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韬、彭华民 |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框架构建:一项经典扎根理论研究

文摘   2024-09-09 01:13   中国台湾  

本文载于《科学·经济·社会》2024年第42卷第3期第69-82页

作者简介



何龙韬,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主要从事社会医学、健康社会工作研究。

E-mail:lzhlt01@hotmail.com;

helt@swufe.edu.cn


彭华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主要从事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研究。

E-mail:penghm@nju.edu.cn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框架构建:

一项经典扎根理论研究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在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发展面临很多障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成熟的教学理论框架。本研究采用线上书面访谈的方法,收集了12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1名博后和7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观点和建议,使用扎根理论分析访谈文本资料。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内部的利弊特征和外部的现实挑战。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和已有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实践教学的微观理论,提出了一个整合性实践教学理论模型,包括定制型学习理论的基础框架、伦理预案和相应的规划、目的导向和情感参与的教学案例设计、真实与虚拟场景融合式的教学实施四个核心组成因素。这个模型能够有效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特定的教学目的、促进情感性参与以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规避其本身可能产生的新伦理困境、无法复原真实场景的复杂性等局限性和外部障碍。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整合性




研究问题的提出


虚拟现实技术从40年前起便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尤其在医学、心理学、军事学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1】。但是,在同样为应用性学科的社会工作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推进和发展,关于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健康)社会工作教学上的文献极度缺乏(截至2023年11月2日,WoS只有17篇,知网6篇);在很多高校仅仅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或者空置的实验室中,国内几家极具开创精神的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虚拟现实技术程序也处于起步阶段,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实践教学效果。尽管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和发展劣于这些学科,但是如此巨大的差距仍然是值得反思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多元化的原因,包括成本困境、场景案例困境和评估困境;追本溯源,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应用上的严重滞后是由于指导性理论框架的缺乏【2】。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技术,还没有形成契合社会工作的成熟教学理论和模式,因此需要更多探索和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社会工作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安全、多样和创新的学习场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临场发挥的能力【3】。虚拟现实技术在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有很多不同的应用,附件一介绍了几种比较适合健康社会工作教学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模型。但是,虚拟现实技术也具有其利弊两面性,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恐惧、不适、过度依赖技术、新的伦理困境等负面影响。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还面临着技术成本高、设备适用性不足、教师高科技素养缺乏、教学评估手段缺乏等方面的外部现实挑战【4】。因此,本文建议构建一个探索性的教学理论模型来指导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以有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同时避免或减少其风险和外部障碍,使虚拟现实技术在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


图源网络


文献综述


在社会工作领域,如前所述,虽然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匮乏,国外的相关文献比国内还是稍微丰富一些。为数不多聚焦于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国外文献,无法契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如国内“非升即走”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被科研压力所累,对于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等【5】【6】。在研究内容层面,国内外文献把重心放在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学习效果的正向影响,很多研究要么采用反思类总结要么采用对照试验来论证其有效性,忽视了模拟情景和实务案例的制作等对于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影响【7】【8】。这些研究由于大多注重虚拟现实技术对实践教学的正向作用,而忽略了其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整合性理论模型的深入探讨。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医学、语言学等学科有比较成熟的发展,本文尝试借鉴三种有影响的教学微观理论,并有机整合它们的理论重心用于指导本文理论框架的提取和归纳。


现有关于一般性实践教学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文献中,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大特性(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形成的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实践教学的主流教学微观理论有三种:体验式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情感体验理论。这三种理论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各有其关注的理论视角。


第一,体验式学习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ELT)。体验式学习理论由大卫·科尔布(David Kolb)提出,强调学习是通过经验和实践过程中的反思得到的。该理论认为有效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化和主动实验。在虚拟现实(VR)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境来获得具体的体验,然后通过反思这些体验来形成新的概念和理论,最后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运用此理论探讨实践教学的学者较多,例如钟正等的文章分析了体验式学习理论,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特性,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环境设计的原则、要素、情境设计、活动设计、交互设计等策略,并构建了灵活开放的体验式学习环境设计框架【9】。他们认为,基于VR技术的体验式学习环境在教育上应用潜力巨大,能够提升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习体验、促进知识记忆和情境化学习。


