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庆七天宅在家哪里都没去,跟家人窝在一起刷了几部错过的好电影,其中就有徐峥的《逆行人生》。
看完之后对中年危机有了更具象的认识,并有点庆幸自己当年在家人的鼓励下考了个编制,至少不会像电影里主人公高志垒一样,中年失业不得不去四处求职四处碰壁。
但是电影热度过后仔细一思索,体制内中年人真的不存在“逆行人生”吗?
02
我认为体制内中年人在工作、家庭和个人三个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这里跟大家参详参详。
1.工作方面
职级并行获得不容易。
有些体制内同事在错过了提拔后,选择了躺平摆烂,不学习、不进取,指望最后凭资历走职级路线或者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提升的路子,以此实现人生价值。这些同事把工作都推给年轻人干,实在推不掉的也是凭经验、走老路,一切以糊弄过去准。
要知道这种思维殊为不智。人至中年,你的专业知识不如年轻人前沿,你的工作精力不比年轻人充沛,唯有在岗位上的深度和成绩是年轻人比不过的,不过这些年轻人可以通过时间来弥补。
最关键的是,你过往的工作经历,不管是功劳也好,苦劳也罢,都是在前任领导下发生的,这些东西对现任领导没有任何助益,在现任领导面前是没有任何议价权的。职级资源本来就有限,领导为什么不把这些有限的资源给更能为他做事的人呢?
得到年轻人的尊重也很难。
体制内虽然不比职场残酷,不会动不动被优化,但是以后一个快当你儿子的人来领导你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到时“王主任”和“老王”这两种称呼你选哪一个?想要赢得晚辈的尊重,除了过人的专业能力和优秀的人品外,我想不出还能凭其他的什么。
2.家庭方面
前些时间跟财政局的朋友吃饭,聊到本级财政这几年一直存在巨大缺口,而遍观全市、全省,财政紧张都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有的地方已经把财政交由省级托管,公职人员只能拿到基本工资。公职人员降薪已经不再是“狼来了”。
前几年,随着政策的红利,公职人员的薪资都还过得去。大多数公职人员是按照红利期的最高水准进行的理财,比如房贷、车贷、保险等等。若是今后真的出现降薪,家庭资金方面会不会出现缺口,会出现多大的缺口?
3.个人方面
今天下午跟发小喝茶聊天,谈到人到了中年,各方面身体机能开始出现了问题,一个在半年内发生了2次痛风,另外一个去年已经确诊了2型糖尿病。
而我本人,虽然通过不断的运动,这几年血糖血压恢复了正常,但是心率又开始出现了过缓的问题。还有常年对着电脑屏幕写材料、看材料,已经患上了严重的青光眼加散光,医生说以后老了可能会失明。不过,最让我震惊的,是一个高中男同学,前年因为脑瘤走了,留下妻子跟上幼儿园的女儿相依为命。
所以人到了中年,更应该关注健康问题,定期自费做一下体检。不要把全部指望都放在单位每年组织的体检上,那些项目基本都是照着常见职业病的方向在检查,像脑袋里有没有问题,基本没有关注。健康方面还是存在不小的风险。
03
虽然谁也说不准会不会走向自己的“逆行人生”,但是提早准备,积极应对,以自身的努力应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总是不错的。
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学习,提高核心价值。
人到了中年,精力不济是不争的事实,卷不过年轻人很正常。另外,为了队伍的梯队培养,也确实该把工作交给年轻人去做。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躺平摆烂,岗位内的政策知识该学还是得学,工作也要经常过问一下,适时为年轻人提供指导和建议,共同把工作干好干漂亮。工作可以不干、少干,但工作能力得随时拿得出手。这样领导才会认可你,同事才会尊重你。
搞点允许的副业,丰富生活,适当贴补家用。
我之前就说过公职人员要搞点副业(详情请见《体制内做副业,你敢吗?你行吗?》)。中年后的你,孩子不是上初中就是上高中,学业上你帮不上忙,更不能看电视、玩手机影响孩子学习,所以推荐你搞搞副业,充实一下业余生活。如果可以的话,用副业贴补一些家用,在人生的下半场跑好另一条赛道。
重视细小的征兆,及时检查,消除健康隐患。
我发现很多人到了中年后都对身体上的小病小痛变得不那么在乎,也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也可能是因为无知。经过20多年的苦熬,我们的身体机能已远不如从前,任何细小的征兆都有可能是在提醒你,这副身体出现的某些问题。要始终记住,工作是做不完的,千万不要存着“等这项工作忙完了再去检查”的心思,最后给自己留下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