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载于《科学·经济·社会》2024年第42卷第3期第116-124页
作者简介
屈凯,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要从事论证理论研究。
E-mail:qukai@mail2.sysu.edu.cn
论广义论证中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性——从语用学的观点看
摘 要:从语用学的观点看,广义论证就是在现实的、具体的语境下,参与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说者选择语言表达意义,听者感知和推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义。参与者互动交际,交替作为说者和听者,各自处于论证的不同阶段,都要受到相关的语境因素的制约,各自的制约性有所不同,因而各自应对的原则也就不同。
关键词:广义论证;语言选择;顺应;关联
广义论证理论,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自然语言所进行的论证活动。在本土化原则和论证语篇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取出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的论证规则和论证结构,并界定其使用的条件和范围。关于广义论证界定的最新版本如下:“某一社会文化群体的成员,在语境下依据合乎其所属社会文化群体规范的规则生成的语篇行动序列;其目标是形成具有约束力的一致结论。如果广义论证所使用的规则都合乎上述规范且实现论证目标,该论证就具有局部合理性。而一个局部合理的广义论证是在变动的语境下形成的具有逼迫性的多功能语篇复合体。”【1】
由此可见,广义论证是以现实案例为研究对象,考虑在真实、具体语境下,围绕某一论证目标而展开的、以论证语篇行为实施的说理性的活动。这是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即语用意义。论证活动的参与者,以言语行为实现论证目标,最终参与者交际互动、共同生成论证语篇的意义,而不是由某一方单独完成。
“语用学是对语言的动态描写与解释,因而它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会话等言语交际就是一个受制于多种语境因素的动态过程,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在会话等交际应对中,哪些因素制约着人们的语言选择与理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英国学者托马斯(Jenny Thomas)认为,言语交际、意义生成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义不只是词义,也不只是由说话人单方面生成的,或由听话人独自解释的。因而,托马斯更强调语用学的动态研究,包括对话语生成者传递意义和话语接受者理解意义的研究,该过程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意义磋商,以及语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语言的)和话语的潜在意义之间的协商。于是,她提出了‘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的新概念。”【2】
语境在论证活动中的动态生成过程,以语用学的观点看,是语言使用者在实际语境因素制约下,说话人和释话人交际互动过程中生成的。在此过程中,论证活动语篇的意义,通过说话人的话语的表达与释话人对说话人的话语的意义的理解来实现;也就是说,语境的生成过程与论证语篇意义的生成过程,是同步完成的。
语言选择受到语境因素的限制。论证是以说理为目标的、以言语行为实施的社会互动,同样受到语境因素的限制。本文将此界定为广义论证中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性。语言使用的主体,根据其在论证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充当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交替出现的身份:说者和听者。本文就从说者和听者两个角度,来分析广义论证中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性。
图源网络
一►
广义论证中语境对说者的
语言选择的制约性
广义论证认为,论证是参与者在具体语境中,就某个分歧展开的语篇行为,目的是协商彼此立场、达成一致结论。在此过程中,论证参与者都要受到语境的制约,比如:论证关切的现实争议、利益冲突;论证参与者所属的社会法制、习俗;参与者的个性、知识水平等。说者总是在具体语境下,为了实现具体的论证目标,以听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说者选择语言,组织语篇行为与听者展开论证性的互动。“在借助对话或语言博弈进行论证的过程中,论证者(说者)依据所处语境实施某个语篇的行动,致使其他论证者(听者)做出所预期的反应,而听者以类似的方式对说者的语篇行动做回应;如此来回往复直至实现论证的目标,最终生成一个语篇行动序列。”【3】
论证参与者以语篇行为展开论证性互动,我们在理解这样的互动的时候,可以借鉴语用学的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要说明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意义,我们首先考察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具体做了什么。