第二,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MIT)。学生的智能不是一个单一的固有能力,而是多种不同的能力的集合。这些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类型智能的学习需求,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空间导航和建模来培养空间智能,或者通过虚拟现实模拟社交场景来提高人际交往智能。霍华德·加德纳创建了多元智能理论,并讨论了一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实践案例,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类型和学习风格。虚拟现实教学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智能类型。一些学者对此理论多有推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因为个性化设计成本高,教师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而推行乏力【10】


第三,情感体验理论(Affective Experience Theory)。情感体验理论强调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不仅仅是认知过程的积累,还包括了情感和动机的参与。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可以影响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及学习动机。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记忆效果。例如,在VR环境中,学生可以体验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感冲击,如历史事件的重现或科学现象的模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学习材料。把这个理论嵌入实践教学研究的学者较少,但在近年来愈来愈受欢迎,例如有研究探讨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如何通过沉浸感和情感体验来提高学习效果【11】,主要基于两个理论模型:沉浸感模型和情感体验模型。文章指出沉浸感模型可以解释虚拟现实技术如何通过创造真实感、参与感和流畅感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和记忆,而情感体验模型可以解释虚拟现实技术如何通过激发正向情感、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满足心理需求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文献中构建的微观理论在其视角都有其现实或逻辑基础,但是对于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模型构建的整合性上都有所欠缺:多元智能理论忽略了情感体验与参与度对学习的影响;情感体验理论虽然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但是却忽略了行为互动和合作等因素;体验式学习理论注重模拟社交场景和团队合作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智能类型和学习风格的个体性和多元化需求。因此,学界亟须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论视角对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教学进行利弊分析,并构建出有效性和效率兼备的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模型。本文整合了三个理论的优势,作为访谈文本提取编码的理论基础;最终在实证数据与理论基础协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符合我国当前教育界亟须的一个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整合性理论模式。


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利弊是什么?在当代中国高校中,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现实挑战有哪些?以及在此基础上,最佳的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模式是什么?


(二)研究设计


本文选择了经典扎根理论的方法论作为分析文本数据的方法,由于其有助于解释参与者的主要关注点和产生与其相关的理论【12】。研究者在使用经典扎根理论时,专注于揭示大多数参与者的共同问题,而不是专注于研究者自身的问题。当研究者试图了解参与者对特定事件或行为的独特视角或经验时,经典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是最适合的方法之一,参与者被鼓励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某些经验的理解,而研究者能够从文本中识别出行为模式,阐明那些参与者是如何不断地解决所识别的问题【13】


(三)参与者招募


本研究采用线上书面访谈形式于2023年10-11月在全国范围内访谈了12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1名博后和7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3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在定性研究中,抽样方法更多地依赖于理论驱动,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理论框架来选择样本,以确保样本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深入的理解。抽样通常采用目的性抽样、典型性抽样或方便抽样等方法,以获取能够反映研究问题和理论关注的核心内容的样本。本文主要基于方便抽样,在健康社会工作的专业群中发放招募通知,并附上一个问卷星的链接,该网站提供了有关研究的细节。参与者必须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或者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者。所有潜在的参与者都被要求完成人口统计调查,以协助达到理论抽样的要求。收集的人口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如果符合资格,参与者会被邀请填写一个开放式的匿名问卷。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四)伦理审查


本研究获得了西南财经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遵循并符合自愿参与和保密性的指导方针。要求所有参与者确认知情同意的在线选项。所有参与者都被告知,他们有权在任何时候无条件退出研究。


(五)数据收集


虽然数据收集和编码是由作者单独完成的,但编码部分邀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研究者监督。参与者被要求以线上书面形式回答以下几个开放式问题:


1.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益处?

2.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弊处?

3.在当代中国高校中,要选择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现实挑战有哪些?

4.您觉得如何将虚拟现实融入当前的社会工作教学会更好一些(可行性、有效性等方面)?

