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期,体制中人理财小建议!

幽默   2024-09-18 07:19   湖北  

(一)


其实在经济下行期间,对于收入稳定的体制中人,又不太想动脑子,最简单粗暴的理财方法就是存钱。之前在《经济下行很严重,劝大家极限存钱,从8月开始》给大家仔细介绍过存钱的小技巧,要是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


体制内人员,开源太难,节流才是现实!不用听什么“钱是赚来的,不是省出来的鬼话”。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才是王道。


毕竟体制内的降薪,现在已经不是传说了。焦虑紧张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存钱才是体制中人以自身的确定性对抗周边环境不确定性的最优解。现金是你对抗所有意外最大的底气。


(二)


电视剧《凡人歌》中有谢美兰对体制内的沈磊说:“跟你在一起,经不起一点事”。一句话道出了体制中人最大的问题------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一点折腾。


所以,体制中人,还是应该有有理财思想。在现行经济状况下,体制中人理财倒不是为了钱能生钱,而是为了补足BUG,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体制中人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育儿和身体健康方面。一场疾病能够干跨一切,养育孩子也同样是个无底洞。


所以理财也得从这个方面着手。


第一、购买重疾险,应对疾病风险。


体制内,其实是有医保的。但真实的情况是医保能报的都是基础,真到重大疾病面前,很多进口药以及很多治疗费用都是报销不了的。我们单位一个退休老干部,胃癌,用了30多万,医保报销七八万,其余全部自费。


真到大病面前,磕磕磕巴巴省下来的钱就是杯水车薪。但随着医疗的发展,钱有的时候能够换来生命的长度。


所以,我一直建议体制中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全家人购买重疾险,而且是保终身的那种,这玩意买是年龄越小越便宜。


第二、用好公积金,应对育儿压力


现在很多自媒体都在唱空楼市,国家也提倡房住不炒,即使利率一直下调,房价一降再降,再说让人买房子似乎是会招人骂的行为。


可是公积金只能用于买房。不买房子就不能取出来。对于体制中人,如果公积金里面余额很多,买不买房?我不做建议,只讲几个我身边真实的事情给大家做参考:


朋友的孩子,高考没有考好,孩子也一直想留学。留学选定的学校要花费100万多万。朋友索性卖了一套房子,满足孩子的心愿。朋友的原话是,幸好有个房子可以卖!这个时候的公积金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


一六十多岁的女老板,那天跟我聊天,说女婿家里穷,他们一直倒贴,也不知道给了多少钱。现在女儿和女婿离婚了,除了给女儿买的房子留下来说是婚前财产,其余给的钱全部说不清。


我自己勒紧裤腰带在省会城市买的房子,租出去了。我的计划是,管他房价涨还是跌,最后终归是用当时的行情进行置换的,留给孩子结婚用。目前公积金加房租抵扣房贷,几年后公积金足够抵扣房贷,房租可以贴补生活。


对于体制中人来说,用不用公积金,如何使用公积金?其实更多的是涉及到育儿的问题的。


退休时候,你留给孩子的是公积金账上的钱还是用公积金买的房子?你觉得哪个好,自己考量。


其实都有一样的风险。


第三、利用身份优势办信用卡,应对突发意外。


其实体制内人员是银行的VIP客户,可以办理各种信用卡。有一种信用卡很推荐,就是一次可以取几十万,然后几年后采用还的那种。利率也比花呗、借呗便宜很多。这个信用卡平时可以不用,突发意外可以用得上。


毕竟要急着用钱的时候,找银行借钱是最快的。


第四、有副业思想,应对可能的降薪风险。


体制内的降薪,真来的时候是谁都无法阻挡的。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十年体制内生活,我把自己变成了废人》写过。


发挥体制内业余时间相对稳定的优势,体制中也要保持学习力,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工作特长,打造核心竞争力。要相信时间的力量,终有一天,我们能够开辟新路成功。


但首先我们要树立副业意识,找到合适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谁家小四
体制内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