“使用语言必然包括持续不断地做选择,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是由语言内部(即结构的),或者是由语言外部的原因驱动的。”【4】说者在使用语言、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中,受到实际语境中的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的驱动。语言内部因素,即语言结构,如语音、语法、谚语、标准发音和字形等因素;语言外部因素则指自然环境、社会风俗、个人情感偏好等因素。
不同的学者对语境因素有不同的分类和界定,耶夫·维索尔伦将语境因素及其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概括为:“语境相关成分可出现于心智、社交(或文化)以及物理世界中。而且,这些成分也包括了使用中的语言信道的特征以及事件发生的语言性语境的特征。语境是生成过程的结果,这生成过程既包括客观外在,也包括语言使用者对生成过程的调动(有时也包括语言使用者对这些成分的调控)。”【5】具体来说,物理世界包括时间和空间,以及时空中的物理实体和现象。心智世界包括论证参与者的个性特征、信念系统、动机和欲求等。社交世界是指论证参与者所处的社会情景、公共制度和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价值排序、风俗习惯等。论证参与者是指具体的拥有一定经济地位、社会身份、文化水平、信仰或价值关怀等要素的参与交际的人。使用中的语言信道的特征是指(与手语相对比的)语音特征,即由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振动。语言性语境主要是指上下文语境,包括语篇衔接、互文性和序列关系等。
说者使用语言表达意义,有时候与语句的字面意义相去甚远,比如隐喻、讽刺等情形。有的学者,比如格赖斯(Paul Grice),就将说话人意义,特别是说话人意图作为研究说者的话语的意义的最核心内容。“弄清楚理性的本质及其特征后,现在具体分析格赖斯的意义理论和理性之间的联系。我们从意图说起。意图(intention)是格赖斯意义理论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决定话语的意义,这一重要性从Meaning一文中可窥见一斑。该文开篇就把意义区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两种。‘乌云意味着下雨’属前者,‘三次铃声意味着公共汽车已满客’属后者。非自然意义由说话人意图决定,饱含人的因素,语言主要就是表达意图的。言语交际包括意图的传递和识别(Grice,1957:377-88),说话人利用语言或非语言资源传递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则利用同样的资源去识别说话人的意图。格氏这一观点与交际只是语言编码和语言解码的过程的传统理论相去甚远。”【6】
广义论证理论认为,论证是论证者为了达成一致结论而实施的语篇行为序列。日常论证在现实生活中以会话性的语篇行为序列而展开,将其记录成文字即为论证文本。在语用学综观论的立场看来,这样的论证性的语篇行为序列的展开,即论证者使用语言来达成一定目标的活动。语言使用的过程,即说话人和释话人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论题展开的连续的语言选择的过程。因此,我们从语言选择的角度来理解论证性语篇展开的过程,把握其特性并将其应用于论证实践。
论证是理性的社会互动,说者通过实施一系列行动来实现,说者的行动是有意图的、有目标的。为了实现论证目标,就要结合语境,细分目标为若干子目标。每个子目标由一个言语行为来落实。言语行为的实施,必然要进行语言选择。
说者在具体语境中,围绕论证目标来选择语言。这一过程,说者受到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两大类语境因素的制约。应对这种制约的原则就是顺应性,即说者所选择的语言结构与语言选择所调用的语境因素之间的顺应。说者在语境因素制约下,选择恰当的语言结构,语言意义准确表达,实现了说者的论证目标,就是成功的论证交际活动。
语言选择受到语境制约,因此,语言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顺应性强调的是语言选择的语言结构,如字词、短语、句子、句群等与语言选择所调动的语境因素的顺应,即有什么样的语境因素,就选择什么样的语言结构。顺应是语言选择过程中的语言结构与语言选择所调动的语境因素之间的顺应。
顺应性(adaptability),即语言使人类从范围不定的一系列可能性中通过协商做出选择,以此方式来满足交际的需要的特性。要理解这一点,有必要明确与顺应性相关的语境因素有哪些。耶夫·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将语境分为两大类: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前者主要是指上下文语境;后者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参与者、物理世界、心智世界和社交世界。其中,语言语境在论证过程中,论证参与者根据非语言语境结合论证目标选择语言来实施。
现实中,语境因素往往是需要说者进行综合考虑的。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一下物理世界、心智世界、社交世界,说者对三种语境因素综合考虑的情形。
案例一[语境:1980年,美国加州,茶餐厅]
1980年,美国加州部分茶餐厅有非吸烟区,提供给不吸烟的人。此时,人们认识到吸烟,特别是二手烟对不吸烟的人的危害,故此做出这种区分。一个新来的服务生,在一个尚未设立非吸烟区的茶餐厅,一天之内分别接待了三个顾客。根据前两位顾客的交际过程及其结果,他们都离开此地,去别处就餐。在第三位顾客的时候,服务生做出了语言选择的顺应性调整,成功留住了这位顾客。
上午9点,第一位顾客A,服务生W。
A1:早上好,请问本餐厅是否有非吸烟区?