5.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教学会带来哪些伦理问题呢?

6.您还有什么其他的相关建议和思考吗?


(六)数据分析


本文使用了格拉泽与斯特劳斯的经典扎根理论的方法论,对文本进行编码是为了提取主题与重新整合为抽象的理论【14】。此方法所采用的三种编码模式包括实质性、选择性和理论性。实质性和选择性编码通过开放和选择性的程序分解数据和提取主题,而理论性编码通过理论的抽象提取将破碎的片段重新编织在一起【15】


第一,实质性编码。实质性编码有两种变体:原生的,即直接从参与者那里抽象出来的词;隐含的,即由研究者自己生成的编码【16】。每个数据都被手动分析,目的是确定它所指示的概念,研究者从文本抽象出的编码中归纳生成类别及其属性。编码的事件不限于在一个类别中分类,因为正如格拉泽所建议的,编码是灵活的,不是互斥的。研究者在这个早期阶段不断问自己的问题包括,“这项研究在概念上是关于什么的”“数据中实际发生了什么”“参与者展示了什么样的情感问题”“什么能解释或解决表现出的弊端”“什么基本的社会过程正在发生”,等等【17】


第二,选择性编码。随着研究者继续同时收集、分析和编码,每个数据的分析现在都是由这样的问题指导的,“这个事件表明了什么属性”“什么类别的”【18】。早期编码的类别,例如,“师生技术水平有限”和“学生的专业教育背景薄弱”,一旦认识到其相关性,就被重新排序到其他主要类别中(“外部挑战”)。正是通过这种恒定的比较过程,识别出了两个类别:内部特征和外部挑战。


第三,理论性编码。理论性编码是经典扎根理论方法的独特之处【19】,也是一个完全整合性、解释性的实质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理论性编码被用来突出实质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以及核心类别之间的理论关系。最初,研究者发现参与者的主要关注点是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教学具体的利弊特征以及现实挑战。对核心主题的编码中揭示了一个拥有整合性的探索性实践教学框架。


(七)质量和严谨性


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时,确保研究质量和严谨性需要研究者的专业知识、方法论保持一致性和确保研究各阶段的程序精确性【20】。本研究的研究者拥有丰富质性研究的培训经历和执行经验,并且邀请了另一位资深研究者作为顾问。方法论的一致性是指研究的明确目标(实用性的实践教学理论框架)、研究者的个人哲学立场(实证主义)和为了实现设定目标而采用的方法论(经典扎根理论)之间的共鸣。


研究结果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主要提取了若干个类别的实质性主题(利端、弊端、技术发展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分属内部特征(利端和弊端)和外部挑战两个选择性主题。


(一)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内部特征:利端


在社会工作师生的主观印象中,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由于其本身的特性能够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具体见表2。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利于学生在真正进入现实实践场景之前系统地学习实务技能,通过提供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体验,将抽象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性技能。另外,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符合当代大学生习惯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新鲜感和趣味性,对当代大学生有独特的吸引力并能打开学生视野和提升其创造力。


表2 虚拟现实融入社会工作


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可以合作开发根据学生不同特质(包括性别、性格特征等)和个性化需求而设计的虚拟现实场景和案例教学程序。这将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智能类型,符合前面提到的多元智能理论关于“因材施教”的理论倡导。并且,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能够与虚拟角色、其他学生以及老师进行互动,由于技术可以是一个社工服务的场景或案例进行具象化呈现,学生更能在互动中代入情感和体验情感,而情感性参与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21】


(二)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内部特征:弊端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也同时能够有一些弊端,如表3所示。首先,虚拟的场景无法代替真实实践场景,虚拟的场景一般都比较简单,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考虑难免会有疏忽。学生在这种场景中锻炼的实务能力可能很难运用到现实场景中,并因此影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效果。


