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一场考验智慧的「极限拉扯」丨悦听青春 阳光心灵

时尚   2024-12-13 07:53   广东  

家庭沟通不止是家庭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性问题。在关于家庭教育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庭“每周仅与孩子沟通一次”,甚至还存在“每周零沟通”的情况。这让我们意识到,与其让问题埋藏在每个家庭的心里,不如共同探讨。我并不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会突然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家长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不愿意沟通背后的隐情,给他们时间,静待花开,静待TA对你的期待。


——市直机关关工委 副主任 何莒安




为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佛山市直属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自成立以来,一直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的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围。


为此,市直机关关工委联合佛山传媒共同策划“悦听青春 阳光心灵”栏目,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针对前期在佛山+APP专题页面征集到的青少年、家长遇到的心理困扰问题,由主持人方可程与邱静等心理专家、从事关工委工作的相关代表、青少年或家长代表展开互动对话,在一问一答中探讨系列家庭教育热点问题,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为家长解答心理困扰。




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

孩子越大越不爱跟父母沟通?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这或许是每个青春期孩子都有过的彷徨。在这个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就是一轮又一轮的“极限拉扯”,需要父母拥有一点冒险精神、学习少许博弈技巧、保持忍耐、等待时机,避免让自己不经意的言行把孩子越推越远。“青春期的所有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是经过长年累月积攒而来的”。下面我们一起听听两个家庭代表的分享——


丨温暖聆听丨



案例一  乔熙家庭













○“我觉得我和父母的沟通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很放松、很开心。我会跟他们分享在学校发生的趣事,而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帮我分析原因,教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女儿乔熙(15岁)


▼▼▼


○“我们家是一个二胎家庭,姐姐15岁,弟弟7岁。日常生活中,他们愿意主动把自己的身边事和我分享沟通。因此亲子沟通这门课,如果10分满分,我会给自己6-7分。


——乔熙妈妈



女儿乔熙:我和父母曾经也闹过不愉快,起因是我和弟弟经常为了抢车上娱乐屏的使用权而争吵,虽然父母也有尝试劝和,但因为当时彼此心情都比较烦躁,所以发生了争执,后来我选择走进房间,放弃沟通。


乔熙妈妈:作为过来人,其实也能理解孩子越来越不想跟父母沟通;但为人父母后,特别想知道孩子心理、思想的变化。但如果孩子不愿意说,作为父母也很难开口问。


邱静:孩子不想跟父母沟通,归根结底是因为心灵觉得“不安全”。“你是姐姐/哥哥,应该让一下弟弟/妹妹”“为什么最近的成绩下降这么多”……往往是这些带有质疑、评价色彩的话语,会让孩子觉得焦虑、面子受损、自我价值感下降,一旦产生了这种情绪与认知,他们内心其实已经有了对这些话题走向的预判,随后会启动自我保护程序——“闭嘴不谈”。



乔熙妈妈:如果沟通进展一直不顺利,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法是问老师、问同学、问其他家长,甚至产生过看微信、看朋友圈等涉及孩子隐私的极端做法。


邱静:“不主动”和“等待”,是跟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基本法则。如果察觉到父母在打探自己的消息,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他们会觉得父母想控制自己,甚至想控制自己的交际圈。在这个阶段,父母要慢慢接受孩子对你亲密的依恋已经成为过去,学会放手,同时坚定相信孩子的品格,这是建立亲子互信关系不得不走的一步“险棋”。



乔熙妈妈:偶尔也会觉得,只要不涉及到原则性问题,如果孩子不愿意谈就算了,只要成绩过得去就算了,其实这样的态度对吗?


邱静:青春期是孩子探索“我是谁”,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父母不能剥夺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只有自己亲身摸索过、经历过,他们才会真正懂得自己的人生路该怎么走。但这不意味着父母要完全“放养”孩子,而是要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他们或许会通过否定别人、行为浮夸等方式表现自己,这时父母要避免表现得过度紧张,可以先通过“有创意”“很特别”等中性词语表达想法,过后再寻找孩子心情愉悦的时机,从重要事件切入,说出你的观察,并和他们一起分析其中的某些行为或者观点是否有欠妥当。只有这样,孩子内心才会植入“家永远是坚实的后盾,有问题第一时间求助父母”的观念,从而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乔熙妈妈:其实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我也会有欠缺的地方,例如乔曦刚刚提到的争执事件等情况,我往往会缺乏耐心、脾气火爆,最后通过强硬态度让一方妥协,但其实孩子的内心并未真正接纳这种解决方式,这种时候该如何破局?