W1:没有。
A2:加州很多餐厅都有非吸烟区,怎么你们没有?
W2:抱歉。
A3:那好吧,我去别处。
W3:很遗憾,再见。
上午11点,第二位顾客B,服务生W。
B1:你好,本餐厅环境不错。
W1:谢谢。您需要点些什么?
B2:请问,本餐厅是否有非吸烟区?
W2:暂时没有。不过我们已经开始考虑设置非吸烟区了。
B3:有点遗憾,下次吧。等非吸烟区设置好了,我再来。
W3:好的,随时欢迎您。
下午2点,第三位顾客C,服务生W。
C1:你好,这个餐厅真漂亮!
W1:谢谢。很高兴为您服务。C2:本餐厅有非吸烟区没有?
W2:正在设置过程中,角落处有一张桌子,您可以当作非吸烟区使用。
C3:好的,来一份本餐厅招牌套餐。
W3:好的,您稍等。
图源网络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个服务生,在接待了前两位顾客,得知他们必须使用非吸烟区,否则不就餐。物理世界语境因素,本餐厅确实没有设置非吸烟区。服务生作为说者,社交世界语境因素,只能不断提高交际过程礼貌用语的程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选择与语境因素的顺应性。心智世界语境方面,经过服务生作为说者,与前两个顾客的交际,在自己的心智中形成这样一个意识:顾客非常关注非吸烟区,这一点要尽可能满足,才能说服顾客在本店就餐。因而,该服务生在与第三位顾客交际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对方的心理需求,选择了更加顺应顾客的这个需求的语言,最终实现了说者的论证目标,说服第三位顾客在本店就餐。
广义论证是基于现实中论证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的,本文引入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语言选择的顺应性等相关理论资源,对论证性语篇的话语选择、理解等进行动态分析,阐明了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语言使用总是在具体语境中实现的,语境的展开与语言意义的生成是伴随着参与者的语言选择的活动同步完成的。成功的论证性语篇,说者的语言选择有顺应性特点,即语言选择受到语境制约,说者所调用的语言结构与语言选择所涉及的语境因素是顺应的,以此顺应性来应对说者在广义论证中进行语言选择所受到的语境的制约性,以此来成功地实现论证目标。
二►
广义论证中语境对听者的
语言选择的制约性
广义论证是社会互动的说理活动,至少要有两个参与者,交替作为说者和听者。论证始于人们的立场分歧,既然是分歧,至少有两个持有不同立场的个人参与论证活动,阐明自己的立场,互相论争,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理想状态是最终形成有约束力的结论。我们参考广义论证基本结构图来刻画这一过程。
本文已经说明了说者在广义论证中,语境对其语言选择的制约性及其应对原则,即顺应性。听者情况如何?本文借鉴关联论进行分析。
听者在理解对方论证语篇行为序列,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的时候,同样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听者自己的认知语境的制约。因为很多情况下,说者的语言表达不是字面意义,不只有一个意义可供听者理解说者的话语。因此,论证参与者在听者状态的时候,所受到的语境对其语言选择的制约性,指的是听者感知并理解说者话语意义的时候所受到的制约性。
关联理论是由丹·斯珀波(Dan Sperber)和迪埃钰·威尔逊(Deirdre Wilson)共同提出的理论。主要讨论的问题是意义在语境中的表达和理解,侧重从交际者的认知语境的变更来刻画交际过程。“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境作了全新的解释,开始了语境研究的视野,认知语境观认为,语境是语用因素内在化、认知化、概念化的结果,言语交际过程是一种交际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认知语境是产生关联的基础,是人们得以交际的基础,认知语境不同于传统的语境,它是以命题、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基本单位的动态语境观。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话语的认知心理依据。认知语境制约着言语的理解,同时言语的解读也依赖于认知语境。”【7】
图一 广义论证基本结构图【8】
关联理论把个人的思想界定为概念表征,以“定识”这一概念来刻画认知语境及其动态变更。“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所以采用的关键概念都需要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去加以定义或重新定义。《关联》把思想界定为概念表征(与感觉表征或情感状态相对),把定识(assump-tion)界定为被个人当做现实世界表征的思想(与虚拟内容、愿望或表征的表征相对),也就是被个人当做事实的思想。”【9】
