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家长想知道的事情

文摘   2024-09-12 14:56   吉林  
田婧,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发育儿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12年,擅长小儿常见病的诊疗,0-18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健康管理,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发育迟缓、肥胖、营养不良、矮小、性早熟的诊疗;脑瘫、高危儿(包括早产儿)的早期干预、康复保健指导。
经常遇到一些孩子,反复眨眼睛、噘嘴,皱鼻子,耸肩,清嗓子,有的家长就很焦虑,以为孩子不听话,做鬼脸,小动作多,怎么教育都没用,其实孩子有可能患上了抽动障碍(俗称抽动症)。

我科设立抽动门诊,在抽动障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仅有药物治疗,还有综合行为干预治疗;能有效的减轻抽动症状及其共患病,改善孩子的社会功能。



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

抽动障碍,俗称抽动症,并非坏习惯,指的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表现为身体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突然、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

抽动障碍主要分两种形式: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常表现为眨眼、皱眉、咬唇、噘嘴、张口、歪嘴、摇头、耸肩、扭颈、甩手、举手、踢腿、收腹等等;

发声性抽动常表现为清嗓子、吸气、咆哮、咳嗽、尖叫、叫喊、学动物叫,甚至反复说一句短语或一句脏话等等。


1、抽动障碍的发病特点有哪些


年龄:抽动大多起病年龄在18岁之前(有低龄化趋势),4~8岁最多见,平均年龄约为6岁,在10~12岁最严重,男童较女童多见,男女比例约为3~4∶1。
症状:通常从面部开始,可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和上、下肢;
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并且在病程中可出现新的抽动形式。抽动症状在病程中时轻时重。

2、影响抽动障碍的常见因素



加重抽动的常见因素包括压力、焦虑、愤怒、惊吓、兴奋、疲劳、感染和被提醒;
减轻抽动的常见因素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和睡眠。


3、抽动障碍的危害及共患病



长期或严重的抽动会对儿童生理、心理带来诸多危害,譬如社会交往中被孤立,自卑、退缩、以及同伴欺侮等,情绪上产生焦虑、抑郁、低自尊。长期严重抽动所致的重复性非生理性运动可引起抽动部位疼痛和损伤。

有的家长在孩子就诊过程中跟我们反应,孩子上课爱走神、写作业拖拉,还有的家长反映孩子脾气暴躁,甚至强迫症,做事情之前有固定的动作,也和抽动障碍有关吗?
大约半数孩子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品行障碍、暴怒发作等。


4、抽动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目前还未明确,可能是遗传、免疫、心理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抽动障碍的诊断




主要依据孩子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相应的心理行为测试进行诊断。因此家长带孩子来就诊时尽量提供详细的病史和发病特点。抽动障碍需要和其他相关疾病相鉴别,比如结膜炎,咽炎,过敏性鼻炎、癫痫,发作性运动障碍,舞蹈病等,必要时需要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等向鉴别。
抽动障碍是一个排他性诊断,无法通过某个特异性检查来确诊,需要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同时做一系列神经心理行为测试、脑电图检查、血常规、血沉、抗“O”、铜蓝蛋白等辅助检查,鉴别和排除与抽动症相似的其它疾病。


6、抽动障碍的严重程度分级?



轻症:轻微抽动症状,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学习或社会活动;
中度:经常性抽动症状,以某种方式干扰儿童正常功能和社交活动;
重度:经常性抽动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教育和社会活动。

7、抽动障碍的治疗



目前抽动障碍无法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一系列治疗方法来帮助儿童管理症状。
轻症:可不用药,采取暂时观望策略,通过对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咨询,调适其心理状态,淡化孩子的抽动症状。
中重度:对于影响日常生活、学校和社会活动的中重度抽动儿童,以心理教育和社会支持、综合行为干预及药物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硫必利、阿立哌唑,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定等。中成药也可缓解抽动症状,如菖麻熄风片、九味熄风颗粒等。
行为治疗对于抽动儿童,我科开展的综合行为治疗方法对于减轻抽动症状及其共患病、改善社会功能的有较好的疗效。综合行为治疗主要采用习惯逆转训练(HRT)和综合行为干预(CBIT)。综合行为治疗没有药物副反应,可以单独使用或和药物联合使用,尤其是对于不能接受药物治疗的孩子,综合行为治疗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该治疗为一对一治疗模式,主要包括相关医学因素评估、习惯逆转训练、放松训练、自我监察、消退练习、认知行为治疗等。


8、抽动症的预后




大多数的抽动障碍孩子到青春期时症状会减轻,到成年期可以缓解,尽管少数可能残留轻微症状,但积极治疗对于学习生活影响不大。TD症状可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而减轻或缓解,需在18岁青春期过后评估其预后,总体预后相对良好。大部分TD孩子成年后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抽动症状迁延或因共患病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9、 抽动症需要注意什么?




(1)中医科治疗以中医外治及中药为主,治疗过程中不能由于病情暂时好转或加重而随意停药。服用西药的患儿不能因为服用中药而擅自停服西药,要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或停药,以防突然停药造成病情反复或症状加重。


(2)忌食含碳酸、咖啡因的饮料或食品,忌食含孜然、胡椒类烧烤食物,少食油腻、油炸食品及甜食。


(3)控制屏幕时间,电脑、电视、手机每天使用不超过30分钟为宜,避免看血腥、紧张的电影电视剧、玩刺激性游戏。


(4)放松训练,让孩子多参与体育活动、文艺活动,适度增加运动、减轻学业负担,保证孩子的睡眠。


(5)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


(6)家长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于专注孩子的举止与动作,过度关注及提醒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抽动,更不要采取斥责打骂的方式,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及紧张,加重症状。应该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爱,进行正向引导,但同时要避免过于娇惯。


(7)与老师做好沟通,让老师清楚了解孩子的一系列行为是由于疾病导致的,并非调皮捣蛋,获得老师的理解,同时协调同伴关系,减少来自学校及同伴社交带来的歧视。

在电影《叫我第一名》中,抽动症患儿 BoBo 因为疾病被迫多次转学,在一次中学音乐会上,他说的这段话道出了抽动症患儿的心声:对抽动症儿童来说,家人、朋友、校园、社会的理解、包容、支持和爱,才是治愈的良方。



免责申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吉大二院发育儿科儿童康复
矮小、性早熟、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诊治;高危儿、早产儿优化管理及发育促进,脑损伤、发育异常、脑瘫的早期诊断及干预,降低病残率;脑潜能开发及科学育儿指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