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秋起我国北方有个民俗叫“贴秋膘”,意为:由于夏季出汗多、人普遍休息不好,食欲不高,身体容易消瘦,体质有所下降,在立秋后要把身体所亏缺的通过食疗补起来。北方气温凉下来的时间比南方早,在北方生活的人们会在秋风吹起来的时候,就炖起肉肉,希望尽快把夏季掉的“膘”补回来,俗称“贴秋膘”。我们位处的南方就没有“贴秋膘”的习惯,毕竟天气还是太!热!了!那在南方炎热的秋天生活的我们,又该如何“吃肉进补”呢?今期,我们节目嘉宾 健康生活践行者 楚惠 和我们聊聊这个话题!南方也有“秋风起,食腊味”的喜好,一旦气温下降,也会把“吃肉进补”排上日程,俗称“秋季进补,来年打虎”。南方气温凉得晚,即使过了立秋,气温一直未降下来,一些朋友在夏季虽有“掉称”,但对吃肉的欲望仍然不大……从立秋到白露的这段时间,南方人不是不补,而是清补,意思是既清湿浊,又轻盈进补,立秋后随着各地陆续开渔,各种鱼虾河鲜海产新鲜上市,更受南方朋友欢迎。水生动物是一种低热量的优质蛋白来源,并且是必需脂肪酸ω-3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的主要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平均摄入水产品40-75克,或者每周摄入水产品280-525克。大致可按每个成人每周1斤左右的量。但“一斤”指的是可以食用的部分,鱼虾贝蟹的壳骨部位占比较大,采购时需简单换算: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核心推荐四中,“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平均每天120~200g。每周最好吃鱼(水产品)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这里简略提到的“鱼”,不仅仅指鱼,而是包含鱼、虾、贝、蟹等多种类型的水生动物。这些水生类动物食材的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大约为10-21%,氨基酸种类与人体需求比较匹配。
吃禽肉或红肉时,我们提倡多吃多吃瘦肉,但吃水生动物时会有所例外,反倒是推荐多吃“肥鱼”。因为鱼类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系列的DHA、EPA等均存在于鱼肉脂肪中。这类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是即使在低温环境中,也不会凝固,一直有个说法:“越是深海和生活环境水温比较低的鱼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越高。”“深海鱼更补脑”。不少朋友比较趋向于食用深海鱼类。依据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相关检测数据,一些淡水河鲜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并不输深海鱼。海水鱼 是指生活在海洋里的鱼,常见的有:金枪鱼、三文鱼、秋刀鱼、带鱼、鲅鱼、黄花鱼、鲳鱼等。淡水鱼 是指生活在江、河、湖泊、溪水中的鱼,常见的有:鲤鱼、鲫鱼、草鱼、鲈鱼、鲢鱼、鲟鱼、鳜鱼等。对比海水鱼和淡水鱼的营养成分,鲟鱼、鳜鱼、鲈鱼等淡水鱼中的蛋白质就比带鱼、鲅鱼等海水鱼含量高;鲈鱼中的锌还是带鱼的4倍,含铁量是带鱼的将近2倍、是黄花鱼的近3倍。鲈鱼中的DHA含量比带鱼、黄花鱼、鲅鱼、鲳鱼等海水鱼还高,达到18.6%,也是鲢鱼、鲟鱼和鳜鱼等河鱼的3倍以上。在EPA含量方面,作为河鱼的鲢鱼比四种海鱼高,达到5.4%,鲈鱼的EDA也达到3.5%,比海鱼中的鲳鱼高。
如果想补充更多的蛋白质,可以选择购买鲟鱼、鳜鱼、鲈鱼等淡水鱼;如果想补充DHA、EPA,可以选择带鱼、黄花鱼、鲅鱼等海水鱼,以及淡水鱼中的鲈鱼。多项检测发现,海水鱼无论是重金属污染还是致病菌污染,都比淡水鱼更严重一些.例如:海水鱼中的重金属砷含量高达1.6mg/kg,淡水鱼中的砷含量则仅有0.1mg/kg。(胡元玮, 吴斌, 陈志清, 等. 水产鱼中致病性弧菌的主动监测及危险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25(21): 3726-3727, 3730.顾海宁, 胡哲斌, 陈晨, 等. 天津市水产品重金属安全风险评估[J].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7, 6(1): 1-8.)再加上近年某些国家擅自排放核污染水到海洋,很多朋友都不敢吃海水鱼了。虽然有些鱼中检测出了一定的重金属等残留,但正规市场和超市的鱼都会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只要不超标,一般正常吃鱼的情况下(每人每天吃40~75克水产品)并不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所以也不用担心。水生动物的肌纤维比禽畜类更为细小,口感更细嫩可口,相对于红肉的被人体消化的时间更短。正因为这样,烹饪起来也非常容易,清蒸个十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了,烹饪难度远远小于禽畜肉。只要水生肉类品质优良、新鲜,越简单的烹饪,越能体现水生动物的新鲜程度。经过冰冻的水生肉类产品,在一些国家必须强制检测组胺。在我国,对组胺的规定也有明确: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GB 2733-2015)规定:“高组胺鱼类每百克中组胺含量不得超过40毫克,非高组胺鱼类每百克中含组胺不得超过20毫克。”【水产品为何要检验组胺?】
