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济·社会》2024年第4期
目录及文章摘要
目 录
专题
农业伦理
农民的生计与意义世界
贺雪峰
不止于经济效率:“农业剩余劳动”的多维价值分析
陈奕山
农耕文明与乡村振兴:一种农业伦理学分析
林辉煌 李 婷
现代农业创新的生态关联性及其农业伦理原则
李建军 李 硕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数字生态的历史唯物主义拷问及其中国式叙事
李书娜
机器生产中的价值规律:《资本论》对“机器论片段”的超越
董邦源
数字法学
传统检察到数字检察的理论证成
拜荣静 王春美
数字时代刑事电子数据规范的“溢出”与“回归”——以我国立法为中心
冯俊伟
摘 要
农民的生计与意义世界
摘 要: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变,高速城市化和市场化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而且改造了农民价值观,其中关键是本体性价值的改变。长期受到儒家文化浸润的中国农民,勤劳节俭,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功臣,因为正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也正是他们对子女进城的托举,使得中国有高速且高质量的城市化。同时,城市化和市场化也正在彻底改造农村和农民,这种改变的一个后果是文化失调和价值错位。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通过不离家不离土不离村应对农村老龄化,加强文化建设,可能是未来一段时期国家政策可以着力的方向。
关键词:农民价值;代际剥削;老龄化;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贺雪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主要从事乡村治理研究。
E-mail:hexuefeng68@hust.edu.cn
不止于经济效率:“农业剩余劳动”的多维价值分析
摘 要:经济学文献认为,我国存在大量低产出效率的“农业剩余劳动”,这些劳动缺乏价值,其数量最好尽快压减至零。然而,经济价值无法囊括多维度的价值,缺乏经济产出效率不意味着农业剩余劳动在其他维度上同样无价值。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看,我国农业生产过程尚离不开必要的低产出效率的劳动支持;从共同富裕看,开展具有较低产出效率的农业劳动是弱势乡村劳动者实现自身劳动价值的方式;从乡村内在发展利益看,部分青壮劳动力留在乡村能够优化乡村的生产要素结构;从社会稳定看,低效率农业劳动是外出务工返乡者的托底就业机会;从文化价值看,看似低效的周期性农业劳动生成了丰富的农耕文化;从生态价值看,经济产出效率低的农业劳动蕴含着某些循环节约利用资源的生态智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应忽视“农业剩余劳动”在经济效率之外的多维价值。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经济效率;价值;劳动的多维价值
作者简介:陈奕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研究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农业经济研究。
E-mail:chenysh7@mail.sysu.edu.cn
农耕文明与乡村振兴:一种农业伦理学分析
摘 要:农耕文明孕育出来的农业伦理深刻影响着中国乡村振兴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本文以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佛山基塘农业系统为案例,探讨农村资源系统性和组织化开发的农业伦理特征。以宗族为组织基础的社会体系,以资金整合机制和政社协同机制为基础的政治体系,以统合性地权和基层市场组织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共同支撑了传统农耕文明与农业伦理。重新认识和激活传统农耕文明,有助于营造“乡村共建伦理”,为实现农村资源系统性、组织化开发奠定伦理基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真正具有中国属性的文明基因。
关键词:农耕文明;农业伦理;乡村振兴;系统性;组织化
作者简介:林辉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主要从事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
E-mail:huihuangkaoyan@163.com
李婷,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主要从事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研究。
现代农业创新的生态关联性及其农业伦理原则
摘 要:现代农业创新的生态关联性既体现在自然生态系统对现代农业创新的基础性支撑方面,也体现在现代农业创新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多重影响和生态后果方面。理解现代农业创新的生态关联性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具有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德意义。现代农业创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或环境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业伦理的缺失。走向负责任、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创新必须重构农业创新和自然生态的多重关联,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伦理原则。
关键词:现代农业创新;生态关联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业伦理
作者简介:李建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业伦理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农业伦理学兼职教授、北京市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首席专家和负责人,主要从事农业伦理学与公共政策、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创新教育与创业管理等研究。