表3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内部特征:弊端


其次,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中可能会伴随一些相应的伦理风险。第一,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够轻易地获取、传播和模仿各种信息,包括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例如,校园霸凌、施暴等失范行为。第二,信息技术使人们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变得更加透明和易于获取,也增加了被滥用和泄露的风险。例如,学生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育活动时,其个人隐私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是否能得到足够的保障,如果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来保护学生的信息权益,他们可能会遭受数据操纵、信息泄露、身份盗用等危害。第三,信息技术在提高社会效率和便利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技术资源和技术能力的分配不均衡,造成数字鸿沟。这种不均衡不仅存在于师生中(例如,年迈的教师和并不熟悉技术方面的学生很难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而且也存在于拥有不同资源和支持政策的学校之间。如果没有有效的教育政策、教学方法和资源平衡来缩小技术差距,可能会面临教育机会和质量的不公平。第四,信息技术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欲望的同时,也可能使人们过度依赖或沉溺于技术,失去对现实世界和自身能力的关注和掌控。例如,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场景并不能完全涵盖社会上的意外情况,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学生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如果没有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行为引导来平衡虚拟与现实、自我与他人、享受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情感障碍、社交隔离等问题。


最后,学习效果的评估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一是学习效果很难客观评估,因为虚拟现实技术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等复杂心理因素,也可能会受到技术本身的质量、可靠性、逼真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测量和判断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学习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由于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涉及多种多样的领域、对象、内容和情境,以及不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和理念,很难制定出一套普遍适用和广泛认可的评价标准。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


(三)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外部挑战


参与者关于现实挑战的回答,分别从技术发展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体现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外部挑战,这些挑战是推广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践教学需要克服的外部困境。


首先是技术发展层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以及相应的人员维护,成本较高,对于经费紧张的高校来说很难大规模实施。另外,由于学生太多,设备太少,学生不能完全做到熟悉这些设备,也影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效果。此外,目前还缺乏高质量、标准化的社会工作视频案例和实务情境,需要解决技术难题和案例难题。同时,教学设计与技术开发合作难度大,需要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和教学设计的契合性,并增强技术研发人员对实践教学内容、逻辑和目的的认知、理解以及准确呈现。


其次是学校层面。现阶段很多高校对虚拟现实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导致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硬件保障机制,也影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质量和效果。


再次是教师层面。重科研轻教学的现实所迫,使得一些教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缺乏兴趣和动力。一些教师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只是锦上添花的措施,不是必要的条件。一些教师需要简单易行的实用内容,不愿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此外,专业教师的技术知识水平不高,需要付出额外的精力去学习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然而,如前所述,学校层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投入,没有给教师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


最后是学生层面。一部分学生的能动性和控制力缺乏,使得他们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时容易分心或失去兴趣。一些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真诚的热爱和追求,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找工作,没有主动学习和实践的动力。另外,一部分社工学生的技术知识水平不高,需要提高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不同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认知和区分。


讨论与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有复杂的内部特征,既有高科技技术对实践教学的加持和促进,也有由于其本身的缺陷而不能企及的现实,以及引发的众多伦理问题。另外,当前我国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也面临几个层次的外部挑战,这也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领域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率如此低下的主要原因。


(一)虚拟现实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整合性教学理论模型


本研究针对(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归纳出一个探索性的整合性教学理论模型。这个模型考虑了虚拟现实技术内部的优势和局限、可能涉及的伦理风险,以及部分相关的外部挑战和困境,并借鉴了前文提到的多种教学微观理论,旨在为未来的(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粗略的理论范本,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情感参与、行动力和社会互动能力。如图1所示,实质性编码“多元性和个性化”体现出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实践教学的需求差异,因此需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代表的定制型学习理论作为基础【22】。实质性编码“多元伦理困境”提出了融入虚拟现实技术于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可能出现的伦理困境,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有相应的伦理预案和恰当的规划。实质性编码“沉浸式体验和情感参与”呼应了“情感体验理论”中情感参与对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特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沉浸式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和参与感,并以此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实质性编码“高质量案例的缺乏”与实质性编码“沉浸式体验和情感参与”一起促成了理论性编码“目的导向和情感参与的教学案例设计”的生成。此理论编码与文献中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和情感体现理论一致【23】【24】。实质性编码“对真实环境的无法替代性”展现了虚拟现实技术最大的原生性缺陷就是其无法复原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学生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学习到的实务技能可能不能帮助其应对现实场景中案主的复杂需求,实践教学需要采取真实与虚拟场景融合式的教学策略。因此,整合性理论模型的核心组成因素:“定制型学习理论的基础框架+伦理预案和相应的规划+真实与虚拟场景融合式的教学实施+目的导向和情感参与的教学案例设计”。