认知语境内涵丰富,既包括上下文的语言语境,也包括即时语境中的物质语境,还有交际者的个人的心理语境和所在群体的社群知识、百科知识等公共知识语境。定识作为认知语境中最活跃的因素,并且随着论证的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论证参与者交际话语的产出和理解,不断更新论证参与者的定识的集合,即认知语境。
人们使用不同的自然语言,如英语和汉语,因而人们用不同的自然语言的概念来表征同一个现象。具体到个人,每个人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感知能力和推理能力,两个人感知了同一个现象,比如下雨,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农民高兴,因为下雨缓解旱情;市民有点不喜欢下雨,因为下雨天城市交通更加混乱和拥挤。要说明认知环境为何会千差万别,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概念:认知能力。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是人们的认知环境却是各不相同的。因为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文化和政治制度不同。
结合上述界定,关联理论中,推理是定识集之间的推理。上边的界定中,语境C是认知语境,也就是听者个人记忆里边的旧定识集。P是听者感知到的新的信息、新定识集。Q是语境蕴含结果,就是认知变更,新旧信息、新旧定识推理得出的结果。P在C中蕴含Q,就是说P和C的并集非平凡蕴含Q。
关联理论给给出语境蕴含的定义:
语境蕴含
定识的集合P在语境C中语境蕴含Q当且仅当
(i)P与C的并集非平凡蕴含Q,
(ii)P不非平凡蕴含Q,且
(iii)C不非平凡蕴含Q。【10】
为了理解这个界定,我们需要了解非平凡逻辑蕴含指的是什么。“非平凡逻辑蕴含,定识之集合P逻辑蕴含且非平凡逻辑蕴含定识Q当且仅当在只涉及消除规则的推理中,P为初始论据的集合,Q是终极论据集合的成员。”【11】
案例二[新年舞会前夕,听者关于舞会参加人员及其出席结果的推理过程。]
首先是由以下三个定识组成的语境C,C是听者已知的一个定识集。
(a)要么小王,要么小张参加了舞会。
(b)要是小王参加了舞会,本次舞会就不会成功。
(c)如果本次舞会不成功,单位以后就不再举办舞会了。
其次,新定识P,小张没有参加舞会。
现在我们用P和C的并集作为前提,进行推理。
P和C(a)结合,析取消除规则推理出(1)小王参加了舞会。
再由(1)和C(b)结合起来,蕴含消除规则,推理出(2)本次舞会不会成功。
再由(2)结合C(c),蕴含消除规则,推理得出Q单位以后不会举办舞会了。
听者是舞会组织者,说者向听者明示并且听者感知并引入自己的定识集的P,小张没有参加舞会。听者得出语境含义:单位以后就不再举办舞会了。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语境含义Q在听者的认知语境,即听者的整个定识集中,可能会有更深远的影响。比如,如果听者希望舞会以后继续举办,听者会对小王参加舞会导致这个结果,后悔邀请小王参加。小张没有参加舞会,听者会遗憾,因为以后不会再有舞会,而且小张不是舞会停办的原因。如果听者本就打算停办舞会,听者可能会感谢小王,正是小王的出席,达成了这个目标。如果听者对于举办舞会不持立场,小王出席是偶然事件,听者对于舞会是否停办,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听者感知推理获得了语境含义,并将其引入自己的认知语境,即定识集,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更多的听者认知语境的变化。听者关于交际者,对于交际涉及的人、事、物,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自身知识体系的变更,都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也就是说,认知语境对于听者的制约性是动态的,因此,听者要在自己的感知和推理等认知活动中,不断运用关联性等原则应对这类制约性,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认知语境,更有效地参与论证活动。
我们得出结论:P在语境C中语境蕴含Q。而且,单独从P不能推理出Q,单独从C中也不能推理出Q,只有P和C结合起来才能推出Q,Q是P在C中的语境化的结果。换一个语境C1与P结合,不能推理出Q。这就是说,新旧信息、新旧定识的交际推理,具有语境敏感性。交际活动中,个人的认知变更,就是定识集的变更越多、语境效果越多,比如上边这个例子,交际参加者结合新信息与语境能获得的语境蕴含越多,说明新信息,即说者表达的新定识与该语境的关联越强。关联性强的交际,参与者的认知变更越强,交际结束后参与者获得的语境效果,比如语境蕴含越多,说明交际的意义越大。关联性以语境效果来刻画,语境效果是由参与者的话语选择、信息表达与理解,也就是认知语境,即参与者的定识集的变更来刻画。这样,关联理论就把交际过程中语境因素,特别是参与者的认知语境和语言选择、表达和理解,就是认知语境和话语意义如何互动描述清楚了。
