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是干什么用的?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多人很难入定?即使打坐十几年、几十年也没有大的突破。
首先我们分析导致我们实证失败的两个原因,一是有意识散乱,二是昏沉。 什么是有意识散乱呢?就是你打坐坐在那,脑子特别乱,坐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坐不住了。为什么如此呢?这个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比如你总想邻居家漂亮姑娘或者帅气小伙,那你晚上打坐实证的时候一定也会想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就会让你心乱,静不下来。如果你白天经常打游戏,你打坐坐在那内心一定会不由自主想起游戏的画面,那你的心就是躁动,就坐不久。
所以,如果你的生活经常使用很强的执着心,比如古代所说的杀、盗,现代社会的游戏、迪厅跳舞等等,那你一坐在那,心一定是浮躁的,静不下来,静不下来就坐不久。那你的打坐实证一定就会失败。
那么我们再说第二点,昏沉。很多人打坐实证能入静放松,但坐着坐着就会睡过去,导致实证反反复复失败。我们为什么打坐的时候总睡过去?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和我们平常生活习惯有关。比如吃肉,如果大家仔细体验肉的味道,会发现肉的香味和昏沉的那种感觉很像,也就是你经常吃肉,打坐时就不清明,很容易昏沉睡过去。喝酒抽烟也一样,他们都会引导我们进入昏沉睡眠。如果这些生活习惯不改的话,那么即使你不躺下来,坐在那也会很容易睡着。
所以古代的戒律,包括礼仪是为了什么?就是让我们不去做那些不利于实证的生活习惯。如果你不利于实证的生活习惯太多了,喝酒吃肉又打游戏,还是个财迷官迷,有着糜烂的夜生活,那你基本就和入定无缘了。如果你的生活习惯是有利于实证的习惯,比如经常感恩别人,身怀慈悲怜悯之心,做事认真仔细,闲下来的时候去写写书法,打打太极,站站桩,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这样的生活习惯越多,就越有利于入定。
所以,古人制定戒律礼仪的目的,是对我们的行为有一个规范,为我们实证服务的。当然,我们要想真正的戒律,比如解决好色的问题,一定要入定才可以,在当前思维你是不可能真正的戒色的。但并不是入定后就没好色这个能力了,只要你退到当前思维状态,一样可以继续好色。再比如情绪的问题,如果你不入定,肯定会有各种负面情绪,抑郁焦虑等等,不可能没有,只有入定才可以真正解决负面情绪这个问题。所以,真正的戒律是和入定对应的。
如果你没入定,用道理伦理去打压自己,强压自己,会容易出问题的,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你会发现,那些要求会把你捆绑住,让你难受。所以,实证并不是否定自己,压抑自己,最重要的是相应。不是整天想着不应该做什么,戒掉什么,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不对的。而是想着,怎么能慢下来,能让心柔软下来,怎么去努力精进实证,怎么样能喜欢书法,怎么做才是有利于实证的。
你整天能够和有利于实证的生活习惯相应,自然而然就不去做不利于实证的事情了。也就是你不需要主动的去控制什么,自然而然的就有一定的戒律了。所以,在实证中,相应更加的重要。在整个实证中,我们是需要分析问题的,而不是去打压自己,否定自己。打压和否定自己都是很强的执着心,反而不利于实证。实证打坐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心法还需心用功。好的,我是张月风,想要进群的可以私信我,我们下期再见。
微信:dazuo5544 张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