表4 虚拟现实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外部挑战


图1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框架提取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整合性理论模型以定制型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伦理原则为指导设立教学规范,以具体学习目的为导向和融入情感参与为目标进行案例设计,最后在真实与虚拟场景中同时进行实践教学。第一,定制型学习理论的基础框架。这个框架指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微观理论来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例如,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学习风格,可以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任务;根据学生的情感状态和动机,可以采用情感体验理论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度;根据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合作意愿,可以采用体验式学习理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两种或三种理论的共同指导。第二,伦理预案和相应的规划。这个规划指的是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时,要考虑到可能涉及的伦理风险和挑战,如信息安全、数据隐私、数字鸿沟、技术依赖等,并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以保护学生的权益和责任,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例如,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保证学生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不被滥用和泄露;要提供充足的技术培训和支持,缩小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学生或教师群体内部的技术差距;要平衡虚拟与现实、自我与他人、享受与责任之间的关系,防止学生出现认知偏差、情感障碍、社交隔离等问题。第三,目的导向和情感参与的教学案例设计。这个设计指的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或编写一些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挑战性、共情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模拟解决(健康)社会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案例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同理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同时培养他们对社会工作价值观、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认同和尊重。高质量案例或场景的制作需要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政府、高校与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才能成功完成。第四,真实与虚拟场景融合式的教学实施。这个实施指的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将真实场景和相似的虚拟场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互动式、反馈式的复合式教学体验。在真实场景中,教师可以引导、示范、监督、评价等传统教师角色;在虚拟场景中,教师可以扮演客户、同事、领导等不同角色,与学生进行模拟对话、协商、协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将在虚拟场景中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真实场景中得到夯实。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多媒体素材、数据分析、自我评估等辅助功能,增强教学效果。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应用中的推广


如前所述,一些实质性编码为构建整合性教学理论模型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数据支撑,其他的实质性编码为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推广提供了方向。本文尝试基于研究结果为发展中国高校开展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提出几点实践性建议:第一,宏观层面。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指导意见,明确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励高校开展相关的研究和试点,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支持,建立相应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普及化,杜绝“喊口号”和实验室空置等现象【25】。第二,中观层面。加强教师培训和协作,提高教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高校应该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虚拟现实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和创新意识,让教师充分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掌握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灵活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政府、高校和企业应该出台支持性政策和提供项目资金促进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技术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探讨和解决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共建和共享优秀的教学案例和经【26】第三,微观层面。加强引导和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趣和参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使用频率、时间、场景等,避免过度依赖或滥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应该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前后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正确地认知、情感、行为。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形式的社会工作实践相结合,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区服务等,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27】


(三)研究局限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我国的推广局限,接受访谈的师生都基本未有体验过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经历,因此本研究是一个探索性研究,并非基于真实的体验和经历。另外,由于本研究的时间和经费限制,参与者征募主要基于研究者的微信朋友圈,纳入高校的数量有限,而且没有纳入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一线社会工作者(特别有参与职业培训的机构社工和培训师)这两个重要研究对象群体,他们对实践教学的需求可能比研究生群体更加迫切和显著。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纳入这两个群体的观点和想法作为重要研究数据来源。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存在信息交互性较低和场景复杂性不足等缺陷,然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例如ChatGPT)相结合来解决。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保留现实环境的基础上,叠加虚拟信息,使用户能够更有效地与周围环境互动。其具备广泛的数据库和智能化的算法系统,能够实现更科学、智能的对话型交互。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在特定场景中的全面互动和身临其境的体验。作为这种融合的有效尝试,增强现实(AR)技术是一种通过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信息和数字内容来增强学生感知和体验的技术。与虚拟现实(VR)不同,AR技术不会完全替代用户的现实环境,而是在保留现实场景的同时,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将虚拟元素叠加在学生的视野中,甚至基于这些相关参数模拟案主与学生互动。这些虚拟元素可以是文字、图像、视频、3D模型等,通过AR技术,学生可以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场景进行交互,并获取实时的增强信息和反馈,未来的研究可以在AR技术如何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框架构建上努力。