某个定识与具体语境是否有关联性可以用语境效果来衡量。关联理论是用定识在语境中的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来刻画关联的。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效果有三类:语境蕴含(contextual implications);矛盾(contradictions),即新信息可以提供与旧定识相反的证据,这可能导致旧定识的弃置;增力(strengthenings),即新信息可能为旧信息提供进一步的证据,因而加强了旧定识。
关联推理也不只是蕴含推理,还包括所有隐含意义的推理,即听者不能从说者的话语的字面意义进行理解的意义,如上文提到的逻辑蕴含、语境蕴含,还有预设、间接言语行为等。
案例二选择了三种语境效果中,能够得出新定识的语境蕴含来说明听者受到自身认知语境制约的情形。因为这种推理需要听者具备语境蕴含这种推理的相关知识以及理解新定识P需要调动听者自己的定识集的子集C,并且以C作为理解P的认知语境进行语境蕴含推理,得出新的定识Q。如果听者不具有任何一个认知语境的因素,听者就不能做出这样的推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这个例子一方面是展示关联推理的一种情形;另一方面是展示认知语境对听者的制约性。
关联理论比较全面、深刻地说明了听者的认知语境对自身的制约性,展示了听者在广义论证过程中理解说者语言意义的选择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及其应对原则,就是关联性原则。
图源网络
三►
结语
本文围绕广义论证中参与者的话语表达与话语理解来展开,聚焦语境对于论证参与者的语言选择的制约性及其应对原则。参与者处在说者地位的时候,主要任务是论证话语的表达;参与者处在听者地位的时候,主要任务是论证话语的理解。广义论证中,论证语境的生成过程与论证话语的意义的生成过程是同步完成的,是论证参与者共同作用、互动交际实现的。
以语用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参与者在论证互动中的语言选择,说者所受到的语境制约性及其应对原则,即顺应性;听者在理解说者的话语的意义的时候,对论证话语的若干种意义,所进行的选择,同样受到语境制约,特别是听者自身的认知语境的制约,及其应对原则,即关联性。
综上,本文借鉴已有理论成果,以语境为主线,分析了广义论证理论视野下,日常的自然语言论证过程。论证是参与者交际互动的过程,即参与者围绕论证目标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选择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受到论证的具体语境因素的制约。为了应对广义论证中,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性,参与者就要遵循顺应性和关联性原则。
注释
编辑 | 石欣雨
审核 | 刘今、李玮农
科学·经济·社会
Science Economy Society
《科学·经济·社会》于2023年重点推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含“两个结合”“两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等专题)、跨学科研究与理论创新、心智与智能、计算社会科学、科技与哲学/伦理、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等栏目,及智慧养老、农业伦理等专题,本刊唯一投稿网址为:
http://kjsh.cbpt.cnki.net/
欢迎海内外同仁赐稿!
《科学·经济·社会》始终坚持严格的学术规范与标准,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并对采用文章支付相应稿酬,绝不以任何名义收取诸如版面费或审稿费等费用,敬请广大作者与读者们注意。
《科学·经济·社会》创办于1983年,系融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于2022年起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曾是“甘肃省优秀期刊奖‘品牌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宗旨,突出问题意识,聚焦学科交叉,刊登学术论文、海外译稿、书评札记、学界动态等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