鱼类与畜禽肉相比更易腐败变质,鱼体一旦死亡,自身组织中含有的酶就会使鱼体发生自溶作用,使组织慢慢分解,鱼体也会由死后的僵直状态逐渐变软。
随后,附在鱼体上的一些细菌迅速繁殖,分泌多种酶类,分解鱼肉组织的蛋白质和脂肪,其中某些细菌分泌的脱羧酶可使氨基酸脱羧而产生生物胺类物质。组胺便是这些生物胺里毒性较强的一种,由组氨酸脱羧形成。【吃了组胺会怎样?】
人体摄入过多组胺会发生中毒。组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及支气管收缩,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脸红、头痛、心慌、胸闷、腹泻、血压变化甚至休克等,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世界各地尤其沿海地区组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组胺中毒,应及时进行催吐、抗过敏等对症处理。
【哪些是高组胺鱼类?】
组胺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游离组氨酸和产组胺的细菌。金枪鱼、秋刀鱼、马鲛鱼、青占鱼、沙丁鱼、鲐鱼、鲹鱼、竹荚鱼、鲭鱼、鲣鱼、等青皮红肉的海水鱼,体内含有丰富的游离组氨酸,并存在产组胺的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极易产生组胺,属于高组胺鱼类。
由于组胺是细菌分解鱼肉中氨基酸的产物,其含量可以反映鱼的新鲜程度。随着鱼体腐败加重,组胺含量明显上升。常用的鱼类烹调方式,如清蒸、红烧等,降低组胺的能力有限。所以,腐败的鱼即使加热吃依然有可能会产生组胺中毒。在购买海鲜后,应该尽早储存在低于4℃的环境中,避免过久的暴露在5摄氏度以上环境,并于24小时之内尽快食用。在低温条件下,细菌生长缓慢,脱羧酶活性也较低,有利于减缓腐败过程和组胺生成。冷冻鱼的解冻方式对组胺含量也有影响,对于冷冻过的水生动物产品,一般置于冷藏条件(4℃)下缓慢解冻有利于减少组胺产生,同时可以较好地维持鱼肉组织结构,减少汁液流失,保持良好口感。容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更需要确保新鲜,存放前彻底刷洗鱼体、去除鱼鳃、内脏和鱼体的黑色及胶状残留物,烹调时加入少许醋,可有效降低组胺含量。由于鱼类等海河鲜动物长期生活在水里,其肉质的物性与其能接受到的阳光照射相关,也就是说,生活在较浅的江河湖泊中的河鲜类,能接受阳光温煦的时间相对深海鱼较长,寒凉性较低。带壳和活动能力较低的水生动物,如蚌蛤类的肉性比能自由游动的鱼类的寒性重。食用寒凉性河鲜海鲜时,有助清除体内的实热和平衡久积的虚热,但身体偏虚寒的朋友,需在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烹制的同时,多加生姜或温热性的香料的烹制,或拌食时多用生姜、蒜蓉、紫苏、花椒或花椒油等调和的佐料,以平衡海河鲜的寒凉性。
鲈鱼是淡水鱼中含DHA量最高的河鲜鱼类,《中药大辞典》载:“鲈鱼,味甘,性平,能益脾胃,补肝肾。治水气,风痹,并能安胎。”《本草经疏》对鲈鱼也有相关介绍:“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而积渐流于虚弱,脾弱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证自除矣。”清蒸鱼是南方人喜爱的河鲜烹饪方法,买到 新鲜鲈鱼,在平日清蒸鱼所配的姜葱基础上再加紫苏叶,简单得来,健脾养胃,还补DHA。清理鲈鱼时候,将鲈鱼鳃处的鳃及骨头拨出,将鱼肚内的黑膜和血膜等杂物去除干净,将整条鱼外皮的粘液刮净,这些都是腥寒及含有较多组胺的部位,一定要清除和冲冼干净。身体虚寒的朋友,还可以在包尾油中加入适量的花椒油,让鱼肉品尝起来,更加鲜麻辛香,既清补又能补充DHA。这道紫苏清蒸鲈鱼非常适合在迎秋时期间清补食用,且老少皆宜。注:本文部分素材摘自《中国好营养》《中国食物成分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食材功效摘自《中药学》《中医营养学》《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百度健康药典》《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仅供阅读参考,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