附件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常见教学类型介绍


基于在其他学科教学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融入(健康)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几种类型。第一,社区环境的三维熟悉策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GPS系统结合,帮助社会工作学生熟悉社区的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帮助他们在实际场景中进行社区评估与分析,寻找社区内的优势资源和劣势事项。第二,言语治疗(ST)康复虚拟实训系统:包含吞咽与咀嚼、发声与解剖等基础技能以及失语症、语言发育迟缓、口吃等综合案例,满足多种学习需求。系统将丰富的病例与逼真的3D场景相结合,呈现真实治疗过程中医患互动情景,还原言语治疗的全流程,为学生构建沉浸式言语治疗训练场景。系统提供专业优质的教学资源,剖视视角展示发音、构音、吞咽全过程,多样化综合案例,切实训练学生灵活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康复技术人才。第三,物理治疗(PT)康复虚拟实训系统:经权威专家指导开发,采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还原功能障碍评定与康复训练全过程。系统包含关节活动技术、肌力训练等多个基础技能模块以及跟腱炎康复、髌腱炎康复等综合案例,满足学生多样化物理康复治疗学习需求。支持虚拟病人反馈机制,方便学生灵活调整康复操作,有效规避物理治疗训练的潜在危险。拥有常见损伤病理表现,机理视角观察骨骼肌肉构造,直观展现教学重难点。软件提供专业全面的评价系统,培养医护人员临床思维以及操作能力,帮助康复医疗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物理康复治疗。第四,VR认知障碍康复系统:为一体化设计沉浸式康复系统,用户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手指精细动作跟踪系统,可以实现隔空操作一系列康复精细动作,包括在虚拟的环境中实现抓、捡、扔、敲打等功能。综合康复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康复评定、康复任务管理、康复训练模块难易度调节及个人档案和家庭医生的管理,后台大数据库可以帮助学生或医生全方位多维度进行康复实训分析。第五,急救知识训练系统:为真实和虚拟场景一体化设计沉浸式学习和实践系统,用户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急救训练,由教师端和学生端组成,VR系统和真实场景中的人行道具进行仪器链接,学生对其进行胸腔按压时产生的力量会及时传导到虚拟场景中,因此,学生的完成指标可以被科学化测量。另外,学生也可以在拟真实场景中训练自己的临场发挥能力。第六,灾难准备和应对演习:在自然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案主做好应对灾难的现实和心理准备,虚拟现实可以给社会工作学生提供一个在虚拟场景中帮助案主的三维环境【28】


注释


上下滑动阅览

【1】Lie Silje Stangeland, Roykenes Kari, Saeheim Aleksandra, Groven Karen Synne,“ Developing a Virtual Reality Educational Tool to Stimulate Emotions for Learning: Focus Group Study”, JMIR Formative Research, 2023, Vol. 7,e41829.

【2】钟华、牟雯雯、张倩榕等:《虚拟仿真实验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第22期,第38-41页。

【3】Lanzieri Nicholas, McAlpin Elizabeth C., Asakura Kenta,“ A VR Client Simulation to Prepare MSW Social Work Students for Practicum: A Feasibility Study”,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 Human Services, 2023, Vol.41, No.3, pp.230-258.

【4】Roberson C. Jean,Baker Lisa R.,“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Use of VR in Graduate Social Work Education for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 Human Services, 2021, Vol.39, No.3, pp.260-274.

【5】Washburn Micki, Bordnick Patrick, Rizzo Albert Skip,“ A Pilot Feasibility Study of Virtual Patient Simulation to Enhance Social Work Students’ Brief 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Skills”,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2016, Vol.55, No.9, pp.675-693.