E-mail:lijianjun@cau.edu.cn
李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主要从事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旅游管理、农业伦理和乡村文化等研究。
E-mail:lishuo19930225@163.com
数字生态的历史唯物主义拷问及其中国式叙事
摘 要:数字生态是现代社会以数字网络技术为支撑,将人、物等外界事物数字化并加以深度互联,从而构筑起的一种区别于物理现实的数字现实和技术环境。数字生态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中展现出功能相反的两种循环,指向性质不同的两种自由,即资本的自由和人的自由。面对海德格尔等人在迁就现代生产逻辑的基础上徒劳地鄙弃技术功效的恶性循环,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数字生态的道路开辟有赖于围绕资本的社会意义上的变革。当下,数字生态中国式方案的关键,即在正视资本存在的前提下,以充分发挥数字生态的正向循环功能为实践观照,不断地引导和规范资本,直至获得全面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及全面发展的个人,其贯穿始终的价值诉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真正的人的自由。
关键词:数字生态;资本;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式现代化;自由
作者简介:李书娜,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研究。
E-mail:huaqiaonet@163.com
机器生产中的价值规律:《资本论》对“机器论片段”的超越
摘 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机器论片段”中,马克思基于机械化与直接劳动的冲突,预言价值规律将在机械化生产中失效,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崩溃。该论述在推动马克思理论转向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引发后人的多种解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不变资本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机制,廓清价值规律在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从而超越了“机器论片段”,更加清晰、系统、深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开启了彻底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机器论片段”;机械化;价值规律;唯物史观
作者简介:董邦源,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E-mail:dby0714@126.com
传统检察到数字检察的理论证成
摘 要:数字化时代,只有推动大数据与“四大检察”工作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有效行使。从传统检察向数字检察转型,需要明确数字时代下传统检察的机制短板,提振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检察对于法律监督工作的精准化优势。数字检察需要厘定其内涵和外延,重点是数字检察中的数字人权、信息权利和算法权利。在此基础上梳理数字检察的主要形态,如检察业务平台化、案件管理智慧化、类案监督精准化、涉案信息数字化等。数字检察的功能塑造和未来发展趋向应从案件公平正义、个人信息权保护、数据权力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检察;数字检察;数字法学;算法;数据平台;个人信息保护
作者简介:拜荣静,兰州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证据法研究。
E-mail:bai305@163.com
王春美,兰州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研究。
数字时代刑事电子数据规范的“溢出”与“回归”——以我国立法为中心
摘 要:数字时代背景下,我国刑事电子数据规范数量不断增多,内容愈加复杂。在这一过程中,立法上面临电子数据规范体系化的难题,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处理电子数据规范与传统证据规则的关系。刑事电子数据的技术性、开放性、跨国性、聚集性等特点,使得部分电子数据问题“溢出”了传统证据规则的关注范围,这一趋势在立法和实践中不断增强。但作为证据使用的电子数据应当符合刑事证据的基本要求;刑事电子数据规范在证据种类名称、证据排除规则、证据评价规则等方面,应当“回归”传统证据规则的基本框架,以促进证据法多元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电子数据;证据规则;证据类型
作者简介:冯俊伟,山东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
E-mail:junwei2010@126.com
编辑 | 敬怡菲
审核 | 刘今、李玮农
科学·经济·社会
Science Economy Society
《科学·经济·社会》于2023年重点推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含“两个结合”“两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等专题),跨学科研究与理论创新,心智与智能,计算社会科学,科技与哲学/伦理,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农业伦理等栏目。本刊唯一投稿网址为:
http://kjsh.cbpt.cnki.net/
欢迎海内外同仁赐稿!
《科学·经济·社会》始终坚持严格的学术规范与标准,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并对采用文章支付相应稿酬,绝不以任何名义收取诸如版面费或审稿费等费用,敬请广大作者与读者们注意。
《科学·经济·社会》创办于1983年,系融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于2022年起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曾是“甘肃省优秀期刊奖‘品牌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宗旨,突出问题意识,聚焦学科交叉,刊登学术论文、海外译稿、书评札记、学界动态等文稿。