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情绪调理方法,常见心理疗法分析(一):吃药

文摘   情感   2025-01-02 08:30   广东  

这是完全可以的,中药西药都是没问题的。但无论中药和西药,都是一种暂时的控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思维上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身体和思维的对应关系。


如果你以牛为身体,你的思维肯定和牛这个身体是对应的,有着牛的思维方式。你不可能让牛像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绪和发达的逻辑;猫也是一样,如果你以猫为身体,肯定有着和猫这个身体对应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是公猫,肯定喜欢母猫,而不是女人。


我们人呢,有着相同的生理结构,这就决定着我们人有着相近的思维方式,这就是生理对思维的影响。除非你有很高的打坐实证功夫,可以随时不使用现在正在使用的身体,那身体的生理变化,就可以不影响到你的思维。





如果你一直使用这个身体,那么对应思维的生理结构和肌肉神经发生了变化,那么思维也必然会跟着变化。比如打麻药,你一下就昏沉过去;比如吃了毒蘑菇,眼前会出现各种幻象;比如脑部受伤,容易会出现精神类问题。麻药、毒蘑菇、大脑机构损伤,都是先对我们这个身体产生影响,然后再对我们思维造成影响。


也就是思维和身体是一一对应的。


如果你仔细体会,当有负面情绪时,头部肌肉是紧绷着的、身体是偏僵硬,不放松,这样就会使你很不舒服。精神类药物的原理,就是通过药物先对我们身体产生影响,进而对思维产生影响。比如西药,直接对我们身体产生作用、对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在体内形成物理化学的生理反应,让紧绷的肌肉放松,情绪就不那么紧张焦虑了。





比如你听那些催眠音乐,催眠音乐的引导词大体都是让你:“头部肌肉放松、脸部肌肉放松、肩膀肌肉放松等等。”原理是一样的,不过一个是通过药物的作用让你肌肉放松下来,一个是通过音乐引导的方式让你肌肉放松下来。中药的道理也是一样,不过大多中药不是直接作用于我们宏观身体,而是调整我们身体的微观层面,比如养心调神、水火既济、滋补肾阴、调和肝阳,也是对生理的调整进而影响到思维,这里不多赘述。


所以,得了心理疾病、情绪病后,吃药是通过对我们这个身体产生影响,进而作用到我们的思维。比如古代道家的一些炼丹术,以八石为原料(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戎盐、硝石、雌黄),把练好的丹药吃进身体里,对身体产生生理作用后,能让你的心静下来,不胡思乱想,有利于打坐修行。所以,道家的这个丹练好后,吃完后你要怎样?去实证打坐,有了实证功夫后才会成仙,而不是直接吃完后就成仙了。





不过,这种方法在佛家不是主推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思维的调整方式,是被动的调整,不是你主动的掌握一种能自我调整思维的能力。所以就会怎么样,如果你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靠药物去控制,一旦不吃药,就会反弹。为什么会反弹?因为导致你抑郁、焦虑、社恐这些心理问题的,除了和身体因素有关(比如气血亏、痰湿重、肝阳上亢),还和你错误的观念和错误的思维习惯有关。如果你不把错误的观念和错误的思维习惯纠正过来,停药之后,在错误的观念和思维习惯的作用下,必然还会陷入到负面情绪中。


如果你在吃药的过程中,能逐渐的阳光起来,乐观起来,把自己的观念和思维习惯调整过来,那么停药后,你的心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所以佛法特别强调我们这个心,也就是思维,这才是解决心理疾病最关键的点。





同时,吃药在让你安静、放松下来的同时,可能还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古代的丹药,多少人因为想要成仙,吃这个丹药最终出现问题的。现代制药技术肯定不会有古代丹药副作用那么大,但多多少少,难免还是会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情绪病,吃药完全是没问题的,按照医生的安排去服药。但重点是,在服药的同时,不要忘了对我们的观念和思维习惯进行调整,这样才解决根本问题,才不会有药物依赖。否则形成药物依赖,常年吃药,那么它的副作用就逐渐凸显出来了。


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此文仅就吃药进行讨论,因为很多人都关心这个,下一篇会对其他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进行系统论述。



實證养生  身心快樂

实证打坐、思维解剖、东方传统文化

交流、学习请加小编微信:rubbs123456



打坐实证张月风
打坐、冥想、本源中医、心理疾病、当前思维现象、東方傳統文化、科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