女儿乔熙:我最希望父母以倾听多于表达的方式跟我沟通,因为我在表达看法时,脑海中会冒出各种讲述观点的角度和证明观点的例子,但这个过程如果被打断,我的思路会被打乱,心情也会变得不满,影响后续的表达,让父母不能准确理解我的观点,从而引起误会。


邱静:父母要谨记一句口诀:“睁开眼睛观察,竖起耳朵聆听,但闭上嘴巴忍耐”因为父母的语言带着一种惯性,孩子往往听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每一次讲述,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慢慢了解让孩子开心/生气的点有哪些。在面对冲突的时候,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因为冲突的张力对彼此的心灵和记忆都是一种伤害,这种伤害甚至可能持续多年,成为影响我们一生的“心魔”。




案例二  一诺家庭













○“关于与父母的沟通,我希望他们愿意聆听我说话、愿意主动找我沟通,经常鼓励我,而不是发脾气,还时不时对我冷嘲热讽。”


——女儿一诺(14岁)


▼▼▼


○“我觉得自己跟孩子的沟通并不是很顺利,女儿进入初中以后,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感觉我们并没有彼此理解,因此常常会产生很多摩擦。


——一诺妈妈



女儿一诺:我会因为与父母沟通不畅而影响心情,特别是关于“玩手机”这个问题,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完全解决。


一诺妈妈:“玩手机”这件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影响我们之前的关系,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能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


邱静:如何平衡手机以及各种电子产品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家庭都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运用一定的“谈判技巧。”因为在使用电子产品这个问题上,孩子永远是“贪得无厌”的,假设我们的心理底线是“1小时”——

# 划重点 #

·谈判过程:跟孩子的第一次“出价”可以是30分钟,这时候孩子必定会讨价还价,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各退一步,达成“45-50”分钟的共识。


·谈判结束: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谈判技巧表示肯定,孩子不仅会觉得自己多争取到20分钟是“占到便宜”,还能让孩子感觉到预期中的风暴并没有到来,甚至还看到了彩虹。


·归还手机:在准时的情况下,要对孩子的守时表达自己的感动与肯定,这不仅能让孩子感觉到被信任,还能变成他下一次继续遵守规则的动力;即使孩子延迟归还,父母也不要质问孩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可以用“因为这次态度非常好,所以延迟的时间就当是奖励”等说法,先消除孩子的不安感,然后逐步了解原因,引导孩子思考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玩手机问题”只是亲子冲突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在面对冲突的时候,父母要学会把“危机冲突”化为“问题教育”,随后“把答案变成问题,引导孩子思考”。这个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学校考试的分数更重要,不仅让孩子觉得自己有“选择权”,还能在每一次成功实践后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提升孩子的力量感。



女儿一诺:关于与父母的沟通,我希望他们愿意聆听我说的话、愿意主动找我沟通,不要在沟通时发脾气,多理解我、多鼓励我。


一诺妈妈:作为父母,我也不希望孩子越来越不想跟我们沟通,导致我们彼此间隔阂更深,更害怕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会束手无策。


邱静: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回归到“孩子的安全感”这个基础,如果父母每次都以指责作为沟通的开头,那注定无法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觉得“安全”的沟通,应该是一个“有来有回”的互动过程。

# 划重点 #

·“如何让孩子放心和我讲心事”:父母可以和孩子养成每天彼此分享的习惯,我们要先“打开自己”,和孩子分享每天遇到的开心/困难。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才会更愿意和父母分享他们的故事。父母可以从孩子分享的每一个小细节窥见他们是否有被欺负/被孤立,了解孩子正在经历的每一个变化。


·“如何引导孩子向前进”:首先,父母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每一个互动,都是孩子学会应对问题的蓝本”,因此保持学习、保持同理心是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前提。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分享话题/角度引导孩子向我们倾诉心事、释放情绪,同时要让他们学会不要停留在“生气”“哭泣”“挫败”等负面情绪里,积极地探索和建立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的规则。



希望父母的理解、尊重与爱能够流淌在每个孩子的心海,引领他们走出心灵的孤岛,驶向更光明的未来!


《悦听青春 阳光心灵》系列主题访谈关工委与佛山传媒将持续探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热点问题,欢迎大家保持关注!


END


01-孩子心中「温暖的家」,父母怎么给?丨悦听青春 阳光心灵


城市俏佳人
佛山人民广播电台FM98.5频率,城市俏佳人节目官方公众号。工作日早上8:00-10:00,为早起人群提供新鲜资讯,与都市女性互勉,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