后有问题多多“骚扰”他。
所以酒桌上敬酒,不管如何都应该说点什么,这是一个一对一拉进关系一个和重要的方式。如果对方不熟,就算找不到话题,也要介绍一下自己。当然如果有心,平时也可以关注一下领导的工作,这个时候拿出来说,真的很有用。敬酒不说话,等于白敬酒。
第二、在酒桌上夸人的要点:真诚+完整
为了活跃气氛,席间教授玩了一个游戏,说让大家每人夸一夸局长,必须是一个优点。当时很热闹,大家都先后开始夸。他们有的说领导学识渊博,有的说领导谈吐优雅,有的说能力出众。其实局长本身条件口碑不错,说起来也可以。
小李因为是靠后夸,不能在顺着前面人的路子,所以他当时想的是,常委50多岁了,一头黑发又浓又密,于是就拿这夸奖了一番。
之后小李复盘了一下这个夸法,他夸的是细节,是事实,首先显得他很真诚;其实是出人意料之外,大家听到后都笑起来了,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而且就此切入了另一个话题,让所有人都谈得很尽兴。但不足的是小李的语言没有组织完整,只说了领导头发茂密,没有延伸出领导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所以相互奉承是酒桌上调节气氛一个比较好的手段,但是要组织好语言,真诚加完整很需要。
第三、照顾每一个人
当时大家都顾着和教授和常局长说话。因为他们是整个餐桌的主角。小李就和助理聊天,避免他一个人无聊。后来熟络了,小李就带着他一起去回敬,并当好中间人向双方互相介绍身份。这样小李很好的发挥了自己的配角的作用,照顾到每一个人。
当然,还有几个小诀窍,就是敬酒时双方要说话,特别是站起来敬酒时候,因为离得很近,如果觉得和别人眼睛对视很尴尬,其实可以看对方的眉心,可以缓解这种尴尬。
03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讨厌饭局,特别是90后一代,吃得累,难受,不愿意溜须拍马,能躲就躲。
当然,现在禁酒令也颁布的得让人交口称快,。
可是人毕竟是个社会中人。饭,总是要吃的,饭桌上总是要说话的。毕竟是工作还是生活,不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我们都有请人吃饭的需要。
所以,完全回避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社恐中人慢慢的复盘,慢慢的进步吧!人总是要慢慢的走出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