【6】Cooner Tarsem Singh,“ Creating Sensory-rich Experiences to Convey Qualitative Research Messages: Using 360-degree Video as Part of an Experiential Relationship-based Practice Learning Design”,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23, 10.1080/02615479.2023.2257717. 

【7】Trahan Mark H., Smith Kenneth Scott, Traylor Amy C., et al.,“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to the 12 Grand Challenges of Social Work”,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 Human Services, 2019, Vol.37, No.1, pp.13-31.

【8】Lanzieri Nicholas, McAlpin Elizabeth, Shilane David, et al.,“ Virtual Reality: An Immersive Tool for Social Work Students to Interact with Community Environments”,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2021, Vol.49, No.2, pp.207-219.

【9】钟正、陈卫东:《基于VR 技术的体验式学习环境设计策略与案例实现》,《中国电化教育》2018年第2期,第51-58页。

【10】Gardner Howard 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11】张慕华、祁彬斌、黄志南等:《沉浸式虚拟现实赋能学习的内在机理——沉浸感和情感体验对学习效果的多重影响》,《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第92-101页。

【12】Barney Glaser, Anselm Straus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Sociology Press, 1967.

【13】Barney Glaser, Anselm Strauss,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 1978. 

【14】Barney Glaser, Anselm Straus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1967.

【15】【16】【18】【19】Barney Glaser,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 1978.

【17】Barney Glaser, Doing Grounded Theory: Issues and Discussions, CA: Sociology Press, 1998.

【20】Barney Glaser,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 1978. 

【21】张慕华、祁彬斌、黄志南等:《沉浸式虚拟现实赋能学习的内在机理——沉浸感和情感体验对学习效果的多重影响》,第92-101页。

【22】Gardner Howard 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2006.

【23】钟正、陈卫东:《基于VR技术的体验式学习环境设计策略与案例实现》,《中国电化教育》2018年第2期,第51-58页。

【24】张慕华、祁彬斌、黄志南等:《沉浸式虚拟现实赋能学习的内在机理——沉浸感和情感体验对学习效果的多重影响》,第92-101页。

【25】Huttar Carol M., Brintzenhofe Szoc Karlynn,“ Virtual Reality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20, Vol.56, No.1, pp.131-141.

【26】Minguela-Recover Angeles, Munuera Pilar, Baena-Perez Ruben, et al.,“ The Role of 360° Virtual Reality in Social Intervention: a Further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practic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Work Studies”, Social Work Education,2022,10.1080/02615479.2022.2115998.

【27】Koivisto Jaana-Maija, Nykanen Kati, Kuuluvainen Salla, et al.,“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a Virtual Reality Escape Game for Youth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2023, 10.1177/00208728221143653. 

【28】感谢上海域圆科技公司提供的关于教学类型的资料。





编辑 | 陈卓琳

审核 | 刘 今、李玮农 


完整文章(含注解)请点击阅读



科学·经济·社会

Science Economy Society






《科学·经济·社会》于2023年重点推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含“两个结合”“两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等专题)、跨学科研究与理论创新、心智与智能、计算社会科学、科技与哲学/伦理、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等栏目,及智慧养老、农业伦理等专题,本刊唯一投稿网址为:

http://kjsh.cbpt.cnki.net/

欢迎海内外同仁赐稿!

《科学·经济·社会》始终坚持严格的学术规范与标准,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并对采用文章支付相应稿酬,绝不以任何名义收取诸如版面费或审稿费等费用,敬请广大作者与读者们注意。

《科学·经济·社会》创办于1983年,系融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于2022年起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曾是“甘肃省优秀期刊奖‘品牌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和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宗旨,突出问题意识,聚焦学科交叉,刊登学术论文、海外译稿、书评札记、学界动态等文稿。

科学经济社会
《科学·经济·社会》创办于1983年,系融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宗旨,突出问题意识,聚焦学科交叉,刊登学术论文、海外译稿、书评札记、学界动态等文稿。2022年起从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